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城际铁路是国家重点工程,是十一五期间国家快速轨道交通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的一条重要快速通道,也是环渤海地区城际轨道交通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配套工程……其重要性可见一斑。
时速350公里,采用德国博格板无碴轨道。不管是速度还是轨道技术含量都是超前的。超前就意味着高标准,高要求。为了使无碴轨道能达到博格公司要求的高精准度,为了在运营时真正地满足超前的时速,占全线88%的桥梁的施工无疑就成为了重点中的重点。
2006年7月,我有幸来到了京津城际3#梁场,正式加入到京津城际的建设。3#梁场为凉水河特大桥352#墩到667#台提供预制箱梁,主要工程项目有32m简支箱梁276片,24m简支箱梁29片,20m简支箱梁1片。
如果把梁体比作人体,那么钢筋相当于骨骼,混凝土相当于肌体。二者的和谐统一才能生产出高品质的桥梁。在施工中,混凝土的质量控制至关重要,而且牵连的环节很多。从原材料的进场到混凝土的养护都值得特别注意。国家新开展的九条客运专线,京津城际在地域上是最靠北的,既涉及到炎热的夏季施工又涉及到严酷的冬季施工,作为监理,与混凝土有关的各个环节都值得特别关注。
一、原材料。
箱梁施工采用C50高性能混凝土,理论配合比为:
原材料 | 水泥 | 中砂 | 碎石 | 水 | 外加剂 | 粉煤灰 | 矿渣粉 |
配合比 | 1 | 2.36 | 3.69 | 0.51 | 0.016 | 0.16 | 0.44 |
掺量 (Kg/m3) | 300 | 708 | 1108 | 154 | 4.8 | 48 | 132 |
粗骨料应选用级配合理、粒形良好、质地均匀坚固、线胀系数小的洁净碎石。3#梁场使用的碎石粒径为10~25mm和5~10mm两种,二者按9:1比例混合。压碎指标要求不大于10%,含泥量要求不大于0.5%,泥块含量要求不大于0.25%,如果石粉含量或含泥量过大,则必须经过水洗合格后才可使用。
中砂细度模数要求在2.6~3.0之间,含泥量要求不大于2%,泥块含量不大于0.5%。一经发现细骨料的三个重要指标不符合要求,立即责令退场,不允许使用。
水泥应采用品质稳定、强度等级不低于42.5级的低碱硅酸盐或低碱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熟料中C3A含量不应大于8%,在强腐蚀环境下不应大于5%,3#梁场采用强度为P.O42.5级的北京太行前景水泥厂生产的低碱普通硅酸盐散装水泥。
其它原材料也要严格按验标要求进行检验。原材料试验监理见证20%或平行检验10%。要把检验合格的和待检的原材料分仓储存,并且标明报告编号及数量等,严禁混淆待检和已检原材料。
冬季施工环境下,所有原材料要进行保温处理。粗细骨料进保温棚,保证无冻结,温度在0℃以上。一片32m箱梁需用砂子242t,碎石379t,保温棚内至少要储备2片32m梁所用的骨料。胶凝材料及外加剂储存罐外包棉布保温。拌合用水要加热处理,保证混凝土入模温度大于5℃。3#梁场采取的措施是把高温水蒸汽通入拌合用水中,使水温提高,保证水温在60℃左右。
二、搅拌。
搅拌混凝土前,试验人员应严格测定粗细骨料的含水率,准确测定因天气变化而引起的骨料含水量变化,以便及时调整施工配合比。监理人员要按照要求的频次见证试验。一般情况下,含水量每班抽测两次,雨雪天应随时抽测,并按测定结果及时调整混凝土施工配合比。
得到开盘通知后,应首先检查砂石的质量情况,核实所使用的原材料与配料通知单是否相符合,数量是否足够生产一片梁。混凝土配料必须按配料通知单进行,配料通知单要经过试验人员、技术人员及监理签字确认。搅拌站操作人员必须进行培训才能上岗,搅拌和浇筑过程中要有专门试验人员值班。
混凝土采用电子计量系统计量原材料,保证粗细骨料的称量准确到2%,水、胶凝材料及外加剂的称量准确到1%。采用双窝轴式强制搅拌机拌合混凝土。
炎热的夏季搅拌混凝土,骨料要采用砂石料棚内遮阳的骨料,采用低温井水搅拌,以降低拌合物温度,尽可能在傍晚或晚上搅拌混凝土,以保证混凝土入模温度不大于30℃。投料时宜先向搅拌机投入细骨料、水泥、及矿物掺合料,搅拌均匀后,再加入所需用水量及外加剂,待砂浆充分搅拌后,再投入粗骨料,并继续搅拌至均匀为止,每盘搅拌时间控制在120~180s。
冬季施工环境下,搅拌混凝土前6小时左右开始向储水桶中通蒸汽加热,将水温加热到60℃左右(但不宜高于80℃)开始搅拌混凝土。为避免胶凝材料直接与热水相接触发生假凝现象,应先把粗细骨料和热水搅拌,待水温有所冷却后,再加入胶凝材料。搅拌时间控制在180~240s。
外加剂采用溶液加入,为充分发挥减水剂的作用,在拌合时其溶液宜用后添法,加入外加剂后,混凝土拌合料在搅拌机中持续搅拌时间不得少于30s。混凝土拌合料出机后严禁再行加水。
三、浇筑。
待钢筋和模板验收合格,准备工作到位后,开始搅拌混凝土进行浇筑。现场技术人员全程指导,现场监理全程旁站。第一盘混凝土,试验人员要测定其拌合物性能,监理见证试验。
拌合物
性能 | 坍落度 | 扩展度 | 入模温度 | 含气量 | 水胶比 | 压力泌水率 |
指标 | 180±20mm | 450mm左右 | 5℃~ 30℃ | 2%~4% | 不宜大于0.35 | 0%~3% |
布料采用两台回转半径为24m的布料机,分别设在梁跨的1/4、3/4位置。开始布料后,两台布料机同时从梁跨中向两端交叉对称呈Z形连续、分层下料,待浇至梁端后,暂停泵机,将下料口用塑料袋套住,调转至另一侧,同样从跨中向两端呈Z形下料。第一层厚度以灌满腹板内倒角并掏出底板50cm为宜,第二层以上每层厚度约30cm,相邻两层混凝土在跨中接茬处应错开3~4m。
混凝土布料要均匀,注意与振捣相配合。振捣采用插入式高频振捣棒,一般情况下,浇筑32m梁时,梁面12根,内箱8根。振捣要快插慢拔,垂直点振,不能平拖,每次插入上一层5~10cm,点振30cm一个间隔,每个点位一般振捣30s左右,不能漏振、过振,以混凝土表面不下沉,不冒大气泡,表面泛浆为好。梁端四角钢筋较密集,混凝土不易下落,因此要加强振捣,使混凝土充分密实,以内倒角有混凝土溢出为宜,尤其是支座板处因为是集中受力点,更要加强振捣。
梁面与箱内施工人员要相互配合,协调作业,避免箱内施工人员将上面已经振捣好的混凝土掏成空洞,更要使混凝土充满模板、钢筋的每一个角落。当底板倒角处混凝土向上翻浆过多时,可用压浆板将混凝土压住,在达到腹板一半以上时通过顶板下灰孔补浆,底板浇筑完后要及时摸面收光。
混凝土振捣过程中要加强检查模板支撑的稳定性和接缝的密合情况,以防漏浆。梁面混凝土浇筑到设计标高后,用提浆机及时赶压、抹平,保证横向2%坡度和纵向的平整度。收浆抹平执行两次,在抹面时严禁洒水,以防表面产生裂纹。
32m箱梁理论方量为342.34m3,24m箱梁理论方量为266.29m3。32m箱梁浇筑时间不宜超过6h,最长不能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冬天施工为了提高浇筑的环境温度,用篷布把模板整体包裹起来,在外模和篷布间燃起煤炉。
浇筑过程中,试验人员要在浇筑现场制作混凝土试件,监理人员见证试验。抗压试件每件体积为150×150×150mm,每三件为一组。浇筑一片梁制作抗压试件不少于22组,其中28d标养试件12组(底、腹、顶板各4组);随梁同条件养护试件10组,分别为预张拉试件1组(从顶板取)、脱模试件1组(从顶板取)、初张拉试件3组(底、腹、顶板各1组)、终张拉试件3组(底、腹、顶板各1组)、600℃试件2组。弹模试件每件体积为150×150×300mm,每六件为一组。每浇筑一片梁应制作弹模试件6组,分别为终张拉同条件养护弹模试件3组(底、腹、顶板各1组)、标准养护28d弹模试件3组(底、腹、顶板各1组)。
四、养护。
当梁体混凝土浇筑完毕,应该尽量减少暴露时间,并用塑料薄膜紧密覆盖防止水分蒸发。混凝土初凝后桥面应用土工布或麻袋覆盖,但不得污染桥面。
当室外温度超过35℃,应实行夏季施工方案。夏天气温高,水分易蒸发,应在梁面及内箱洒水养护。洒水的次数以保持梁面及内箱湿润为度。梁体养护用水要与搅拌混凝土用水相同,从完成浇筑开始计时,养护不能小于14天。在对梁体进行洒水养护的同时,应对随梁同条件养护的混凝土试件进行洒水养护,使试件与梁体混凝土强度同步增长。
日平均气温低于+5℃或最低气温低于-3℃时,实行冬季施工方案,采用蒸汽养护。混凝土蒸汽养护分静停、升温、恒温、降温四个阶段。静停期间应保持棚温不低于5℃,浇筑完4h后开始升温,升温速度不得大于10℃/h;恒温时蒸汽温度不宜超过45℃,梁体芯部混凝土温度不宜超过60℃,最大不得超过65℃;降温速度亦不应大于10℃/h。蒸养期间试验人员定时测定环境、梁体表层及梁体芯部温度,并形成测温记录。蒸养期间及撤除保温设施时,梁体芯部与表层、表层与环境温差不宜超过15℃。当梁体强度达到拆模要求的30Mp时,就可以停止蒸汽养护,拆除模板,并立即进入自然养护,时间不少于7d。
当环境相对湿度小于60%时,自然养护不应少于28d;相对湿度在60%以上时,自然养护不应少于14d。当环境温度低于5℃时,禁止对混凝土洒水。外模或内模移开梁体后,都应立即对混凝土表面涂刷养护剂。
五、封锚。
梁体还有一个重要的混凝土环节,就是封锚。封锚对保护梁体预应力体系起重要作用。当梁体终张拉、压浆结束后,就要进行封锚作业。凿除密封罩包裹下的压浆料,并对锚穴四周进行凿毛处理,涂刷界面剂。对钢绞线、锚具及锚垫板涂刷防水层,安装钢筋网片,立模板。待防水涂料硬结后,开始混凝土施工。 封锚混凝土应采用无收缩混凝土强度不低于50Mp,理论配合比为:
原材料 | 水泥 | 中砂 | 碎石 | 水 | 外加剂 | 膨胀剂 | 矿渣粉 |
配合比 | 1 | 2.548 | 4.529 | 0.5 | 0.018 | 0.274 | 0.544 |
掺量 (Kg/m3) | 259 | 660 | 1173 | 146 | 4.71 | 71 | 141 |
历时13个半月的时间,截至2007年5月16日,306孔箱梁顺利浇筑完成。施工期间,铁道部刘志军、卢春房副多次到3#梁场指导工作,给予了施工人员亲切的关怀。在施工工程中,全体施工人员、技术人员以及我们现场监理都付出了自己的辛苦劳动。
辛苦毕竟是一时的,当最后一片梁浇筑完成后,我站在高高的龙门吊机上,俯视着梁场,思潮涌现。当3#梁场生产的箱梁都稳稳的“坐”在京津城际铁路上时,当350km/h的高速列车从头上呼啸而过时,当2008年北京奥运会召开时,当几十年后我们的子孙再次来到这里……我们每位参建者的心中是否会涌起点什么?我想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