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9/13
中国和德国早在700年前就开始交往,400年前就开始通商和文化交流。1972年10月11日,中国和联邦德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30多年来,两国在各领域的合作与交流日益扩大,两国人民之间的了解与友谊不断加深。
两国政治关系发展顺利,政治互信增加。1975年施密特总理作为第一位德国首脑访华,1979年中国总理首次访德。近年来,双方高层互访频繁。施罗德总理1998年出任总理以来已5次访华,、、、等中国领导人也先后访德。两国议会及各部门之间建立了卓有成效的交流与合作。中国一贯支持德国统一,德国表示坚持一个中国。中国重视德国在欧洲和国际事务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双方在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人类发展等许多重大国际问题上有着相同或相似的看法,在联合国等国际组织中密切合作。由于两国在社会制度、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双方对一些问题的看法不尽相同,但两国都主张在相互尊重和平等的基础上加强对话,增进了解,扩大共识。自1999年开始的中德法律交流与合作进展顺利。
中德两国互为重要贸易伙伴。建交以来,双边贸易额迅速增长。德国多年来一直是中国在欧洲最大的经贸、技术合作伙伴,中国也是德国在亚洲最重要的出口市场之一。2002年,中国首次超过日本,成为德国在亚洲的最大贸易伙伴。据中方统计,2003年双边贸易额为418.76亿美元,增幅高达50.7%,再创历史新高,占中国对欧盟贸易总额的约40%。2003年德在华实际投资为8.5亿美元,增幅在欧洲国家中居首位。截至2003年底,德国在华实际投资总额已达88.5亿美元,在华投资项目总数为3504个。目前在中国建立独资或合资企业的德国公司有1700多家,其中既有大众、戴姆勒克莱斯勒、巴斯夫、拜耳等大型企业,也有许多中小企业。中国企业到德国投资也初见成效,总投资额已达6207万美元。收购德国企业或在德企业参股的中国企业日渐增多。
两国在科技、教育、文化、环保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日趋扩大,成果显著。德国的磁悬浮技术首次在上海投入商业运行。2003年底,中德两国分别在柏林和北京建立共同软件技术实验室。两国几乎所有的重要研究机构、大学和一些工业企业之间都有合作关系。两国在环保领域的合作进展顺利,如在植树造林、防沙漠化、地质保持、热带雨林保护、环保性能源开发技术、与扶贫挂钩的农业用地开发等方面。2000年12月,中德首次环境合作大会在北京举行。两国在教育领域的合作不断加强,2002年4月双方签订《中德相互承认高等教育等值协定》,2003年双方进一步加强了在教育领域其他项目上的合作,如共同开发研究生课程、在中国建立专科高校、设立激光技术培训中心等。德国是中国派遣留学人员最多的欧洲国家之一,目前中国在德各类留学人员已超过3万人。两国有300对高校结成了伙伴学校或校际合作。两国文化交流日趋增多,内容日趋丰富。2001年9月,中国作为主宾国参加了第三届柏林“亚太周”大型文化展演活动,这是中国在海外举办的最大规模的文化活动,取得了巨大成功。2002年4月,两国签署«中德互设文化中心会谈纪要»,决定分别在北京和柏林将设立德国和中国文化中心。2003年1月,两国签署了2003-2005年度文化交流协定。两国民间交往呈上升趋势,双方已结成40多对友好省州、友好城市关系。2003年赴华的德国游客超过25万人。德国也已成为中国公民出国旅游目的国,越来越多的中国游客到德国旅游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