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广东省始兴县风度中学11-12学年高二学业水平测试政治试题(政治)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30 08:47:09
文档

广东省始兴县风度中学11-12学年高二学业水平测试政治试题(政治)

一、单项选择题I:本大题共50小题,每小题l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台题意。1.“文化”一词在实际运用中具有多义性。我们学习“文化生活”,这里的“文化”是指A.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    B.人类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及成果C.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D.人类文化产品的生产和享用2.我们的国家之所以伟大,我们的民族之所以伟大,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们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下列属于文化活动的是A.2010年3月5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B.
推荐度:
导读一、单项选择题I:本大题共50小题,每小题l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台题意。1.“文化”一词在实际运用中具有多义性。我们学习“文化生活”,这里的“文化”是指A.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    B.人类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及成果C.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D.人类文化产品的生产和享用2.我们的国家之所以伟大,我们的民族之所以伟大,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们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下列属于文化活动的是A.2010年3月5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B.
一、单项选择题I:本大题共50小题,每小题l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台题意。

1.“文化”一词在实际运用中具有多义性。我们学习“文化生活”,这里的“文化”是指

A.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     B.人类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及成果

C.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D.人类文化产品的生产和享用

2.我们的国家之所以伟大,我们的民族之所以伟大,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们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下列属于文化活动的是

A.2010年3月5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

B.央行宣布自2010年1月18日起,上调存款类金额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上调后的存款准备金率为16%

C.2010年1月19日下午,由上海市科技工会主办的“科技,让世博更精彩—上海市科技工作者迎世博倒计时100天主题活动”在中福会少年宫马兰花剧场举行

D.2010年1月20日,中国国家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仪式,欢迎奥地利总统菲舍尔访华

3.中国上海世界博览会将于2010年5月1日—10月31日举办。在筹备世博会的过程中,我国公民努力培养自身的人文意识、环境意识、科技意识、法制意识、礼仪意识、竞争意识和合作意识。这说明(  )

A.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B.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

C.文化具有丰富的形式       D.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

4.下列关于文化与经济、政治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A.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   B、文化是基础,政治和经济是文化的反映

C.一定的政治、经济由一定的文化所决定     D.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与政治互不相关

5.果农为提高水果附加值,把冰激凌灌入柿饼中,使之有双重口味,并别出心裁地将其取名为“你柿我的冰激凌”。由于加入了文化元素,该商品推向市场后受到消费者热捧。这体现了

A.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B.文化创新决定这会实践的发展

8.逛花街是珠三角地区过春节的传统习俗。据调查,60%以上的被访者表示每年春节都会逛花街。这表明文化

A.决定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B.对人的影响是根深蒂固、不可动摇的

C.对人的影响是有形的、强制的       D.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9.中国有句古语:“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这句话主要说明

A.文化对人具有深远持久的影响          B.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C.文化对人不会有相同的影响           D.文化环境对人的影响具有决定意义

10.在美国出生长大、即将成为第一位担任美国驻华大使的华裔美国人骆家辉,回到故乡广东台山的时候,依然按照台山的习俗拜祭祖先。他说“我以我的中国血统为自豪,我以我的祖先自豪,为华裔为美国的贡献而自豪。”这表明

①传统文化是相对稳定、一成不变的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④中华传统文化涌动着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大学生志愿者活动开展以来,收到了积极的效果。不仅给老、少、边地区送去了知识和技术,为这些地区脱贫致富作出了贡献,同时也使参加志愿者行动的青年学生们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使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得到了改造,学到了在大学课堂里学不到的知识,使自身的素质得到了提高。据此回答11~12题。

11.大学生志愿者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所起到的积极作用表明(  )

A.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B.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     

C.不同地域各具特色的文化具有互补性

D.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是提高个人文化素养的根本途径

12.参加志愿者行动的大学生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丰富和完善了自己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提高了自身的素质,这说明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是(  )

①与人类社会俱来的    ②从社会生活的体验中培养出来的

③通过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培养出来的   ④通过参与文化活动而逐步培养出来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3.阅读文学作品,欣赏艺术表演、外出旅游观光、参加体育活动等,或得到思想的启示、精神的享受,或产生思想的困惑、精神的失落。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总是通过一定的文化形式来实现

③文化氛围看不见、摸不着、无时无刻不在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

④文化消极地影响人的思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4.公益广告是社区文化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些随处可见的广告悄然给社区居民的言行带来了可喜的变化。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随处可见的广告悄然给社区居民的言行带来了可喜的变化”表明(  )

A.文化能够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

B.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

C.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无形的、强制的       D.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的、持久的

15.不管影响人格形成的要素有多少,文化要素的巨大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因此,塑造现代人格,要充分发挥先进文化的作用,丰富、充实人的精神世界,通过培养人的意识,改进人的思维方式,提升人的需要层次,促进人格向现代化发展。这表明(  )

①先进文化在塑造人格中起着重要作用   ②先进文化促进人格的现代化

③先进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④先进文化能够决定人的性格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6.范仲淹遥想洞庭湖气象万千的景致,挥笔抒发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志向。这类诗句之所以代代相传,是因为(  )

A.文化能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18.福州的三坊七巷是我国文化遗产的一朵奇葩,有过“清明上河图”般的清丽,孕育出林则徐、严复、冰心等百余名仁人名士。作为福州的城市名片,三坊七巷以其特有的魅力影响着人们,保护三坊七巷正在进行中。保护文化遗产 

A.是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       B.根本上在于发掘其经济价值

C.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D.实质在于保护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血脉

19.就文化自身的传承而言,对文化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因素是

 ①社会制度的变化   ②科学技术的进步   ③思想运动   ④经济的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春秋战国时期出现诸子百家学说,是与当时的社会大变革分不开的。这主要说明了

A.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B.社会实践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

C.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D.文化创作的灵感最终来自于社会实践

21.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诗:“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羊公碑字在,读罢泪沾襟。”该诗句可以体现

 ①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②文化是由文人创造的

 ③文化具有继承性        ④文化影响人的精神世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2、近年来,中国民乐在欧洲的主流音乐厅多次上演,为欧洲听众带去了充满中国韵味的音乐享受,受到了较高的评价。这表明

A.不同国家的文化各具特色        B.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C.世界各国的文化具有一致性       D.文化既是通俗的又是高雅的

23.相传蒙古人打败西夏党项族后,并没有杀掉其全部族人,而是毁灭了他们的文化,最后党项族终于消亡了。这反映了

A.一成不变的传统文化会阻碍社会进步        B.优秀的民族决定了优秀的文化

C.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D.文化决定了一个民族的命运

24.《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把文化创新作为“十二五”时期文化发展的重点。国家之所以重视文化创新,主要是因为

A.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能够促进文化的繁荣

B.文化创新可以取代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

C.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D.文化市场存在落后文化与腐朽文化

25.深圳精神植根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土壤,孕育在深圳这个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色,是深圳人民新时期开创新事业的重要精神动力。这表明

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  

②文化继承与创新的统一

③中华民族精神在社会实践中得到丰富与发展                   

④深圳精神作为一种硬实力,成为深圳人民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26.潮汕抽纱曾经是潮汕人重要的谋生手段。它是鸦片战争后外国传教士传入的。它融合了潮汕织绣工艺,在潮汕人独特的审美观、精工细作和耐劳刻苦文化的滋养下,散发着沁人的艺术芳香。这说明,潮汕抽纱的艺术创新是

①立足于社会实践 ②继承传统文化 ③借鉴外来文化 ④体现时代精神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27. 《今日关注》是广东电视台 2005年倾力打造的一档新闻直播节目。节目内容,锁定百姓的生存状况、生存空间、生存环境,关注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对百姓有影响的事件及信息;与广大观众实现良性激情互动。该栏目开通以来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节目收视率节节攀升。《今日关注》的成功给我们的启示是

A.发展大众文化应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           

B.文化创新必须坚持继承传统文化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  

C.发展大众文化必须贴近人民群众的生活实际,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   

D.电视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C.文化对经济、政治有反作用

D.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能够相互融合,共谋发展

30.广州亚运的会徽以柔美上升的线条,构成了一个造型酷似火炬的五羊外形轮廓,把跑道、五羊、“海上丝路,广州是起点”等代表着广州2200多年深厚的历史文明积淀的元素结合起来,构图以抽象和具象相结合,在灵动、飘逸中不失稳重,象征着亚运会的圣火熊熊燃烧、永不熄灭。既体现了广州历史名城的城市象征,也表达了广州人民的美好愿望,还表现了运动会应有的动感和现代感。从文化生活角度反映了

A.优秀的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改变社会的发展方向

B.文化创新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C.用一种标识概括多样性的文化,不利于文化的发展

D.该标识的使用将成为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 

31.

1998葡萄牙里斯本海洋—未来的财富

1999中国云南人与自然—迈向21世纪

2000德国汉诺威人类—自然—科技—发展

2005日本爱知县超越发展:大自然智慧的再发现
2008西班牙萨拉戈萨水与可持续发展
2010中国上海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上表是几届世博会的主题,我们从中可以看出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既继承了关注自然这个主题,又鲜明表现了生活更美好这个新的创意。这体现了

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②世博会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③文化创新是“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的过程  ④不同民族文化有共性和普遍规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不同的传统节日能够使人们感受到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的魅力。据此回答32~34题。

32.在我国,清明扫墓祭祖,中秋阖家团圆,端午悼念爱国先人,重阳登高敬老。这些传统节日

①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展示         ②对加强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发挥着重要作用

③对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有重要作用  ④是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33.在多数西方国家里,复活节一般要举行盛大的,节日洋溢着喜庆的气氛,具有浓烈的民间特色和地方特色。复活节主要蕴含着(  )

A.民族历史的文化因素        B.宗教信仰方面的文化因素

C.风土人情方面的文化因素        D.思维方式方面的文化因素

34.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传统节日,从一个侧面表现了(  )

A.不同的文化对社会发展有不同的影响作用B.不同的文化对个人的发展有不同的影响作用

C.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D.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尊重民族文化多样性,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据此回答35~36题。

35.尊重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原因(  )

①民族文化高于世界文化    ②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

③本民族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根本不同④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36.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就是要求在文化交流中做到(  )

①尊重差异  ②理解个性   ③和睦相处  ④不分你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7.欧洲这块古老的,没有四大文明的辉煌,但它通过吸取来自于非洲、中东、印度的辉煌文明与先进的科学技术,在其他文明相继没落的历史时期不断成长,达到了一系列的文化高峰。在此过程中,移民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没有移民,就不会有欧洲文化的发展。这一事例说明

A.人类的迁徙活动从来就没有停止过     B.人口迁徙是一种文化活动

C.人口迁徙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之一     D.移民给当地带去的都是先进文化

38.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奏的中国民族音乐,让西方人如痴如醉。中国独具特色的京剧,也使许多西方人为之倾倒。这说明(  )

A.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                   B.世界文化具有统一性

C.在文学艺术上,往往越是世界的,就越是民族的D.在文学艺术上,往往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

39.一年一度秋风尽,又到中秋佳节时。每逢此刻,无论是天南海北,相聚与别离,把酒望月,皎洁的月光无不牵起世人无尽的遐想,浓浓的乡思。甜美的月饼不仅能带来片刻的唇齿快意,也是一盏回味悠长的文化清茶。这说明(  )

A.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B.每个人都不能回避传统文化的影响

C.传统文化激励人们创造美好的生活     D.庆祝民族节日是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

40.闲时争名人,忙来毁故里。从江苏省镇江市入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的宋元粮仓遗址被毁,到安徽泗县近千年的释迦古寺被拆,近来一些地方频频爆出文物古迹在商业开发中被拆毁的痛心事件。毁坏文物的现象令人痛心,因为(  )

①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②我们必须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拒绝接受任何外来文化

③任何时代的文化,都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否族文化就无根基

④现阶段继承传统文化就必须坚持“守旧主义”,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A.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            

B.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C.教育能使人们在有限的学习生涯中获得既有的文化财富

D.教育在人类文化传承中的作用将越来越小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人类要发展,一方面要面向未来。另一方面要回到人类的源头,向我们的先辈汲取智慧。”据此回答43~44题。

43.上述材料表明,人类文化发展的过程是(  )

A.不断创新的过程         B.继承传统文化的过程

C.学习外域文化的过程         D.继承与创新相统一的过程

44.传统思想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过程中,中国的传统思想(  )

A.是我国人民的指导思想         B.决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进程

C.对今天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的影响  D.成为推动中国社会前进的根本动力

45.“伴随着辛亥推翻了封建的清王朝,中国文化也开始了一次大规模的。”这句话告诉我们

A.思想运动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B.文化发展总是与社会发展保持一致

C.社会制度的更替影响文化的发展    D.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文化必然代替旧文化

46.世界电影艺术已经走过百余年,它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独特的视听效果吸引了无数观众,创造了自己的辉煌。如今的世界电影,以宏片巨制、双超大银幕电影、立体电影、环幕电影、球幕电影、动感电影等高新技术,创造着巨大的文化反响。从电影的发展中,可以看出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  )

A.文化传播    B.文化交流     C.文化继承      D.文化创新

47.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这是因为(  )

①文化创新的需要来自社会实践      ②文化创作的动力与灵感来自社会实践

③文化创作的检验标准在于社会实践    ④社会实践要为文化创作的成果服务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48.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这说明(  )

A.文化创新必须吸收和借鉴其他民族的有益文化成果    B.文化创新必须摒弃传统

C.文化创新必须吸收外国一切文明成果                

D.文化创新必须立足传统,推陈出新

49.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中外戏曲文化之间的碰撞和融合在所难免,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这是因为(  )

A.永葆文化的生命力和提升文化竞争力,需要体现文化的民族特色

二、单项选择题II:本文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51. 歌剧《木兰诗篇》是我国艺术家创作的一部优秀作品。该剧吸纳欧洲歌剧艺术的表现手段,融入中国戏曲的表演形式,讴歌了伟大的民族精神,在国内外获得高达平价。这表明

A. 不同民族文化的竞争促进了文化融合    B. 不同艺术形式的融合有助于文化发展

C. 不同民族文化的融合是文化发展的关键      D. 东西方艺术都应当保持各自的民族特色

52.福建省惠安女服饰以其“花头巾、短上衣、银腰带、大筒裤”的特色,在中华民族的服饰文化中独树一帜。它适应了当地劳动的需要,汲取了闽越文化、中原文化和海洋文化的精华,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这体现了

A.传统服饰文化对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产生影响

B.继承传统文化必须辩证地认识它们在生活中的作用

C.服饰文化使中华文化呈现出多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

D.坚持文化的包容性是形成和保持文化特色的重要因素

53.文化是人们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重要内容。随着网络和数字技术的发展,网络电视、手机报、电子书等新媒体日益深入人们的生活,催生了数字出版等新的文化产业。这说明,技术是     

①文化创新的不确定因素        ②促进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③文化多样性产生的根源        ④推动大众传媒发展的基础

A、 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6.高铁时代的到来,人们可以“在广州喝早茶,到长沙听笑话,再到武汉赏樱花”;“上午在西安吃泡馍,下午到嵩山看少林”。这说明科学技术的进步能够

①改变文化的存在形式         ②方便人们的文化交流

③更新文化的传播方式         ④扩展人们的文化视野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57.2011年10月,在东莞市举行的第三届中国国际动漫博览会成果丰硕,签约.成交总金额达157亿元,共吸引600家企业参展,入场观众超过70万人次。这表明

A.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对经济有重大的决定作用

B.大力发展动漫产业有利于提升文化软实力,促进经济发展

C.文化事业的发展应该以经济效益为核心

D.积极参加各种文化活动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58.截至2010年底,广东人均GDP按现行汇率计算超过7000美元,基本“富之”。下一步更重要的是“教之”,以教开智,以文“化”人,既富“口袋”,又富“脑袋”。这说明

①贯彻科学发展观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  ②人的全面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③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相互结合、相互促进  ④文化在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中起着积极作用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59.“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清朝李静山这首《节令门·端阳》说明

①民族节日蕴涵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

②民族节日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③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④透过各民族的传统节日我们可以领略不同民族文化的韵味

A.①②③          B.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

60.第16届亚运会于2010年11月27日在广州闭幕。闭幕式晚会以歌唱、舞蹈为主题,展示出亚洲多国的歌舞文化,既有中国广州的《月光光》,又有日本的《樱花》、印度尼西亚的《星星索》,它们共同构成一幅展现亚洲文化盛会的壮观场面。这表明

①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②各民族文化在交流中趋同融合

③岭南文化比其他文化更具有优越性     ④亚运会增强了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三、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l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两项最符合题意。未选、错选不得分,只选一项且正确得l分。

61.《阿凡达》是一部运用3D技术制作的电影,目前已创造了超过27亿美元的全球票房,并带动了3D相关产业的发展。这体现了

A.文化对经济的重大影响        B.文化是政治经济的反映

C.文化生产力的日趋重要        D.文化以经济发展为基础

62.围棋起源于中国,棋子、棋盘含有“天圆地方”的思想,棋盘的是太极,棋子的黑白两色表示阴阳。围棋丰富的内涵和无穷的变化使它历经几千年而不衰。这说明传统文化具有

 A.区域性      B.民族性       C.继承性       D.开放性

63. 文化重建是汶川地震灾区恢复重建的重要内容,三年来,当地积极修复都江堰建筑群等一批文化遗产,重视培养羌绣、羌笛演奏等传统艺术的新传人,鼓励编排《羌魂》等原生态歌舞作品,灾后恢复重建之所以重视继承传统文化是因为

A.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的结晶      B.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C.没有文化的继承,就没有文化的积累  D.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在“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主题探讨会中,某同学以“深圳30年的奋斗历程创造出‘开拓创新、诚实守法、务实高效、团结奉献’的‘深圳精神’,将激励深圳人再创辉煌”的事例来说明主题。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66.某些发达国家借助公司,通过向世界各国输出产品、以产品为载体的文化和附加条件的科技等手段,在全球推行“软征服”,以达到影响或改变其他国家国民价值观的目的。该材料告诉我们

A.文化与经济、政政是相互交融的    B.世界多极化发展充满了矛盾斗争

C.必须警惕国际交往中的文化霸权主义  D.公司促进了资源在全球范围内流动

67.2011年,国家旅游局推出“中华文化游”主题旅游年活动,主要围绕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多元民族文化,将中国的旅游资源推向世界。这一活动有利于

A.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B.丰富中国传统文化基本内涵 

C.增强民族文化的多元性特征  D.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与借鉴

68.2010年随着影片《孔子》的上映,孔子及其思想再次成为热门话题,有人全面推崇,有人嗤之以鼻。你认为对待孔子及其思想的正确做法是

A.重视思想对社会发展的决定作用         B.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C.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D.全面继承,大力弘扬

69.把中秋节等民族传统节日列入国家法定节假日(  )

A.有利于增强民族认同感和爱国热情  B.目的是保护传统文化,增进民族情感和凝聚力

C.主要是为了推动旅游业的发展    D.有利于消除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

70.“蚁族闹蜗居,神马驾浮云”,从虚拟世界到现实生活,网络热词成为了一种醒目的文化存在,真实地折射出时代的社会诉求,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甚至改变了人们的思维和表达方式。这表明

A.人们面临着文化消费的多重选择         B.大众文化对社会产生影响

C.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         D.大众传媒的商业性影响越来越大

2011~2012学年度高二第一学期学业水平

测试(政治)答案

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
答案CCDAACBDBDABABA
题号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
答案BCDCACBCADBCCBB
题号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
答案DCBCDACDABBDDCC
题号464748495051525354555657585960
答案DCAADBDCCADBBCD
 

文档

广东省始兴县风度中学11-12学年高二学业水平测试政治试题(政治)

一、单项选择题I:本大题共50小题,每小题l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台题意。1.“文化”一词在实际运用中具有多义性。我们学习“文化生活”,这里的“文化”是指A.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    B.人类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及成果C.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D.人类文化产品的生产和享用2.我们的国家之所以伟大,我们的民族之所以伟大,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们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下列属于文化活动的是A.2010年3月5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B.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