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30 08:45:02
文档

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心理咨询师论文(国家职业资格二级)论文类型:案例分析报告论文题目: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心理咨询案例报告姓名:身份证号:准考证号:(空着,不需要填)所在省市:辽宁省大连市所在单位:大连红叶职业培训学校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心理咨询案例报告目录1、来访者简况…………………………………………………………2、观察和他人反映……………………………………………………3、评估与诊断…………………………………………………………4、咨询目标的制定……………………………………………………5、咨询
推荐度:
导读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心理咨询师论文(国家职业资格二级)论文类型:案例分析报告论文题目: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心理咨询案例报告姓名:身份证号:准考证号:(空着,不需要填)所在省市:辽宁省大连市所在单位:大连红叶职业培训学校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心理咨询案例报告目录1、来访者简况…………………………………………………………2、观察和他人反映……………………………………………………3、评估与诊断…………………………………………………………4、咨询目标的制定……………………………………………………5、咨询
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

心理咨询师论文

(国家职业资格二级)

论文类型:          案例分析报告              

论文题目: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姓    名:                             

身份证号:                             

准考证号:     (空着,不需要填)      

所在省市:辽宁省大连市                 

     所在单位:大连红叶职业培训学校         

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目   录

1、来访者简况…………………………………………………………

2、观察和他人反映……………………………………………………

3、评估与诊断…………………………………………………………

4、咨询目标的制定……………………………………………………

5、咨询方案的制定……………………………………………………

6、咨询过程……………………………………………………………

7、咨询效果评估………………………………………………………

8、咨询效果评估………………………………………………………

参考文献…………………………………………………………………

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姓  名

摘要:咨询师通过SCL-90、SDS测验来访者,发现来访者有人际交往的心理问题,针对性地制定了缓和羞怯焦虑情绪、建立良好人际沟通模式的咨询目标,并采用认知行为疗法贯穿整个咨询方案与咨询过程,进行放松训练与人际关系训练,使来访者学习状态与人际关系得以有效改善。

关键词:人际交往问题;心理咨询;认知行为治疗;案例报告

现代社会人类最大的敌人不是海啸地震、病菌瘟疫,而是比自然灾害更危险的自身心理问题,比如抑郁、焦虑、狂躁、自卑、自杀等。在诸多心理问题中,人际关系紧张、冷淡、猜疑、嫉妒等人际关系问题屡见不鲜。实践证明,心理咨询能深入人的内心世界,进而有效地改善大学生生活状态及人际关系。

1、来访者简况

刘某,男,22岁,工科类大专二年级学生,未婚。父母均为农民,父亲初中文化,母亲文盲,家中还有一个姐姐和一个弟弟。家庭经济状况一般,家庭基本和睦,家族无精神疾病历史。身高大约1.74米,体态正常,无重大躯体疾病历史。

在学院心理咨询中心,来访者坐立不安,不停搓动双手。来访者填写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个人基本信息中,他的交友原则是“不准在别人面前说坏话,要诚实、勇敢就可以了”。 

据来访者自述:在来咨询中心前两个星期曾有一次因心情不佳、情绪不稳定和一室友由于使用电风扇的问题而发生激烈争吵,一时冲动砸坏了调速器。事后,来访者本人感到内疚,想主动向室友道歉又不好意思。由此事便开始深入地反思自己与他人相处的方方面面,将自己遇到的困难归纳了十条,寄到学院心理咨询中心,并诚恳地希望老师能帮助他。

在来访者的来信中,分条叙述了他的困惑,概括如下:第一,觉得自己的胆量很小,参加集体活动或与其他同学接触时,容易紧张,心跳加速,还会发抖。第二,觉得自己总喜欢注意自身穿着。第三,总怀疑自己的实力,容易失去信心;每次与对手相比时,看到别人演讲、书法等方面那么厉害,而自己却一窍不通,觉得自己很笨。第四,觉得自己的忌妒心很强,厌烦在考试或比赛中超过自己的人,有时还会偷偷地在内心辱骂别人。第五,人际关系不太好。性格较内向,很少与别人说话,特别是跟女生一句话也说不上,看到她们就像老鼠见到猫。第六,养成了手淫的恶习。第七,自身的压力很重。第八,总把一些小事放在心里,如开玩笑被同伴笑骂了一顿,上课被老师批评等,这些鸡毛蒜皮的事,总忘不了放在心里。第九,自尊心特强。第十,有时兴奋过度,一到寝室就大声吼叫、唱歌,情绪变化很快。来访者来学院心理咨询中心前,就因自己的上述问题求助过不少医生,也在网上查过许多资料,可总是得不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也得不到医生的满意答复。

2、观察和他人反映

同学反映求助者性格偏内向,有些孤僻,不太说话;和其他同学一起吃饭夹菜时手会不停地发抖。平时对自己要求严格,喜欢参加各种活动,而且都能为之努力,并能取得较好的成绩。同学还反映他偶尔会梦游,情绪不太稳定,容易冲动。一次在寝室内因电风扇问题与一室友发生争吵,求助者一时冲动砸毁了调速器。鉴于他经常容易手发抖而且自己控制不住这一现象,向班主任老师询问过,类似于甲亢现象。到医院检查,结果并不是甲亢。

3、评估与诊断

根据对临床资料的收集,该求助者学习成绩中上,可推断其智力水平正常;性格偏内向,容易紧张、焦虑,有较强的自知力和求治欲望。

心理测验:心理状况自评量表SCL90测验结果总分为248分,10个因子分别为:

F1    F2    F3   F4   F5    F6   F7   F8   F9   F10

2.8  2.2   2.3  3.2   2.9  2.4   1.6  2.3  2.5  2.5

总分超过常模88分,因子分F4(忧郁)、F5(焦虑)、F1(躯体化)分值较高,显示求助者在忧郁和焦虑方面症状比较严重,伴有严重的躯体反应。

SDS总分57分。

综合分析所获得的临床资料,对求助者问题持续的时间、强度,典型性心理与行为异常表现的性质和严重程度进行分析判断,根据心理测验结果、躯体疾病历史、精神病家庭历史以及典型心理与行为异常的表现排除了精神障碍,如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精神、品行障碍。测验结果表明,求助者的心理与行为异常表现属于心理问题的范畴,问题主要表现为:人际交往问题及由此而引起的学习适应障碍。

4、咨询目标的制定

根据以上的评估与诊断,经过与求助者协商,确定如下咨询目标:

4.1、具体目标与近期目标:减轻求助者与他人交往时的紧张、焦虑及手发抖的现象,改善其当前的人际关系;提高上课的注意力水平,增强学习兴趣;找出自己实实在在的优点和不足。

4.2、最终目标与长期目标:完善求助者的个性,增强其社会适应能力,建立良好的人际沟通模式,习得健康有效的人际交往技巧。

5、咨询方案的制定

5.1、主要咨询方法与适用原理:行为治疗与认知行为治疗求助者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自我成长过程中对人际交往的不适应及由此而引起的学习不良,学习效率不高,而这一系列的不良表现,都是在成长过程中不断习得和形成的,这其中无论是情绪的变化,还是行为的异常,都同样存在着个体社会认知与个性的偏离。此外,求助者有较好的自知力及求助动机,因而适合于应用人际关系训练和认知行为疗法。

5.2、双方权利和义务

5.2.1咨询过程中,明确求助者的权利和义务。

5.2.1.1权利:

5.2.1.1.1求助者可以根据个人意愿选择咨询师;

5.2.1.1.2对咨询进程不满意可要求更换咨询师;

5.2.1.1.3对咨询方案,咨询收费,咨询时间的知情权,协商权,选择权。

5.2.1.2义务:

5.2.1.2.1遵循咨询机构的有关规定;

5.2.1.2.2遵循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咨询收费,咨询时间等方面的规则;

5.2.1.2.3求助者应尊重咨询师,按照预约时间不失约,不迟到,如有特殊情况提前通知咨询师。

5.2.2咨询师的权利和义务:

5.2.2.1热爱本职工作,坚定为社会做贡献的信念,刻苦钻研专业,增强技能,提高自身素质,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与求助者建立平等友好的咨询关系。

5.2.2.2心理咨询师不得因求助者的性别、年龄、职业、民族、国籍、宗教信仰、价值观等任何方面的因素歧视求助者。

5.2.2.3心理咨询师在咨询关系建立之前,必须让求助者了解心理咨询工作的性质、特点,这一工作可能的局限以及求助者自身的权利和义务。

5.2.2.4心理咨询师在对求助者进行工作时,应与求助者对工作的重点进行讨论并达成一致意见,必要时(如采用某些疗法)应与求助者达成书面协议。

5.2.2.5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之间不得产生和建立咨询以外的任何关系。尽量避免双重关系(尽量不与熟人,亲友,同事建立咨询关系),更不得利用求助者对咨询师的信任谋取私利,尤其不得对异性有非礼的言行。

5.2.2.6当心理咨询师认为自己不适合对某个求助者进行咨询时,应向求助者做出明确的说明,并且应本着对求助者负责的态度将其介绍给合适的心理咨询师或医师。

5.2.2.7心理咨询师始终严格遵守保密原则。

5.2.3、咨询时间和费用

时间安排:  年    月  日 —   月   日

费用: 

6、咨询过程

咨询阶段大致分为:诊断评估与咨询关系建立阶段;心理帮助阶段;结束与巩固阶段。

具体咨询过程:

第一次:  年   月   日

目的:(1)了解基本情况;

(2)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

(3)确定主要问题;

(4)探寻改变意愿;

(5)进行咨询分析。

方法:会谈法、心理测验

过程:

(1)填写咨询登记表,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询问基本情况;介绍咨询中的有关事项与规则;

(2)让求助者做SCL-90,SDS测验;

(3)确定咨询目标;

(4)与求助者交谈,收集临床资料,深入了解求助者的内在心理矛盾及求助意向;

(5)将测验结果反馈给求助者,让他初步了解“自己为什么会这样”;

(6)布置咨询作业。

(6.1)观察周围同学对自己的真实态度并诚恳地询问; 

(6.2)就砸风扇调速器一事真诚地向室友道歉,并在以后冲动想付诸行动时想想后果并有意避开;

(6.3)找出自己的优点。

第二次:年   月   日 

目的:(1)加深咨询关系;

(2)深入了解求助者的认知方式;

(3)改变求助者的不合理认知。

方法:会谈法、认知疗法

过程:

(1)和求助者讨论他认为自己很差的方面,发现他参加各类活动都能取得较好的成绩,如参加运动会能取得男子100米第三名、200米第五名以及英语朗读比赛也能获得名次;而他平常只关注自己比别人差。引导他换位思考,和你一同参加活动、比赛的其他同学会认为你很差吗?进而引导他发现自己的长处,树立信心。

(2)通过讨论,明白影响人际关系的心理障碍主要是不自信、嫉妒和缺乏沟通技巧,并鼓励求助者进一步与人交往,进行人际交往技巧训练。

(3)改变不合理认知,如“自己很笨,跟别人的差距很大”,“我会受到别人的嘲笑”,“我一定要赢”,“比我强的人很讨厌”等。

(4)帮助他确立新的合理信念,如“我不笨,我能行”,“重在参与,锻炼锻炼,即使失败了也不要紧”,“同学是竞争对手,更是朋友”,“比我强的人一定有他的长处,有值得我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5)讨论青年时期如何面对并缓解自己的性冲动,以及他所采取的方法有无害处;

(6)针对他的情绪不稳定特征,进行深入分析、讨论;发现偶尔梦游,说梦话的情况多是在白天受了表扬,成绩好而引起情绪高涨的晚上才发生(只在大学时发生)。

(7)布置咨询作业。

(7.1)每天坚持记日记,帮助自己有效思考,回顾每天的所作所为;

(7.2)学习做好预习、复习工作,以减少上课因分心而没有认真听课而引起的焦虑;

(7.3)找出自己的缺点、不足。

第三次:年   月   日

目的:

(1)缓解人际交往时的紧张、焦虑;

(2)逐渐改善手发抖的症状。

方法:放松训练

过程:

(1)向求助者介绍放松疗法;

(2)对求助者进行肌肉放松训练示范;

(3)对求助者进行肌肉放松训练,直到掌握为止。在训练过程中,注意观察求助者的反应,遇到问题,及时重复示范,并指示“注意放松状态的沉重、温暖和轻松的感觉”,“注意肌肉放松时与紧张时的感觉差异”等。

(4)布置作业:要求求助者每天做放松练习1-2次,每次15分钟左右,并记下自己的感受。

第四次:年   月   日

目的:学习人际交往技巧,改善人际关系。

方法:行为训练法

过程:

(1)练习与本寝室同学沟通交流,表达自己真实的思想情感;

(2)练习与本班女同学、陌生人打招呼,交谈,注意真诚、友好、自然;

(3)主动与同学讨论问题,并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冷静地观察、分析和思考;

(4)尝试帮助他人,与同学建立友谊;

(5)布置作业。

(5.1)每天主动与15分钟,并感受快乐。

(5.2)积极参加班集体活动,主动与他人协作。

第五次:

目的:

(1)巩固咨询效果;

(2)发展学习策略;

(3)增强自信心;

(4)结束咨询。

方法:会谈法、认知行为疗法

过程:

(1)反馈作业;

(2)表扬其认真完成的态度;

(3)鼓励其今后多从这些方面观察自己;

(4)肯定其学习能力,找出学习策略。

问题:

(1)巩固和他人交往的方法,技巧;

(2)继续努力的方面,自我观察与评价;

(3)基本结束咨询:制定认知行为目标,加强人际交往,提高学习能力。

7、咨询效果评估

7.1、求助者的评价。一个月后,求助者主动表示“感觉全身上下放松了许多”,“我会主动与同学交往了”,“在人多的场合说话、写字时,发抖的情况减少了很多”,“学习时安心多了”,“上课即使没听讲也不再那么害怕、紧张,心情不再差了”,“准备参加全国计算机二级考试”。

7.2、咨询师的评估。

再次心理测验结果:心理状况自评量表SCL-90测验结果,总分为110分,10个因子分别为:

F1   F2   F3   F4    F5    F6    F7    F8    F9   F10

1.3  1.2   1.6  1.8  1.4    1.3   1.1   1.2   1.4  1.17

总分降低138分,因子分F4(忧郁)、F5(焦虑)、F1(躯体化)已恢复正常水平。

SDS总分:32分。

测验结果反应求助者已无明显不良反应。

一个月后,咨询师通过回访和追踪,发现求助者精神饱满,青春焕发,与同学谈笑风生,上课能主动回答老师的问题,和女同学讲话镇定自若,参加了学院组织的青年志愿者活动与环城长跑活动。该咨询增加了求助者的情绪稳定性,促使了他的人际关系得以良性发展,改善了其学习状态,咨询效果较为明显。

参考文献:

[1]钱铭怡.《变态心理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钟友彬.《认识领悟疗法》.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1999

[3]许又新,吕秋云.《现代心理治疗手册》. 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1997

[4]徐俊冕,季建林.《认知心理治疗》.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1999

[5]曾文理,徐静.《心理治疗》.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7

[6]张亚林.《行为疗法》.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1999

[7]张积家.《普通心理学》.广州:广州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8]王登峰,谢东.《心理治疗的理论技术》. 北京:北京时代文化出版社1997

[9]张日.《青年心理学》.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文档

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心理咨询师论文(国家职业资格二级)论文类型:案例分析报告论文题目: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心理咨询案例报告姓名:身份证号:准考证号:(空着,不需要填)所在省市:辽宁省大连市所在单位:大连红叶职业培训学校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心理咨询案例报告目录1、来访者简况…………………………………………………………2、观察和他人反映……………………………………………………3、评估与诊断…………………………………………………………4、咨询目标的制定……………………………………………………5、咨询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