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习目标】1.理解和掌握定语后置、状语后置句式类型及其用法,通过相关练习加以巩固和提高。
二、定语后置
现代文中宾语一般处于谓语之后用来回答是“谁”或是“什么”的;而在古代汉语中,却往往出现宾语放置在动词谓语之前的情况,这种现象就叫宾语前置。
1.请根据表格中给出的定语后置的形式,找出两句或以上课内文言例句
定语后置的形式 | 例句 |
定语放在中心词后,用“者”作为标志词 |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赤壁赋》)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刻舟求剑》) |
定语放在中心词后,中间用“之”作为标志词 |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僧之富者不能至(《为学》) |
定语放在中心词后,数量词或数词作定语 | 马之千里者(《马说》) 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陈涉世家》) |
(1)用“者”的后置 格式:中心词十定语十者 (2)用“之”使定语后置 格式:中心语+之+定语
(3)数量词或数词作定语 格式:中心语十数量定语
3.学以致用:下列各句中没有定语后置现象的一句是( B )
A.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B.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C.村中少年好事者。 D.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三、状语后置
在现代汉语中,介词结构经常放在谓语或主语之前,作句中或句前状语;而在文言文中,这种介词却经常放在谓语动词后面作补语。翻译时,习惯上把它当作状语,所以这种语法现象称为状语后置或介词结构后置。
1.请根据表格中给出的状语后置的形式,找出两句或以上课内文言例句
状语后置的形式 | 例句 |
用“于” (“乎”,相当“于”)字构成介词结构 | 月出于东山之上(《赤壁赋》)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师说》) |
用“以”字构成介词结构 | 私见张良,具告以事(《鸿门宴》)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寡人之于国也》) 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谏太宗十思疏》) |
(1)用“于” “乎”字构成介词结构 格式:动/形十于(乎,相当“于”)十宾
(2)用“以”字构成介词结构 格式:动十以十宾
3.学以致用:下列句子中没有状语后置现象的一句是( C )
A.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B.风乎舞雩。
C.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 D.请其矢,盛以锦囊。
四、巩固链接
阅读下文,找出文中的状语后置句和宾语前置句,并将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师旷琴撞晋平公
晋平公与群臣饮。饮酣,乃喟然叹日:“莫乐为人君!惟其言而莫之违。”师旷侍坐于前,援琴撞之。公披衽(衣襟)而避,琴坏于壁。公曰:“太师谁撞?”师旷曰:“今者有小人言于侧者,故撞之。”公日:“寡人也。”师旷曰:“哑!是非君人者之言也。”左右请除之。公日:“释之,以为寡人戒。”
1、写出短文中的介词结构后置句。
答案:(1)师旷侍坐于前,援琴撞之。译文:师旷正在旁边陪坐,(听了这话)便拿起琴朝他撞去。
(2)公披衽而避,琴坏于壁。译文:晋平公连忙收起衣襟躲让。 琴在墙壁上撞坏了。
(3)今者有小人言于侧者,故撞之。译文:“刚才有个小人在旁边胡说八道,
2、写出短文的两个宾语前置句。
答案:(1)、莫乐为人君!惟其言而莫之违。译文:没有比做君主更快乐的事了!只有他的话没有人敢违抗。
(2)、公曰:“太师谁撞?”译文:晋平公说:“太师, 您撞谁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