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的
为规范公司变更管理职责、内容和要求,对人员、管理、工艺、技术、设施等永久性或暂时性的变化进行有计划的控制,消除和减少由于变更而引起的潜在事故隐患。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内项目建设和生产经营活动的变更管理。
3职责
3.1 总经理
负责公司机构、管理人员、管理制度变更的审批。
3.2 生产主管副总经理
负责现有生产工艺、技术文件、生产设备设施和安全设施、公用工程及其新、改、扩建项目变更的审批。
3.3设备技术部
负责管理范围的现有生产设备设施及其新、改、扩建项目的变更管理。
3.4 生产管理部
1)负责本制度归口管理,组织、协调变更管理工作中相关单位、人员工作。
2)负责工艺、技术以及,原料、介质,操作条件,工艺参数等的变更管理。负责现有生产设施,原料,介质,操作条件,工艺参数等的变更管理。
3.5安全科
负责安全管理制度,安全设施以及消防设施、防护器材等的变更管理。
3.6采购部门
负责承包商和供应商变更的管理。
3.7公司办公室
负责劳动人事和劳资变更管理。
3.8各单位对本单位需要变更的内容提出申请,经主管部门审核,报公司主管领导经批准后组织实施,并记录。
4管理内容
4.1变更管理定义
变更管理是指对人员、管理、工艺、技术、设施等永久性或暂时性的变化进行有计划的控制,以避免或减轻对安全生产的影响。变更管理失控,往往会引发事故。
4.2变更管理的内容
4.2.1工艺、技术的变更,主要包括:
1)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引起的技术变更;
2)原料介质变更;
3)工艺流程及操作条件的重大变更;
4)工艺设备的改进和变更;
5)操作规程的变更;
6)工艺参数的变更;
7)公用工程的水、电、气、风的变更等。
4.2.2设备设施的变更,主要包括:
1)设备设施的更新改造;
2)安全设施的变更;
3)更换与原设备不同的设备或配件;
4)设备材料代用变更;
5)临时的电气设备等。
4.2.3管理的变更,主要包括:
1)法律法规和标准的变更;
2)人员的变更;
3)管理机构的较大变更;
4)管理职责的变更;
5)安全标准化的变更等。
4.3变更程序
4.3.1变更申请:
1)需实施变更时由变更申请人(单位)应说明申请变更理由。
2)提出变更的依据的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
3)组织对变更过程及变更所产生的风险进行分析,辨识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和危害程度,提出控制措施,包括技术的、管理的、预防性的和过程监控的安全措施和安全设施。
4)填写《变更申请表》报主管部门备案审查。
5)变更申请及变更工作应指定专人负责管理。
4.3.2变更审批:
1)主管部门负责对《变更申请表》的审核,作出是否进行变更的意见。
2)必要时应组织有关人员对变更原因充分性,变更与相关法规、标准和要求的符合性,变更风险评价和安全控制措施的可靠性、可行性进行分析,作出是否进行变更的意见。
3)经审查同意变更的《变更申请表》报公司主管领导审批。
4.3.3变更实施:
1)变更申请批准后,由各相关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
2)任何临时性的变更都不得超过原批准的范围和期限。
3)未经审查和批准的变更不得实施。
4)跟踪、监督管理变更过程,对变更过程产生的风险进行评价并采取控制措施,避免事故发生,确保变更过程和人员安全。
4.3.4变更验收:
1)变更实施结束后,变更主管部门应对变更实施情况进行验收,形成报告及时将变更结果通知相关部门和有关人员。
2)必要时,应对经验收后的变更项目进行跟踪管理,以验证变更的可行性和效果。
3)认真收集整理变更及变更过程形成的批准文件、图件、验收报告等资料,妥善保管。
4)对完成的变更项目应明确管理部门、岗位和人员的职责,编制、修订相关的管理制度、岗位操作规程,建立管理档案台帐。
5)各职能部门应随时注意外部环境的变更,如法律、法规、标准、引起的变更。
6)建立健全变更管理项目档案和管理台帐
5相关文件及记录
5.1变更申请表
5.2变更验收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