
一、单项选择题(共 23 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的教师考核内容为“政治思想、业务水平、____、工作成绩”几个方面。
A.工作态度 B.工作热情 C.工作效率 D.工作质量
2、学校管理的目标和尺度是____
A.经济收入 B.良好的公共关系 C.学校绩效 D.政治影响
3、我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个现代学制系统是____
A.壬寅学制 B.戊戌学制 C.癸卯学制 D.壬戍学制
4、有利于学生系统掌握人类所取得的经验和科学认识的课程种类是____
A.学科课程 B.综合课程 C.活动课程 D.隐性课程
5、教育是一种公共职能,学校特别是公立学校之间一般并不存在竞争,这体现了学校的哪一种独特性?____
A.公益性 B.垄断性 C.性 D.非自愿性
6、了解操作活动的结构与要求,在头脑中建立起操作活动的定向映象过程,称为____
A.操作定向 B.操作模仿 C.操作整合 D.操作熟练
7、校风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以下哪种文化的统一体?____
A.社会文化 B.精神文化 C.人文文化 D.地方文化
8、某人智力年龄是8岁,实际年龄是10岁,此人的比率智商是____
A.80 B.90 C.100 D.125
9、安德森的心智技能形成三阶段论的第三个阶段是____
A.认知阶段 B.联结阶段 C.评价阶段 D.自动化阶段
10、我国义务教育的课程计划其主体部分是____
A.培养目标 B.课程设置 C.考试考查 D.实施要求
11、根据研究,以下哪一年级是品德发展的关键期?____
A.初一 B.初二 C.初三 D.高一
12、人的发展的互补性要求教育应该做到____
A.相互衔接 B.循序渐进 C.长善救失 D.教学相长
13、”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是一种____的教学技术。____
A.强调直观教学 B.强调新知识与学生认知结构中适当知识的联系 C.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 D.引导学生的发现行为
14、每个学生在所属的班集体中都有一定的权利和义务,都能找到适合于自己的角色与活动,因此,班集体有利于训练学生的____
A.群体意识 B.社交能力 C.自我教育能力 D.合作能力
15、我国小学德育主要由以下三部分构成,即____
A.道德教育、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 B.道德教育、理想教育和劳动教育 C.道德教育、公民教育和政治教育 D.道德教育、爱国教育和理想教育
16、教师按照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回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得或巩固知识的方法叫做____
A.讲授法 B.谈话法 C.讨论法 D.实验法
17、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教学促进智力发展的最佳途径是____
A.发展认知结构说 B.习得三类知识说 C.培养认知过程品质说 D.认识发生论
18、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常采用画示意图方式来表述、分析问题,以帮助学生理解题目。这种方式采用了下列哪种学习策略?____
A.复述策略 B.精加工策略 C.组织策略 D.监控策略
19、学会写“石”字后有助于学习写“磊”字,这种迁移最符合____
A.水平迁移 B.顺向迁移 C.垂直迁移 D.具体迁移
20、在现代教育科学体系中,教育学是____
A.应用学科 B.新兴学科 C.基础学科 D.边缘学科
21、马斯洛将认知、审美和创造的需要列入下列哪一种需要中____
A.安全的需要 B.归属和爱的需要C.尊重的需要D.自我实现的需要
22、学生根据社会的道德准则和学校所制定的有关日常行为规范对道德行为的是非、善恶、美丑进行判断的能力称为____
A.自我评价能力 B.自我教育能力 C.自我能力 D.道德评价能力
23、中学生利用认知结构中原有的上位概念来学习新的下位概念的学习模式是 ____
A.并列结合学习 B.类属学习 C.下位学习 D.上位学习
二、多项选择题(共 23 题,每题的备选项中,有 2 个或 2 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 个错项。)
1、我国的《教师法》颁布于____
A.1991年 B.1992年 C.1993年 D.1994年
2、”理想和未来”是人生哪个阶段的重要特征____
A.童年期 B.少年期 C.青年期 D.成年期
3、埃里克森认为儿童人格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并将人格发展分为 ____
A.八个阶段 B.五个阶段 C.四个阶段 D.三个阶段
4、情绪稳定,性格开朗,兴趣广泛;具有坚定的意志和积极的进取精神;心胸开阔,兼容并包等都属于一名优秀的教师必须具备的良好的____
A.气质特征 B.能力特征 C.人格特征 D.认知特征
5、当代中国所提倡的教育导向思想是____
A.英才教育 B.应试教育 C.学分制 D.素质教育
6、在教育中,教师根据教育心理学理论,不仅可以正确分析、了解学生,而且可以预测学生将要发生的行为或发展方向,并采取____
A.有效的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B.相应的干预或预防措施,达到预期的效果 C.一系列措施,提高学生素质 D.有效的方法,改善教学成果
7、布鲁纳的学习过程的第三个阶段是 ____
A.转化 B.获得 C.评价 D.同化
8、在教育目的问题上,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主张体现了____
A.社会本位论思想 B.个人本位论思想 C.社会效益论思想 D.教育无目的论思想
9、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是____
A.讲授法 B.讨论法 C.谈话法 D.指导法
10、个别教师私拆、毁弃学生的信件、日记的行为侵犯了学生的____
A.公正评价权 B.隐私权 C.人格尊严权 D.名誉权
11、福勒和布朗认为,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长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是能否自觉____
A.关注学生 B.关注教学任务 C.关注生存 D.关注情境
12、国民基础教育最重要的特征是____
A.全民性 B.未来性 C.强迫性 D.基础性
13、以法律形式规定了我国的教育基本制度的是____
A.《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C.《关于教育改革的决定》 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14、教学是学校工作的____
A.基本方面 B.唯一内容 C.中心环节 D.第二位的方面
15、知识学习的过程有三个阶段:知识的获得和____
A.知识的迁移 B.知识的保持 C.知识的扩展 D.知识的提取 E.知识的巩固
16、某班在“每月一星”的活动中,将表现好、进步大的学生照片贴在“明星墙”上以示奖励,这样的方法是____
A.说服教育 B.品德评价 C.指导实践 D.陶冶政治
17、教育目的的功能有____
A.导向功能 B.强制功能 C.功能 D.示范功能 E.评价功能
18、布鲁纳认为,无论我们选择何种学科,都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依此而建立的课程理论是____
A.百科全书式课程理论 B.综合课程理论 C.实用主义课程理论 D.结构主义课程理论
19、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认为,在学校情境中学生的学习主要是____
A.接受学习 B.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C.发现学习 D.机械学习
20、驾驶执照考试、体育达标测验都属于____
A.诊断性测验 B.安置性测验 C.常模参照测验 D.标准参照测验
21、下列不属于意志品质的是____
A.自觉性 B.果断性 C.自制力 D.稳定性
22、当学生取得好的成绩后,老师家长给予表扬和鼓励,这符合桑代克学习规律中的 ____
A.准备律 B.练习律 C.动机律 D.效果律
23、孔子将“礼、乐、射、御、书、数”六门功课教给学生,这是我国____的雏形。
A.活动课程 B.学科课程 C.综合课程 D.结构课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