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 教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30 08:45:06
文档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 教案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八单元)23祖先的摇篮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认识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认读生字组成的词语。 2.继续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过程与方法】1.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开展小组讨论,理解、感悟课文。2.运用已有的识字方法识字。【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识字、写字,正确。2.流利地朗读古诗懂得“祖先的摇篮”的含义。【教学难点】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增强环保意识。第一课时(一)激情导入1.
推荐度:
导读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八单元)23祖先的摇篮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认识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认读生字组成的词语。 2.继续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过程与方法】1.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开展小组讨论,理解、感悟课文。2.运用已有的识字方法识字。【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识字、写字,正确。2.流利地朗读古诗懂得“祖先的摇篮”的含义。【教学难点】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增强环保意识。第一课时(一)激情导入1.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八单元)

23 祖先的摇篮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认识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认读生字组成的词语。 

    2.继续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开展小组讨论,理解、感悟课文。

  2.运用已有的识字方法识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正确。

2.流利地朗读古诗懂得“祖先的摇篮”的含义。

  【教学难点】

    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增强环保意识。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1.谈话:同学们,大家知道什么是摇篮吗? 摇篮是干什么用的?那大家知道中华民族“祖先的摇篮”在哪吗?请看录像。

2.这就是原始森林,你们喜欢原始森林吗?我们的祖先就生活在这儿美丽的地方。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原始森林,感受一下祖先生活的环境吧。

3.板书课题:祖先的摇篮。

齐读课题。理解“祖先”和“摇篮”。

     (二)借助拼音,练读课文

1.自学要求:(出示课件)

借助拼音,轻声自由练读课文。读第一遍时,在生字下面做“△”记号。读第二遍时,生字重点拼读。读第三遍时,在难读的句子下面画“——”线。读第四遍时,标上自然段序号。

(1)学生根据自学要求自由练读课文。    

(2)教师巡视指导。

1.检查学生生字字音的拼读掌握情况。

出示课件:

zǔ ā  nónɡ wànɡ zhāi tāo dàn yì 

祖 啊 浓   望   摘   掏  蛋  忆 

用各种方式指导读生字。

2.检查难读的句子。

师:同学们,你认为有没有难读的句子?(学生自由发言)指导读。

(1)爷爷说,那/原始森林/是/我们/祖先的/摇篮。

(2) 那/浓绿的/树阴/一望无边,遮住了/蓝天。

(3)啊!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我们祖先的摇篮!

3.请学生分段读课文,检查学生朗读情况。

(1)指名分段读课文。

(2)分小组比赛读。

(3)播放课文录音,范读课文。

(4)让学生再读全文,大体了解祖先的生活。

(三)识记字形,指导书写。 

出示生字田字格课件:祖 啊  浓   望   摘   掏  蛋  忆 

1.讨论如何识记字形呢?

2.教给学生识记方法:

①用熟字换偏旁,加偏旁的方法记,比如:“组”与“祖”,“淘”与“掏”,“忆”与“亿”。“滴”与“摘”。

②容易出错的地方重点记,比如:“望”字要注意左上是个“亡”,竖折变成竖提。

③感到有困难的地方用记号标出,比如:“蛋”字上面不是“定”。

3.在习字本上进行描红练习。

4.当堂默写。指名学生上台默写生字,集体纠正。

(四)当堂检测,巩固学习。

读一读,写一写(出示课件)

祖先 浓绿 一望无边 摘野果 掏鸟蛋 回忆 

  第二课时

(一)资料展示,引入新课:

(二)  课前布置学生找原始森林的图片,文字资料,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资料,让学生充分了解感受原始木森林的美丽神秘。

(三)  今天就让我们继续走进原始森林,捕捉祖先原始的生活。

板书课题:祖先的摇篮。齐读课题。

(二)理解课文:

1.师配乐范读课文,生思考:原始森林给了你怎样的感觉?

2.指名回答。

指导读句:那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是祖先的摇篮。

3.再读诗文,找一找有关诗句,说说课文中为什么把原始森林称作“祖先的摇篮”?

照样子,说一说。

那(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是(祖先)的摇篮。

那(            ),是(    )的摇篮。

那(            ),是(    )的摇篮。

4.想象一下,我们的祖先在他们的摇篮里干些什么?(狩猎、采摘)

5.同桌互读,说说“祖先的摇篮”有怎样美好而遥远的回忆?

(1)说说:诗中写祖先在这里干什么?

(摘野果、掏鹊蛋、逗小松鼠、采野蔷薇、捉红蜻蜓、逮绿蝈蝈)

(2)想象一下,你如果像祖先一样在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里摘野果、掏鹊蛋、逗小松鼠、采野蔷薇、捉红蜻蜓、逮绿蝈蝈,会有怎样的感觉?

(自由自在,惊喜连连)

(3)练读2、3节。

(4)配上欢快的音乐,齐读2、3节。

6.学习课文最后一节。

(1)说说:你读懂了什么?(理解:苍苍茫茫、祖先)

(2)引读。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4)说说:“祖先的摇篮”怎样才能地久天长,永远不被污染?

①我们不应该滥砍滥伐,不要随便狩猎。

②森林附近不能开一些工厂,排放废气、废水。

7.选择喜欢的一节有感情地读一读。

(1)自由组合练习读。

(2)展示个性指名读。

8.有感情地读全诗。

(三)拓展延伸:

1.让我们也展开想象我们的祖先在他们的摇篮中会干些什么?画一画吧!

(钻木取火、集体狩猎、打造石器、建房搭窝)

2.如果我们站在原始森林——我们祖先的摇篮面前,你会有哪些问题?

①你们什么时候开始学会生火做饭的?

②你们什么时候开始学会搭建房屋的?

板书设计 

              大 一望无边      

                               摘野果、掏鹊蛋

祖先的摇篮   猜想祖先的生活   和野兔赛跑,看蘑菇打伞

                   逗小松鼠、采野蔷薇

                   捉红蜻蜓、逮绿蝈蝈

               感叹祖先的美好生活                        

24 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正确认读“纪、譬”等8个生字;正确书写“世、界”等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词语。

【过程与方法】

能借助生活经验理解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本文,明白按照自身的实际情况去做,不忘初心,不迷失自我,那么一切就容易了,就简单了。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书写“界、须”等字;读好含有多个短语的长句。

【教学难点】

   每个人都能找到事情的自然规律,按照自身的实际情况去做,不忘初心,不迷失自我。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板书课题

    1.同学们,当我们年纪还小的时候,最应该是学习文化知识,你知道当世界还小的时候,他在干什么吗?对,也在学习,学习怎么面对自己的生活。

2.今天,我们来学习《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是怎么学习生活的。

(二)初读感知,扫清障碍

1.播放课文录音。(要求:边听边思考同学们提出的问题。)

2.根据读音,练习朗读课文,将课文读正确。

 3.反馈检查。

(1)检查生字的读音

课件出示注音生字:

二类生字:  jì  pì cāo mǐn zhēnɡ zhì xù  ò  

纪 譬 糙  敏  睁    秩  序 哦

一类生字:shì jiè bì xū ɡōnɡ fǎn fù jiǎn nònɡ jīnɡ 

世  界  必 须 功   反  复 简   弄   睛 

①带拼音读。相机指导区分平、翘舌音:“糙”世平舌音,“睁、秩、世”是翘舌音。

②指导读好前后鼻音“敏、反、简”是前鼻音,“功、弄、睛”是后鼻音。

③分组检查生字朗读情况。

同学们在小组内比一比,看谁读得准。

④指生在班内展示。

如果仍有出错,教师不用自己教,可请同学相互帮忙解决。

(2)词语检查

课件出示词语(带拼音):    

(一类生字)世界 必须 成功 反复 简单 弄明白 眼睛

(二类生字)年纪 譬如 粗糙 敏感 睁开 秩序             

这些词语,同学们能准确认读吗?

①自由练读。   

②组内检查读。   

③班内展示。(带拼音指生读;去拼音指生读。)

④老师打乱顺序抽查读。(重点指导生字词语的读音。)

(3)句子检查

     读好以下长句子:

①譬如说唱歌,它粗糙的声音,把这个敏感的新世界吓坏了。

②它一直无法决定,只好反反复复,一阵子这样,一阵子那样,所以看起来,有时圆,有时缺。

③雨从云里落下,滴进泥土里;人睁开眼睛,就可以看到一切有多美好……只要万物都做它最容易做的事,这世界就很有秩序了。

(4)课文朗读检查

提出要求:标出自然段,将课文读流利。

①小组内同学分段练读。(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②指名两三个小组在班内比赛朗读,其余同学认真听,评出优胜小组。

(三)总结

我们这节课认识了世界小的时候的样子,认识了很多生字新词朋友,下节课,我们接着学。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课件出示)认读词语:

世界 必须 成功 反复 简单 弄明白 眼睛

年纪 譬如 粗糙 敏感 睁开 秩序

      2.世界年纪小的时候怎么样,后来变成什么样了?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精读课文,重点突破

A.朗读感悟第1——5自然段 

    1.自由读第2自然段,要求学生按照课文内容练习说话。 

(课件出示)出示:

太阳开始学         ,学习怎么                   。

譬如说          ,它粗糙的           ,把这个敏感的          吓坏了。

    2.学习第3自然段,指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 

   (课件出示) 教师引读课文,相机指导:

   它一直无法决定,只好                ,一阵子       ,一阵子         。所以看起来,有时        ,有时缺。它学会的是不断的           。   

要连读,并适当强调,读出一切都不见了的景象。 

仿写:

         有时                 ,有时                       。

3.同桌互读课文第4自然段。

边朗读边想象画面。

 水开始学习            。它很快就学会了,因为只有一种方式,那就是:一直            ,               ,                    ……

省略号省略的是什么,想一想为什么一直强调这个词语?

(说明这是水最容易做的事,最简单的生活,就是最美好的生活。)

B.朗读第6自然段。

1.理解和体会“只要万物都做它最容易做的事,这世界就很有秩序了。”的含义。

(本来做自己最容易的事,就已经很好了,但是,世界是在慢慢变化的,总是有些东西不满足现状,要打破这些,重新安排秩序。)

2.用“只要……就”写句子。

   (三)练习说话 

1.选一个开头,接着往下讲。

(1)这世界还相当有秩序……

(这世界还相当有秩序.每天,太阳都会东升西落,上山下山,发光发热。月亮每天按照自己的想法,变化莫测,有时出现,有时不出现,有时圆,有时缺;水每天都按照自己的方式,往低处流,往低处流,往低处流…… )

(2)很久很久以前,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

(很久很久以前,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动物们每天按照自己的生活习惯,快乐地生活着,植物按照自己的本性自由地生长着,人类无忧无虑地生活着。)

    2.同桌练说,说出景物的特点和情趣。 

板书设计

                     总说,万物开始学习生活。

   当世界年纪     太阳、月亮、水和万物

   还小的时候      最自己最容易做的事       顺应自然规律,

                                            按照自己的

     实际情况。

        做自己容易做的事,世界就   

              有秩序了。

25 羿射九日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学会本课的9个生字,认识本课的10个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讲述羿射九日的神话故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上古时代人类征服自然的美好愿望。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教学重点是了解课文内容。

  2.能够讲述羿射九日的故事。

第一课时

(一)引入课题。

   1.动画片《女娲补天》片段,这是我们二年级时学过的一篇神话故事,神话故事给你什么样的感觉?你喜欢神话故事吗?

  2.今天我们就再来学习一篇神话故事[出示课题:羿射九日]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咱们先来听听这个故事,好吗?播放视频。

2.你想不想也来读读这个故事?那咱们得先来认一认本节课生字?

在刚才的读书过程中,老师发现大家的读书姿势很好,大多数小朋友已经将课文中的生字词圈画出来了,这是很好的学习习惯。

   课件出示:

jué   zhí   lèi jiān   ɡōnɡjiàn yán  hài    cǐ    xīn 

觉得  值日 人类  艰难   弓  箭  炎热 害 怕 从此  重新  

shè   rónɡ   liè  cuàn zhuānɡ jiɑ zī   mào   ténɡ 

射下  熔化 爆 裂 乱窜   庄    稼  滋养 茂盛 奔腾   

借助拼音自由去拼音读,指名读,齐读。

教师相机提示“稼”读轻声,“此、窜、滋”是平舌音,“值、射、熔、庄”是翘舌音,“艰、箭、新”是前鼻音,“弓、腾”是后鼻音。

告诉我你读懂了那个词语?你既可以解释也可以通过做动作、换词告诉我。

3. 练习朗读

   小朋友们词语读得这么好,课文能读正确流利吗?

(1)同桌合作轮读课文,读得正确流利地就给同桌竖起大拇指,不正确的让他多读几遍,我请读得用心,听得专心的同学展示。(注意读书姿势:双手捧书,眼离书本一尺)

(2)指名朗读课文。

教师提出读书要求:其他同学认真听,评议朗读情况。

(3)教师重点指导以下4个句子:

禾苗被晒枯了,土地被烤焦了,江河里的水被蒸干了,连地上的沙石好像都要被熔化了。

他翻过来九十九座高山,蹚过了九十九条大河,来到了东海边。

他登上一座大山,搭上神箭,拉开神弓,对准天上的一个太阳,嗖地就是一箭。

土地渐渐滋润起来,花草树木渐渐繁茂起来,江河奔腾欢唱,大地上重新现出了勃勃生机。

(4)再读课文,争取读准每个字的音,比一比谁的舌头最灵活!

(5)课文读正确了,能不能流利地读一读?做到“不顿读、不添字、不漏字、不换字”?学生自由读课文,读不流利的多读几遍。

4.小组合作,交流课文主要内容,填空。

(1)出示:

天上同时出现(     )太阳,(       )都快被烤焦了,(  )就准备救人们于水火之中。他一口气射掉了(    )太阳,留下(     )太阳让它造福世界。从此,太阳每天从(    )升起,从(    )落下。(     )渐渐滋润起来,(     )渐渐繁茂起来,(     )奔腾欢唱,大地(     )现出了勃勃生机。

(2)小组内交流。

(3)指名汇报,填空。

(三)书写生字,重点指导

1.小朋友们课文读得真好,那字肯定能写得更好。说说怎样才能把字写好呢?

相机指导:写字之前要仔细观察,观察字的结构;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观察每个笔画的起笔和收笔,注意关键笔画的占格。待到心中有字,才能下笔。好,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这几个字。

2.课件出示生字:

觉 值 类 艰 弓 炎 害 此 新

(1)这几个字,你已经记住了哪一个?你是怎么记住的?(师生交流)

我是这样记住这个字的(从结构、部首、形似字比较记忆,再领着同学书空。

(2)重点指导

“觉 ”注意上面是个“学”字头,下面是个“见”,千万不要写成“贝”。

师范写,并讲解书写要点:外面的框要写的挺,左边竖比右边横折勾的竖勾要短,里面的2个“人”要写的小,且要对齐。

“值”:注意右边的“直”下面不是“且”,多一横。

扩词练习:值日 值钱 值得

教师范写。

    “此”第四笔是提,第六笔是竖弯钩。

3.学生写字,注意提醒坐姿。

4. 展示、评价。

(四)巩固练习

    打开“新课堂”完成读拼音写词语。(自己完成后,同位互改,同位认为写得满意加一颗星。教师展评,鼓励学生写正确,写整洁。)

(五)布置作业

把这个故事读给家人听。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 开火车,抢树叶。(分组开火车读另一组树上的字,把它抢到自己这一组的大树上来。)

 2. 自由选择课文的一部分感情朗读,并展示给小组的同学听。

   (二)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己轻声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边读边标出自然段。

  2.刚刚老师听到同学们还有一些字词读不准,我们在一起来看看。

  [出示:扶桑---那里有一颗无比高的大树,叫做扶桑。

  神弓 神箭-------他有一张红色的神弓和十支白色的神箭。

 (三)精读课文,重点突破

  再读课文,你都读懂什么了?

  [随机教学] 指名反馈

  1.(生1:我读懂了原本只有一个太阳,但是十个太阳不听话, 所以羿才去射日的。)

  你是从哪儿读懂的?[指名读第1-3自然段段]

  其实这里介绍的就是羿射九日的原因。

  2.还读懂了什么?(生2:我读懂了羿是怎么射日的。)

  (1) 你是从哪儿读懂的?为大家读一读好么?(生读第4段)其他同学认真听一听,你能听出羿是怎样射日的么?

  (2) 你认为哪里不好读,需要老师同学帮助?

   出示(蹚过 嗖 爆裂 乱窜 噗噗)

齐读

  (3) 默读第4段把描写羿射日的句子画一画。

(4) 读一读你画的句子。

“他翻过来九十九座高山,蹚过了九十九条大河,来到了东海边。

他登上一座大山,搭上神箭,拉开神弓,对准天上的一个太阳,嗖地就是一箭。那个太阳一下子爆裂开,一团团火球到处乱窜。接着,噗噗地掉在地上。”

  (5) [出示图片]看图填空,说一说羿是怎样射日的?

  (6) 看图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7) 读到这里,你感觉羿是个怎样的人?(英雄)

  3.质疑:为什么只射了九个就不射了?

  (1) 指名读第六段

(2) 反馈:出示

“天上没有了太阳,整个世界一片黑暗。羿想,没有了太阳,就没有了光明和温暖,庄稼不能生长,人类和动物也没法活下去。于是,羿留下了最后一个太阳。”

  (3) 你感觉羿是个怎样的英雄? (聪明,关心百姓)

  4.是呀!多好的英雄呀![生齐读第六段]

  (四)讲述神话故事。

1.整体回顾课文内容。

起因经过结果
十个太阳炙烤着大地,人类的日子很艰难羿射下了九个太阳,留下了最后一个。大地上重新现

出了勃勃生机。

2.在读熟课文的基础上,参照上面的表格提示,复述课文。注意,前后连贯,语言流畅,通顺,表达清楚。  

3.小组内合作:用自己的话把这个神话故事描述出来,议会我们进行小组展示,好吗?(学生看动画练讲故事,教师巡视)

  4.小组展示。

 (五)积累提高,拓展训练

  1.你还知道哪些神话故事? 愿意讲给大家听听吗?

预设:《夸父逐日》、《嫦娥奔月》等。

2.说说你想对羿说什么。 

(1)如果你喜欢写,就拿出手中的笔,写一写。

   (2)如果你喜欢画,就拿起笔,画一画。

板书设计

              原因:十日当空,万物生灵涂炭

                      翻过  蹚过 来到       

 羿射九日     经过:  搭上 拉开  一口气      无私奉献                        

           留下一个太阳            大英雄

   结果:万物现出勃勃生机

口语交际《推荐一部动画片》

在你看过的动画片中,哪一部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推荐给同学吧!

口语交际目标

1、指导学生有礼貌地进行交流,说出自己最爱看的动画片。 

  2、通过多种形式的口语交际活动,培养学生敢于交际,乐于交际的情感。 

  3、在交际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大方.有礼貌地与别人交流,并注意培养学生倾听的好习惯。 

口语交际指导

一、课件导入,激发兴趣   

1.启发谈话,播放课件 

  每天做完作业后,你最喜欢干什么?文文和乐乐和我们一样,也特别喜欢看电视,你们知道他们爱看什么动画片吗?

(利用情境图,播放他们的对话)   

文文:乐乐,你爱看什么动画片? 

  乐乐:我爱看动画片,特别喜欢看《西游记》。你呢?   

文文:我喜欢看《熊出没》。   

2.创设情境,激发欲望 

  师:电视里的动画片可多了,你知道的动画片都有什么呢? 

  (随学生交流播放剪辑的电视节目短片,展示学生喜欢的《喜洋洋与灰太狼》、《大耳朵图图》、《大头儿子与小头爸爸》等动画片,让学生产生主动交际的欲望。) 

  师:在这么多的动画片中,你最喜欢哪个?   

3.揭题读题:推荐一部动画片   

二、出示内容,学生交际 

  过渡:电视里的动画片可丰富了,你愿意把你喜欢的动画片推荐给大家,让我们一起分享你的快乐吗? 

  1.课件情境图和活动要求:你平时都喜欢看什么动画片?同学们之间相互交流交流。   

2.同桌交流,引导学生用用“……有……有……还有……其中……”的句式说自己看过的动画片和自己喜欢的动画片。 

  3.下位找好朋友或老师交流。

  4.利用课件,示范采访 

  师:电视台的记者叔叔为了把节目办得更好,瞧!他们来采访了!(课件播放记者采访文文和乐乐的情景。) 

   5.学生扮记者,采访嘉宾,台上台下互动。 

  师:电视台的小记者也来我们教室采访了! 

  (扮记者的同学学课件中记者的样子,走到学生中间,自由采访小嘉宾,引导学生态度大方,有礼貌地和别人交谈,同时提醒听者态度认真,神情专注,给对方予鼓励。)   

小记者:请问你喜欢什么动画片?能告诉大家为什么吗?   

引导嘉宾用上因为……,所以……。的句式回答问题。   

6.颁发优秀记者和优秀嘉宾奖章。 

  三、小组讨论,合作交流 

  过渡:这么多精彩的节目,乐乐可喜欢啦! 

  1.播放课件,学生观察:你觉得乐乐这么做好吗?你想对他说什么? 

  (课件显示一个孩子从早到晚看电视,连吃饭和睡觉的时间都不愿离开电视的情景。)   

2.指名交流,发表见解。 

  3.四人小组组织讨论:小学生看什么电视节目好?每天看多长时间合适?   

4.自由选择伙伴互相交流,互相帮助。   

5.全班交流。  

  四、课堂总结,拓展延伸。   

1.展示作品,学生绘画。 

  这些动画片真好看,让我们把它们画下来和同学们一起分享吧!(电脑展示文文和乐乐的绘画作品,激发学生兴趣。) 

  2.让学生拿自己的绘画作品介绍自己喜欢的动画片。 

   3.把《推荐一部动画片》这一话题带回家与家人交流,在交流中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 

语文园地八

【教学目标】

1.认识“钩、铲、梅”等10个生字。

2.由词到句的综合运用,会用词语造句并仿写句子。

3.会用不同的偏旁组成新字。

4.积累古诗。

5.阅读《李时珍》,学习快乐读书法。

【教学重点】 

1.认识“钩、铲、梅”等10个生字。

2.由词到句的综合运用,会用词语造句并仿写句子。

3.会用不同的偏旁组成新字。

【教学难点】 

由词到句的综合运用,会用词语造句并仿写句子。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

金、木、水、火、土是五中偏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五中偏旁组成的新字。

二、认字写字。(出示课件)

gōu     chǎn      méi       shì     yuán      zhǎng

钩子     铲子      梅花     柿 子    源  头    涨潮

 jù   càn        kuǎ      fén

 火 炬   灿 烂      垮掉      坟墓

1.学生齐读词语。

2.开火车读词语。

3.去掉拼音读词语。

4.读句子,巩固认字。(出示课件)

   今天,涨潮过后,我们拿着钩子、铲子来到海边。灿烂的晚霞挂在西边,天渐渐暗下来,我们拿着火炬照着亮,用铲子去挖一个个凸起的小“坟墓”,很快,一只只大螃蟹就出现在我们的面前。

5.测试。用线将拼音和汉字连起来。(出示课件)

chǎn gōu   yuán   shì    méi    jù   

钩     铲     梅   柿    源           炬

三、字词句运用。

1.小组读这些词语,画出不认识的生字,查工具书或向别人请教。然后小组同学互读。在读的过程中,发现这些词语的规律,每两个一组,每组都是一组近义词。在读的过程中,弄懂每组词语的意思,师再要求同学们自读、开火车读。读完以后,再让同学们展示自己的句子。

力,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动力。汇报交流更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1)汇报交流

(2)(出示课件)教师提示:“突然“和“忽然“都用在没想到,出乎意料的情况下。但两者词性不同,“突然”是形容词, “忽然”是副词。

造句:我正要出去,忽然下起了一阵大雨。

      我的自行车刚才还在这儿,怎么突然不见了。

“立刻”和“马上”都是常用表示时间接近的副词。它们的意思非常接近,互换时,整句的意思不变。“马上”要比“立刻”表示的时间更短一些。

造句:听到命令,战士们立刻投入了战斗。

      你告诉我她在哪里,我马上去找她。

“一瞬间”和“一眨眼”都表示时间很短的意思。“一瞬间”经常用作书面语,而“一眨眼”经常用作口语。

造句:刚才他还在这儿呢,怎么一眨眼的功夫就不见人影了?

      事情的发生就在一瞬间。

“逐渐”和“渐渐”都能表示缓慢地变化。“逐渐”还能表示阶段性的变化(一步一步)。

造句:他逐渐从噩梦中清醒过来。

      太阳渐渐升高了,天热了起来。

“慢慢”和“徐徐”都指进行的速度慢。“慢慢”有时不一定有状态的变化,“徐徐”强调动态的变化,是一个逐渐变化的过程。

造句:老师慢慢向他走来。

      气球徐徐上升,越飞越高,直到看不到踪迹。

“慢吞吞”和“慢悠悠”都有缓慢的意思,都指动作非常慢。“慢吞吞”常指动作慢,“慢悠悠”有时还指悠闲的样子。

造句:他走路慢吞吞的,真让人着急。

      他慢悠悠地走在林间小路上,欣赏着沿途的风景。

2.根据提示,先阅读句子,然后想象一下画面:最后一个太阳害怕的样子是怎样的,躲进大海时又是怎样的。小组同学讨论一下,然后互相表演一下“害怕极了”和“慌慌张张”。

每个小组选出一位表演的好的同学向大家进行表演,然后评选出表演最精彩的一组。

示例:李明杰害怕极了,慌慌张张地跑进了教室。

四、我的发现。

1.请同学们认真观察每一组字,你就会发现:每组字的偏旁都相同,都和同一件事物有关。(出示课件)

神  祖   礼   福都有“礻”,带这个偏旁的字一般与神(包括对神的崇拜活动和心理)有关

冰、冷、冻、凉都有“冫” ,带有这个偏旁的字都与“温度”有关。

补、袜、衫、被都有“衤”,带有这个偏旁的字都与“衣服”有关。

海、流、洒、滴都有“氵”,带这个偏旁的字都与“水”有关。

认识了这些字以后,同学们还可以用这些偏旁写出一些别的字和同学交流,看谁写得多。(出示课件)

示例:礻:祁  祠    祝

      冫:决   冯  冲

     衤:初  衬   裤

    氵:湖   江   池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识字、用词语造句、还知道了偏旁的意思,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练习巩固。

第二课时

一、情境导入。

今天,我们首先学习一首诗,诗的名字是《昼夜书所见》。(出示课件)

昼夜书所见

(清)查慎行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1.借助拼音读古诗。

2.简介作者。(出示课件)

查慎行:清代诗人,其族叔查继佐为清初案庄廷鑨明史案首告者之一,当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赐号烟波钓徒,晚年居于初白庵,所以又称查初白。浙江海宁袁花人。著有《他山诗钞》。

(3)说说诗句的意思。(出示课件)

夜黑了,见不到一点月光渔船上孤零零的灯光好像微弱的萤火虫的光芒,微风吹起了细细的波浪,由于水波动荡,映在水面上的灯光好像化成了许多闪耀的星星

(4)学生读读背背。

(5)测试学生背诵情况。

二、阅读《李时珍》

同学们,当你得病吃药治好了病的时候,你知道吗?许多药方是记载在《本草纲目》这本巨蓍上。这本书是谁写的?他用多长时间写成的?他是一个怎样的人?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李时珍》这篇文章。

1.默读第1自然段,思考:李时珍为什么立下了行医的志愿?(出示课件)

小议理解:世代行医   救死扶伤

自由读,议: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

(李时珍立下行医的志愿。)

2.指名读第三自然段,思考:李时珍为什么要写一部完整的药物书?(出示课件)

讨论(读句子,抓重点词语,谈体会的方法)

点拨:李时珍发现了药物书的缺点,他想,病人吃错药,那多危险啊,于是决定重新编写一部完善的药物书。

从“他想,病人吃错了药,那多危险啊!”你看出了什么?这段主要讲了什么?(出示课件)

(李时珍是一个非常负责的人。)

这段主要讲了李时珍决心重新编写药物书。

3.指名读第四自然段,思考,李时珍是怎样收集材料的?从这些句子中,体现了李时珍怎样的品质?(出示课件)

他不怕山高路远,不怕严寒酷暑。饿了吃些干粮,天黑了就在山上过夜。(体现了他不怕环境艰难,不怕气候恶劣,勇于吃苦的精神。)

他还冒着生命危险尝药材,判断药性和药效。(体现他不顾个人安危,勇于实践的精神。)

口头填空,并说说这些数字说明了什么?(出示课件)

李时珍走了(     )里路,拜访了(     )个医生、农民、渔民和猎人,向他们学到了许多书上没有的知识。

(说明他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学到了知识,积累了经验,为写书做了充分的准备。)

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说说这段的主要内容。(出示课件)

(为写书,李时珍做了大量的工作。)

4.阅读最后一段,说说“二十七年”这个数字说明了什么?(出示课件)

(说明编写时间长,字数多,内容丰富,包含的药物多,比较完善。)

齐读,说说主要内容。

(李时珍终于写出了《本草纲目》。)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李时珍的伟大的精神。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积累了古诗《昼夜书所见》这首诗,还认识了一位名人李时珍。我们不仅学到了知识,还感受到了李时珍优秀的品质,希望我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多多积累,不断地充实自己。

文档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 教案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八单元)23祖先的摇篮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认识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认读生字组成的词语。 2.继续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过程与方法】1.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开展小组讨论,理解、感悟课文。2.运用已有的识字方法识字。【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识字、写字,正确。2.流利地朗读古诗懂得“祖先的摇篮”的含义。【教学难点】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增强环保意识。第一课时(一)激情导入1.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