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人:东高头小学 王伟
教学内容:第94—99页
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条形统计图,明确可以用一格表示不同的单位,能根据统计图提出问题,并初步进行简单的预测。
2经历简单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统计能力。
3感受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体验数学的价值。
重点:一格代表不同的单位
难点:在特定问题中,怎样确定一格代表几个单位。
教具:多媒体课件
学具;彩笔、尺子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活动导入
1导言:我们已经学会了制作统计表,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还常用统计图来表示数量之间的关系?
2举例日常生活中你在什么地方看见过统计图?
3导言:常用的统计图有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今天我们先来学习条形统计图。出示课题:条形统计图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1:2012年8月北京天气 情况图。从这个统计图中你知道了那些数学信息?
横轴上表示的什么?
纵轴上表示的什么?
每一格代表多少天?
哪种天气的天数最多?哪种天气的天数的最少?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各有什么特点?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让学生清楚地了解条形统计图各部分所表示的意思。
2假如要你制作一个条形统计图,你认为该怎么制定呢?
探究条形统计图的画法:
出示统计表:
——小学四一班喜欢的动画人物统计表
喜欢的动画人物 | 喜羊羊 | 灰太狼 | 美羊羊 | 懒羊羊 |
人数/人 | 12 | 6 | 9 | 7 |
学生完成后与同桌交流方法与心得,教师巡视并在适当的时候把画得正确的条形统计图展示出来,并请学生向全班学生介绍自己的想法。
问:一格代表多少人?横轴表示什么?纵轴表示什么?喜欢哪种动画人物的人最多?喜欢哪种动画人物的人最少?
三.课堂练习。
1.学校准备开设兴趣小组,老师已经用统计图表示出了各小组的人数,请你根据四年级兴趣小组人数统计图中的数据完成下面的统计表。
组别 | 作文组 | 数学组 | 体育组 | 科技组 |
人数/人 |
设计意图:通过反式练习,经过对比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统计图、统计表特点的理解。
四.课堂小结。
条形统计图有什么特点?在画条形统计图时应注意什么?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格代表一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思考:如果数据在大一点,我们还能一格代表一个单位吗?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1.引导:例2中有两个统计图,同桌两人互相商量,每人选一种完成,完成后同桌之间互相交流制作心得。
2.全班交流第96页的四个问题,重点让学生说说第4个问题。
3.刚才我们学会了用一格代表两个单位,那在实际生活中有没有一个代表更 大数的单位呢?
设问:老师这里收集了一组数据,你认为用一格代表一个或两个单位还合适吗?
出示例3中的统计图,学生在方格纸上设计条形统计图,教师巡视让学生上台展示。让学生自己说说制作的过程及为什么确定一格代表几个单位。
4.小结:今天我们认识了条形统计图,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条形统计图有哪些特点?它与统计表比较有什么优点?
三.反馈练习。
1.每个同学都喜欢过生日,你还记得你的生日是几月份吗?现在请大家统计一下本班同学出生的月份,完成第95页的统计表和统计图,并进行简单分析。
2.刚才我们了解了北京市2012年8月份的天气情况,老师这里还有9月份的天气情况信息,你能完成其中的问题吗?【出示第97页做一做】
3.上周学校开展了爱心义卖活动,四【1】四【2】班哪个班捐款多些呢?看着统计图你们能快速又准确地作出判断吗?试一试【见下图】
【1】学生说说判断的理由,结合题目谈谈体会,并说说统计图中每格各代表几个单位。
【2】小结:看来分析条形统计图时,必须看清每格表示的数量是多少。有时为了制图方便,会省略纵轴下面的多个单位,我们更要看仔细每一格表示的数量到底是多少。
四.课外延伸。
条形统计图的形式多种多样,内容也丰富多彩,从报刊和网络上收集了一些,大家一起来欣赏一下。【多媒体课件出示各种条形统计图】
五.全课小结。
1.今天学习了什么知识 ?
2.在制作条形统计图时,我们怎么确定一格代表合适的单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