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虽说不是“书香书第”,却有缕缕书香弥漫,这可从我全家人喜欢读书看出来。说起我家的书香,还是我父母传留下来的哩。
我父亲别无嗜(shì)好,就喜欢看书,《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以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古今中外名著,曾使他每每(táo zuì)___________于其中。可是后来父母的手中却换成了本本“苦书”,——这,说来就话长了。
我母亲生我二弟后一病不起,常年躺在床上,生活不能自理,父亲独自挑起了持家的重担。起先请医生为母亲治病,后来家(景、境)日趋贫困,再也没钱请医生了。我们为此忧心忡忡。这时我现父亲床头的《三国演义》、《水浒传》等书不见了,有的是一本本中医和中草药书,这些就是“苦书”吧。
持家劳累之余,父亲就研读这些书,可谓是“苦”不释手。父亲还(专、钻)研一本《中国针灸大纲》,边看边实践:替我母亲望诊搭脉,开方(煎、剪)药,又作针灸治疗。后来连我们兄弟姐妹也知道在足三里穴位针灸能起到有病治病,无病防病的良好效果。奇迹终于(jiàng lín)____________了,卧床数年的母亲[竟然、突然、忽然]下床了!
母亲慷慨地叮咛我们要秉承父亲的精神。为了给母亲作针灸治疗,父亲常常在晚上先在自己身上的穴位进行试针,感觉针刺麻醉的程度和针尖刺透的深度,然后再替我母亲针灸治疗……母亲的病治好了,他享受到(ɡǔ xī)___ ____之年,而操劳一生、挚爱妻子儿女的父亲却在65岁离开了我们!
父亲留给我们的很多很多,其中就有不绝如缕的书香。
1.根据文中拼音,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词语。
2.在文中( )里选择正确的字,用“√”标出。
3.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1)别无嗜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忧心忡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选择文中[ ]里恰当的词语。这个词表示_________的意思,也表现了全家人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
5.读“母亲感慨地叮咛我们要秉承父亲的精神”一句话,填空:“秉承”指________“父亲的精神”指________________。
6.读“持家劳累之余,父亲就研读这些书,可谓是“‘苦’不释手”。为什么“苦”字加引号?这个词意思是什么?
(二)伞的故事
小时候,我们村里没有学校,我们要跑到八里外的镇上去上学。路途远,最怕遇上雨天,没准走到半路就会下起大雨来,就会被浇成个“落汤鸡”。那时候,我多么想有一把伞呀!
有一回,放学的路上,我又淋了雨,回到家就病倒了,浑身烧得滚烫滚烫的。妈妈摸着我的头眼圈红了,那时候我小,不懂事,不能体谅妈妈的难处,竟对妈妈说 妈 咱能买把伞吗 有伞就不会被雨淋了 妈妈沉思了一会儿 买 咱买一把伞 妈妈一字一句地说着 听了妈妈的话,我半信半疑,家里那儿有钱给我买伞呀?可是今天妈妈的话是那样的坚决,我知道妈妈的脾气,对孩子,她从来都是说一句是一句的。
这天晚上,妈妈早早地上了织布机,脚一蹬,手一搬,“哐里哐当”,满屋里便都是机声了。这一夜,我枕着机声入梦了。一早醒来,机声还在响。啊,妈妈怎么织了一夜的布?我想着,悄悄地走到妈妈跟前,“妈,您一夜没睡?”妈妈用熬红的眼睛看着我,笑了笑。我的眼泪夺眶而出:“妈,您别再熬夜了,我不要伞了!”“傻孩子,伞咱还是要买的。妈多熬几夜就有了……”
终于有一天,妈妈从集市上卖布回来,一脸喜气。见了我,她立即打开了印花包袱,笑着说:“看,你要的伞!”啊,伞!我喜出望外,从妈妈手里接过来伞。这是一把崭新的用黄油布制成的八脚大伞。我快活地拿起伞,撑开,合上,再撑开,再合上,举起来,拧动伞柄,让它在空中旋转。“妈!”我一抬头,忽的,我看见了妈妈那带笑的黄油布似的脸。我心里一酸,“妈!”泪水就从眼里涌了出来……
从此,这把伞伴随我,上初中,升高中,读大学,一直到参加工作。渐渐地,这把黄油布伞落伍了,我却舍不得扔掉它。我带着它仿佛母亲就在我的身边,使我忘不了母亲,忘不了母亲对我的那份深深的爱。
1.a. 联系上下文理解“喜出望外”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近义词:坚决( )
反义词:快活( )
2.给短文的第二自然段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3.用“----- ”画出一处描写“我”心理活动的句子,体会一下我此时的心情。
4.请写出第三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5.“渐渐地这吧黄油伞落伍了,我却舍不得扔掉它。”“我”为啥舍不得扔掉它?
6.“妈!”我一抬头,忽的,我看见了妈妈那带笑的黄油布似的脸。我心里一酸,“妈!”
泪水就从眼里涌了出来……
请想象一下“……”省略的内容,当时会是怎样的情景,用三四句话描述出来。
标点练习1:
1、我们小学生要做到 上课时 积极动脑 动笔 下课时 积极参加有益的活动
2、她带走了落叶 纸屑 尘土和果皮 留下了清新的空气与洁净的大地 啊 这不是王阿姨吗 她是我原来的邻居
3、往前没走多远 就听到小丽叫 快来呀 姐夫 我跑到跟前 扒开草丛一看 是个不大的水泡子 水面上波光粼粼 仔细一看 挨挨挤挤地都是鱼 我不禁叫起来 啊 这么多鱼 连忙脱掉鞋袜 跳进膝盖深的水里逮起来
4、为什么瓜秧开了花不结瓜 是水浇得不够 是肥施得不够足 还是土壤根本不行 一位雷达兵在生产队当过副队长 他找到了答案 瓜秧开了花要受粉
5、有喜有忧 有笑有泪 有花有果 有香有色 既须劳动 又长见识 这就是养花的乐趣
6、在我国分布最广的家燕 又名玄鸟 拙燕 越燕 它体态轻捷伶俐 飞行快如流星 常结群横飞田野 在水面掠过 追捕蚊 蝇等害虫 燕群所过之处 蚊蝇为之一扫
7、黄山被人们称为 天下第一奇山 奇松 怪石 云海 温泉为黄山四绝
8、山是靜的 海是动的 山是壮观的 海是活泼的
9、敌人来了 我们就到地道里去 敌人走了 我们就出来照样种田过日子
10、六一 前夕 我订了 中国少年报 故事大王 少年文艺 等许多书
标点符号的用法
名 称 | 符号 | 用 法 | 占格情况 | 举 例 |
句 号 | 。 | 表示一句话说完之后的停顿。 | 紧挨着文字,放在文字 的右边偏下,并占一个字格。 |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 |
逗 号 | , | 表示一句话中间的停顿。 | 紧挨着文字,放在文字 的右边偏下,并占一个字格。 | 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
顿 号 | 、 | ①表示句子中并列的词或词组间的停顿。 ②表示次序之后的停顿。 | 紧挨着文字,放在文字 的右边偏下,并占一个字格。 | 葡萄一大串一大串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第一、……第一、……第三、…… |
分 号 | ; | 表示一句话中并列的分句之间的停顿。 | 紧挨着文字,放在文字 的右边偏下,并占一个字格。 | 白天,他攀山越岭,勘测线路;晚上,他就在油灯下绘图,计算。 |
冒 号 | : | 用来提示下文。 | 紧挨着文字,放在文字 的右边偏下,并占一个字格。 | 标号主要有下面四种:引号、书名号、省略号、破折号。 |
问 号 | ? | 表示一个问句完了之后的停顿。 | 紧挨着文字,放在文字 的右边偏下,并占一个字格。 | 谁有办法把这头大象称一称? |
感叹号 | ! | 表示赞美、愤怒、惊奇等感情的话完了之后的停顿。 | 紧挨着文字,放在文字 的右边偏下,并占一个字格。 | 老人们含着泪说:“雨来是个好孩子!死得可惜!” |
引号 | “” | 1引用说话或文章中一段文字。 ②表示特指的词语或反语、讽刺。 | 文字前后,并占一个字格。标号的前半边,可以出现在一行的开 头,不能放在一行的末尾;后半边,可以出现在一行的末尾,不能放在一行的开头 | 白求恩大夫说:“我是来工作的,不是来休息的。” 战士们决心砸烂敌人的“乌龟壳”。 |
括号 | ( ) [ ] | 括号表示文中注释的部分,一般不需要读出来。 括号和破折号都有解释说明的作用,但二者的用法是不同的。当解释说明性的词语比较重要,是正文的一部分,对文章有较大影响,必须读出时,就用破折号;否则,就用括号。 | 标号的前半边,可以出现在一行的开 头,不能放在一行的末尾;后半边,可以出现在一行的末尾,不能放在一行的开头 | ①中国猿人(全名为“中国猿人北京种”,简称“北京人”)在我国的 发现,是对古代人类学的一个重大贡献。 |
书名号 | 《 》 | 表示书籍、文章、报刊、影片等名称。 | 文字前后,并占一个字格。标号的前半边,可以出现在一行的开 头,不能放在一行的末尾;后半边,可以出现在一行的末尾,不能放在一行的开头 | 我家今年订了《浙江日报》、《参考消息》、《中国儿童报》等五种报纸。 |
省略号 | …… | ①表示说话未完或余意未尽。 ②表示声音断续。 ③表示重复词语或列举的省略。 | 字格中部,占两个字格。它们可以出现在一行的开头,也可以出现在 一行的末尾,但不能拆散使用,即不能出现前行末尾占一格,后行开头占一格的情况。 | 我跺着脚大喊:“咳!这么冷,小心你的脚……” “你们……将来……”他的声音越来越小。 古老的钟声嘶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 |
破折号 | —— | ①表示解释部分或说明部分。 ②表示意思的转折。 ③表示声音的延续。 | 字格中部,占两个字格。它们可以出现在一行的开头,也可以出现在 一行的末尾,但不能拆散使用,即不能出现前行末尾占一格,后行开头占一格的情况。 | 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 训练动物是很有意思的——猴子的动作多么像人啊! 大家就随着女老师的手指,齐声地念起来:“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
间隔号 | · | 又叫音界号或分读号,主要用在略写的月份和日期,书名和篇名,诗体名(词牌名)和题目,某些 民族的人名内各部分间,以及其它需要隔开的词语的正中间。 | 放在被间隔或连接的字词中间,书写时占一个字格,处于格中部。连接号在连接 汉语拼音时占半个字的位置, | ①“一二·九” ②《沁园春·雪》 ③《七律·长征》 ④《列子·汤问》 |
连接号 | - | 连接号的作用是把意义密切相关的事连接成一个整体。连接号还有另外一种形式,即一个浪线(~),一般用来连接相关的数字,表示数目的起止。 | 放在被间隔或连接的字词中间,书写时占一个字格,处于格中部。连接号在连接 汉语拼音时占半个字的位置, | ②韩愈(786-824) ③“济南-青岛”豪华列车。 ④人类的发展可以分为古猿-猿人-古人-新人四个阶段。 ⑤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2片,一日2~3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