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Web2.0技术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30 08:44:26
文档

Web2.0技术

Web2.0技术计算机学院030612班陈东旭03061174第一次接触到web2.0这个词的时候,是那样的陌生与茫然,不知道它到底是一种什么的样技术,通过网络查找才发现,原来web2.0技术早已经融入了我们网络生活的各个角落,博客,微博,sns交友,p2p,IM即时通讯,原来这些我们每天上网最常浏览和适用的网站和软件,就是web2.0技术的代表。这不禁让我对于web2.0技术有了更加浓厚的兴趣,希望通过我借助网络资源我查找的简单的web2.0技术的资料能为您描述一个我眼中的当代互联网的骨干技
推荐度:
导读Web2.0技术计算机学院030612班陈东旭03061174第一次接触到web2.0这个词的时候,是那样的陌生与茫然,不知道它到底是一种什么的样技术,通过网络查找才发现,原来web2.0技术早已经融入了我们网络生活的各个角落,博客,微博,sns交友,p2p,IM即时通讯,原来这些我们每天上网最常浏览和适用的网站和软件,就是web2.0技术的代表。这不禁让我对于web2.0技术有了更加浓厚的兴趣,希望通过我借助网络资源我查找的简单的web2.0技术的资料能为您描述一个我眼中的当代互联网的骨干技
Web2.0技术

计算机学院030612班

陈东旭03061174

第一次接触到web2.0这个词的时候,是那样的陌生与茫然,不知道它到底是一种什么的样技术,通过网络查找才发现,原来web2.0技术早已经融入了我们网络生活的各个角落,博客,微博,sns交友,p2p,IM即时通讯,原来这些我们每天上网最常浏览和适用的网站和软件,就是web2.0技术的代表。这不禁让我对于web2.0技术有了更加浓厚的兴趣,希望通过我借助网络资源我查找的简单的web2.0技术的资料能为您描述一个我眼中的当代互联网的骨干技术,web2.0技术。

首先我们来说一下什么是web2.0技术。 一般来说Web2.0 是相对Web1.0 的新的一类互联网应用的统称。Web1.0 的主要特点在于用户通过浏览器获取信息。Web2.0 则更注重用户的交互作用,用户既是网站内容的浏览者,也是网站内容的制造者。所谓网站内容的制造者是说互联网上的每一个用户不再仅仅是互联网的读者,同时也成为互联网的作者;不再仅仅是在互联网上冲浪,同时也成为波浪制造者;在模式上由单纯的“读”向“写”以及“共同建设”发展;由被动地接收互联息向主动创造互联息发展,从而更加人性化,有更强的人机交互行和可视化功能的新一代互联网技术。

通过以下的例子应该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了解这个虽没有明确定义但一直在我们左右的技术:Blog——博客/网志 ,RSS——站点摘要,WIKI——百科全书,网摘:“网摘”又名“网页书签”,SNS——社会网络,P2P——对等联网, IM——即时通讯。

那么web2.0是否有一些典型特征,这些特征又是什么呢?

1、多人参与:Web1.0里,互联网内容是由少数编辑人员(或站长)定制的,比如搜狐;而在Web2.0里,每个人都是内容的供稿者。Web2.0的内容更多元化:标签tag、多媒体、在线协作等等。在Web2.0信息获取渠道里,RSS订阅扮演者一个很重要的作用。我也一直推荐阅读者以订阅的方式阅读可能吧的文章。

2、人是灵魂:在互联网的新时代,信息是由每个人贡献出来的。各个人共同组成互联息源。Web2.0的灵魂是人。

3、可读可写互联网:在Web1.0里,互联网是“阅读式互联网”,而Web2.0是“可写可读互联网”。虽然每个人都参与信息供稿,但在大范围里看,贡献大部分内容的是小部分的人。

4、Web2.0的元素:Web2.0包含了我们经常使用到的服务,例如博客、播客、维基、P2P下载、社区、分享服务等等。

5、个人看法:Web2.0实际上是对Web1.0的信息源进行扩展,使其多样化和个性化。博客是Web2.0里十分重要的元素,因为它打破了门户网站的信息垄断,在未来里,博客的地位将更为重要。

大家都知道,web技术最早用于通过浏览器获取信息,也就是我们所说的web1.0,很显然单纯的获取信息已经远远无法满足日益剧增的广大互联网用户的需要,所以web2.0的应运而生似乎是理所当然的事情,那么相对于web1.0,web2.0技术究竟有哪些区别与突破呢?

Web1.0到Web2.0的转变,具体的说,从模式上是单纯的“读”向“写”、“共同建设”发展;从基本构成单元上,是由“网页”向“发表/记录的信息”发展;从工具上,是由互联网浏览器向各类浏览器、rss阅读器等内容发展;运行机制上,由“ClientServer”向“WebServices”转变;作者由程序员等专业人士向全部普通用户发展;应用上由初级的“滑稽”的应用向全面大量应用发展。整体来说,web2.0相对于1.0来说,更多面向个人,面向交互。Web2.0阶段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开放,和Web初期的开放有很大不同,有以下几种突出的表现:

内容方面:

-内容的创作共用授权。它的广谱和可选择性,让它具有了足够的生命力。CC先是在网志圈中广泛采用,后来许多商业公司也纷纷采用CC方式(比如BBC);先是文本世界采用,后来逐渐推广到了多媒体世界,比如音频、视频、Flash动画等等。一场自由的文化(freeculture)运动在各个方面悄然铺开。 

-内容来源方面的开放。和早期的Web阶段相比,由于使用相关设备的成本降低,利用相关技术的门槛减低,人们可以自由生产并发布各种内容,比如文本信息,比如语音记录,比如视频录制等。信息的生产和传播不再仅仅是商业资本或者技术精英的。在Web的新阶段,原来在商业、技术与大众之间的信息生产和传播的落差被削平。消除信息垄断和去中心化已经成为可能。不仅如此,信息的生产和消费的模式也发生了变化,从原来的生产/消费的对立,变成了参与式的信息集市。 

Web主体方面:

商业网站也渐渐采取了开放的、参与的模式。除了内容上的CC授权出现之外。原来并不外露的内容,也随着blog、podcasting等的兴盛而对外开放。一些网站还在技术层面开放,比如开放源代码,比如开放APIs(编程接口),让自己成为一个平台,让用户可以参与衍生产品的创造,用户本身也是产品的生产者。不仅是内容、技术层面,在鼓励用户的参与上,也有相应的开放出现,比如一些新闻网站的RSS源的输出、引用通告(trackback)功能的采纳、blogthis便利的提供,无一不是让用户参与到内容生产、传播的各个环节。

个人信息层面的开放。有开放,才有交流,才有社会行为和形态产生。个人内容的开放是与一类Web2.0服务的兴起有关。它涵盖了内容(文本、声音、影像、视频)、关系、行为等等。

通过查阅资料和不断的了解,从我个人的角度看来,Web2.0是一种用来研究现象、发现规律的东西。它更多的是一种观念,而不是单纯的某种技术,当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应用采取与用户互动的方式,越来越多的内容是由用户产生,越来越多的用户参与到互联网创造的过程中的时候,其实它代表了一种新的思潮。在这种思潮之下,一些新的技术开始出现,一些古老技术重新焕发了生机。随便你怎么表述这样一种现象,但现象本身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不管是叫它Web2.0,还是社会化互联网。而web2.0技术,说起来就是将互联网变得更加立体,更接近于社会,将单纯的01数字世界转换成为丰富多彩的网络社会的技术,是连接互联网每个用户的纽带。

文档

Web2.0技术

Web2.0技术计算机学院030612班陈东旭03061174第一次接触到web2.0这个词的时候,是那样的陌生与茫然,不知道它到底是一种什么的样技术,通过网络查找才发现,原来web2.0技术早已经融入了我们网络生活的各个角落,博客,微博,sns交友,p2p,IM即时通讯,原来这些我们每天上网最常浏览和适用的网站和软件,就是web2.0技术的代表。这不禁让我对于web2.0技术有了更加浓厚的兴趣,希望通过我借助网络资源我查找的简单的web2.0技术的资料能为您描述一个我眼中的当代互联网的骨干技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