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庐山瀑布》试讲稿
尊敬的评委老师,大家上午好,我是面试小学语文的3号考生,今天我抽到的试讲题目是《望庐山瀑布》,接下来开始我的试讲。
上课,同学们好,请坐。
同学们,唐朝著名的诗人-李白,一生写了1000多首古诗,他所做的诗想象丰富,写的特别的妙,简直就不像出自于人间之手,因此后人称他为什么?没错“诗仙”,大家都会吟诵他写的哪些诗歌呢?
来,你的手举得最高,你来说“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是李白的《赠汪伦》表达了他对好友的惜别之情。
来,你也来说说,“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静夜思》是大家最熟悉的一首了,诗中表达了大诗人李白对家乡的思念。
那今天老师带着大家再来学习一首李白的名诗《望庐山瀑布》。
来,大家翻开课本,一起大声的读一遍课题。
嗯,我听到有同学没有读准字音“瀑布的瀑”是四声,来我们再来读一次,“望庐山瀑布”。
好,这次读准确了,老师想问问大家,这里的“望”是什么意思啊?那位同学说是“远看”的意思,非常好。
刚刚我们背诵的《静夜思》当中就有“举头望明月”,说的就是“遥看、远看月亮”。
那这首诗的题目是什么意思呢?“遥看庐山的瀑布”,老师为大家播放一段名家泛读录音,边听变标注出停顿的地方。
好,录音播放完了,我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看他是不是听出了停顿。
第三排右边的男生你来读,不错,如果能把停顿读的更清晰一些就好了,来,同桌也来读一读,这一次读出了点味道,请你来当小老师,带着大家读一遍,读的真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大家跟着老师读一读,大家边读、边找一下诗人在这两句诗中写了哪些景物,并把它们画出来。
嗯,日照、香炉、紫烟、瀑布。日照这里指的是阳光,那香炉又指的是什么呢?
来,你的眼神充满自信,你来--庐山的香炉峰,你好厉害啊,老师为你点赞,去过庐山吗?
去过,其他同学去过吗?--有些同学去过,有些没去过,那么现在老师为大家播放一段庐山的风光视频,大家仔细看,看看能够看到诗中写的“紫烟”。
大家在视频中看到了香炉峰上缭绕的烟云吗?是紫色的吗?
最后那位男生你来说,没看到紫色,就是普通的烟云,看来你确实自信看视频了,没有被老师扔出的烟雾弹所迷惑,非常的棒,请坐。
其实诗中的紫烟,他指的是香炉峰上的云雾透过太阳的照射之后,让诗人感觉看到了紫色的烟云,这里既有阳光照射角落的原因,也有诗人的主观感受原因。大家理解了吗?现在大家看着老师的动作,我们的黑板是庐山上面连绵的山峦,老师手上呢拿着的是瀑布,你看我把它挂在了这边,大家想想一下这样的画面。说说有什么样的感受。
你说,瀑布好像静止了,没错,本来流动的飞奔的水好像变成了一幅画与山融为一体了,这个“挂”字用的可真妙啊,大家说庐山美吗?瀑布美吗?
美,谁能读出这种美,好,穿红衣服的那位同学你来读,这么美的景,怎么一点都不激动呢。
想象着你看着瀑布,带着激动,带着赞美之情再来读一读,这一次感情饱满多了,好同学们,现在我们就用刚刚学习前两句的方法,自由的朗读古诗的后两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一边读一边想,究竟是怎样的瀑布呢?同桌两人合作交流自己的想法,开始吧。
好,第一组第三排的同学你已经迫不及待了,你来说,奔腾的瀑布,特别长的瀑布,有多长呢?有三千尺,那老师问问同学们,“三千尺”是什么概念啊?
老师告诉大家,一尺大约是0.33米,大家动手算一算,差不多是1000米,请坐。
大家知道嘛,在古代这个三,大多数指的是许多的意思,不是说一个确切的数字,所以诗人想表达是瀑布很长,瀑布很高,夸不夸张?很夸张
现在让我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这条夸张的、飞奔的瀑布他的雄伟壮观的景象。
好,第三组第二排的同学,你想分享什么?诗人不仅夸张,而且想象很丰富,你是从哪里看出来,诗人怀疑这条瀑布来自银河系,从九天之上落下来的。看来。你不仅读懂了诗意,而且和诗人一样具有丰富的想象力,这样的瀑布令人有无限的遐想。
现在我们一边想象着瀑布的画面,一边多读几遍这两句。
老师在给大家几分钟时间把整首古诗读一读。
能背诵出来的同学请举手,看看谁是今天的“学习之星”。
好,中间戴眼镜的男生,你来试试,嗯,背的一字不差,要是语速能够慢一点就更好了,你来试试,很好,请坐。你再来试试,不错。
现在大家都能背出来了吗?大家异口同声的说是,那我们就一小组为单位一起背一背,看看哪个组背的又准确又有感情。
好,我们课上的愉快时间总是过得飞快,请大家课后继续去预习课文,并将这首古诗描绘的庐山瀑布讲给爸妈听,还要搜集其他有关瀑布的古诗我们下节课分享。
好,同学们,下课。
尊敬的评委老师,以上就是我试讲的全部内容。感谢各位评委老师的耐心聆听,现在我可以擦点板书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