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辽宁】关于2010年度省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30 08:47:48
文档

【辽宁】关于2010年度省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

关于2010年度省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2011年09月05日07:44:32来源:辽宁日报——2011年7月26日在省十一届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上辽宁省审计厅王悦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我受托,向省常委会报告2010年度省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情况,请予审议。在今年的预算执行审计中,省审计厅紧紧围绕、省的中心工作,以促进完善和制度、维护经济安全、保障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为目标,重点开展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按照、
推荐度:
导读关于2010年度省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2011年09月05日07:44:32来源:辽宁日报——2011年7月26日在省十一届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上辽宁省审计厅王悦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我受托,向省常委会报告2010年度省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情况,请予审议。在今年的预算执行审计中,省审计厅紧紧围绕、省的中心工作,以促进完善和制度、维护经济安全、保障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为目标,重点开展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按照、
关于2010年度省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

2011年09月05日 07:44:32  来源:辽宁日报

 

    ——2011年7月26日在省十一届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上

辽宁省审计厅 王 悦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我受托,向省常委会报告2010年度省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情况,请予审议。

    在今年的预算执行审计中,省审计厅紧紧围绕、省的中心工作,以促进完善和制度、维护经济安全、保障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为目标,重点开展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按照、审计署和省的要求,全面开展了地方性债务审计。二是对省直30个部门开展了公务用车、接待等支出及结余资金专题审计调查。三是继续加强了对民生、投资、生态环境、救灾资金和灾后重建项目等重点专项资金和项目以及地方金融机构的审计。

    2010年,省及各部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宏观经济环境的调整变化中抓住机遇,积极推动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努力克服财政收支矛盾,有效保障了、省确定的各项重点支出。全省一般预算收入2004.8亿元,加上财政补助等收入,总收入合计3634亿元;一般预算支出3195.8亿元,加上上解财政等支出,总支出合计3627.7亿元,实现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省本级一般预算收入51.9亿元,加上财政补助、市财政上解等收入,总收入合计1676.9亿元;一般预算支出492.7亿元,加上上解财政、省对市县财政各项补助等支出,总支出合计1676.9亿元,实现收支平衡,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较好。

    一是通过调整省市财政管理,理顺了省以下间收入分配关系。逐步建立均衡性转移支付逐年增长机制和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进一步深化财政预算改革,提高财政管理精细化水平,为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提供可靠的财力保障,增强了基本公共服务能力。

    二是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省财政积极筹措资金,逐步提高社会保障标准和困难群体救助水平,使群众医疗、教育、住房等基本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

    三是充分运用财政,加大公共投资,推进三大区域发展战略。重点支持全省重大基础设施和重点产业项目建设、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建设。

    四是进一步加大“三农”投入,支持现代农业发展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以区域特色产业为主体的县域工业产业集群发展,不断壮大县域经济。

    省财政在年初预算之外追加安排支出34.4亿元,主要用于落实国家出台的惠民和对口支援,保证、省增加安排的促进经济增长、改善民生支出。追加资金来源于当年超收财力和对2007年以前结转项目清理后置换财力以及上级增加的转移支付补助,在预算执行中通过追加和资金预拨方式办理。按照预算法的规定,省财政厅已将相关情况向省、省作了专报。

    多年来,省非常重视省常委会每年对审计工作报告的审议意见,认真抓好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工作,并注重举一反三,着眼于制度建设,从源头上研究治本措施,完善日常监督机制,严重违规违纪问题逐渐减少。此次审计发现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通过深化改革和加强管理逐步加以解决。

一、省直部门预算执行专题审计调查情况

    对省直30个部门2010年度公务用车、接待等支出和结余资金专题审计调查结果表明,部门综合预算等财政支出改革制度措施的实施,规范了省直部门的财政财务收支,但一些部门在控制一般性支出和结余资金管理方面还缺乏刚性约束。审计调查发现的主要问题:

    (一)公务用车运行费支出超预算比较普遍。有26个部门交通费支出超预算,其中有14个部门超支幅度在100%以上,最高的达529%。超支部分主要用项目资金弥补。超支的主要原因是车辆超编和管理控制不严格。26个部门中有23个部门实有车辆超过编制323台,其中有16个部门借用车辆172台。

    (二)部分部门公务用车管理不到位。除车辆超编和借用车辆外,还有3个部门存在账外车辆118台。有3个部门未制定车辆管理制度,有11个部门未严格实行单车核算,有12个部门未严格实行车辆定点维修,有11个部门未严格实行定点加油,有6个部门未严格实行定点保险。

    (三)部分部门公务接待支出管理不严格。一是有19个部门招待费支出呈增长趋势,其中有12个部门增幅在50%以上。二是有22个部门在项目资金中列支招待费1476万元,占其招待费支出总额的69.8%。三是有13个部门未制定公务接待制度,有16个部门未严格实行定点接待。

    (四)结余资金较多。截至2010年末,30个部门结余资金26.6亿元,其中当年结余19亿元,占当年支出预算的40%。有12个部门通过虚列支出、以拨列支、表外核算等方式,少计结余8377万元。结余形成的主要原因是预算指标下达晚等因素。

    此外,省审计厅还对近5年来未审计的20个省直单位进行了审计调查。调查结果表明,这些单位基本遵守会计法规和会计制度。发现的问题主要有扩大项目支出范围、未实行采购、未经批准处置国有资产、固定资产未入账等。

二、全省地方性债务审计情况

    在审计署统一部署下,今年2月下旬至5月上旬,全省审计机关与审计署沈阳特派办共同对我省省、市、县(区)三级性债务进行了审计。经审计认定,截至2010年末,我省性债务余额3921.6亿元(不含大连市),主要投向市政建设、交通运输和土地收储,其中: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 2676.9亿元,占68.3%;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998亿元,占25.4%;其他相关债务246.7亿元,占6.3%。省本级债务余额1101亿元,主要投向高速公路建设和高等教育,其中: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 209.4亿元,占全省此类债务余额的7.8%;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769.3亿元,占77%;其他相关债务122.3亿元,占49.6%。

    审计结果表明,性债务资金在提高公共服务能力、改善民生,特别是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促进老工业基地振兴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各级高度重视性债务管理,在健全机构、完善制度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

    (一)部分市、县(区)的性债务存在一定的风险。一是部分市、县(区)债务率较高,偿债压力较大。有5个市本级和4个县(区)负有偿还责任债务率高于100%,6个市本级和10个县(区)负有偿还责任债务的偿债率高于20%。二是11个市本级、34个县(区)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2108.9亿元中,有1138.9亿元是承诺以土地出让收入为偿债来源,占54%。三是融资平台公司资产变现能力偏低、盈利状况较差。截至2010年末,我省184家融资平台公司中,有83家资产总额中包含市政基础设施等不能变现的资产 9.5亿元,占33.6%;175家有债务的融资平台公司中,120家经营业绩为亏损或持平。有156家融资平台公司2010年收入不足以偿还当年到期债务本息。

(二)性债务管理不够规范。一是偿债准备金制度未执行到位。省本级、7个市本级和79个县(区)未设立内债偿债准备金,9个市本级和87个县(区)未设立外债偿债准备金。二是59家融资平台公司存在注册资本不实等问题,涉及违规资金440.8亿元。三是一些单位违规取得、使用债务资金。其中:通过重复立项套取贷款、利用其他单位贷款等方式取得债务资金24.5亿元;未按规定用途使用贷款175.5亿元,擅自改变债券资金用途3.3亿元。

三、重点专项资金和建设项目审计情况

    (一)对8个县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审计调查情况

    我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于2009年底在8个县启动试点,8个县行动迅速,措施得力,成效明显。截至2010年底,8个县实际参保146.5万人,参保率78.7%。审计调查发现的主要问题:

    一是有3个县有不符合参保条件的345人参保,其中259人已领取养老金3.6万元。二是有3个县管理工作不到位,参保人员参保信息不准确、手续不齐全、档案资料不完整。还有个别市、县财政补贴不到位1238万元。

    (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审计调查情况

    此次共审计调查了91个县(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基金的筹集、管理和使用情况,并抽审了182个乡镇卫生院。新农合制度的建立缓解了农民群众治病就医困难。2010年91个县(区)参加新农合1763万人,参合率达到91.8%。审计调查发现的主要问题:

    一是有26个县(区)的2.26万人(次)重复参加新农合,各级财政多补贴226万元;有41个县(区)的11.6万人(次)既参合又参加城镇医保,各级财政多补贴1191万元。二是有6个县(区)未给符合条件的15.26万贫困人口缴纳参合费用457万元,部分地区没有实施新农合报销后的后续医疗救助。三是乡镇卫生院药品价格偏高,有78所乡镇卫生院销量前100种药品的平均加价率高于15%,其中36所在50%以上,最高的达185%。四是有5个县(区)挤占挪用新农合基金1390.9万元用于医疗机构实行药品零差价补贴、医改基金和支付工资等。有3个县用新农合基金补偿交通事故医疗费用203万元。有3个乡镇卫生院和5户家庭编造虚假就医信息,骗取新农合基金35.9万元,已移送纪检或司法机关处理。

    (三)退耕还林专项资金审计调查情况

    多年来,我省执行退耕还林措施得力,成效明显,已完成国家下达我省的退耕还林计划任务1584万亩,投资56.5亿元;实施后续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项目191万亩,投资1.9亿元。此次共对29个县退耕还林工程建设资金和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资金的分配、管理、使用及相关执行情况进行了审计调查,发现的主要问题:

    有10个县将尚未承包到户的耕地以个人名义兑现钱粮补助1725万元,由村集体和单位留用;有8个县挤占、挪用退耕还林工程资金4万元;有4个县未安排配套资金721万元;有12个县林木成活率或保存率低、复耕现象严重;有24个县未按期完成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项目。

    (四)对8个市投资廉租住房审计调查情况

    至2010年末,鞍山等8个市新增廉租住房5.49万套,发放租赁补贴2.8万户。廉租住房保障工作,改善了城市低收入家庭居住条件。审计调查发现的主要问题:

    一是有5个县未开展廉租住房保障工作。二是由于建设资金存在缺口、征地动迁困难、规划调整等原因,有7个项目未按计划开工,10个项目未按期完成。三是有4个市1512套廉租住房实物配租不及时,未及时发挥廉租住房保障功能。四是8个市廉租住房保障对象的覆盖面尚未完全达到国家规定的范围,有2个市尚未建立保障对象基础档案。个别市还存在混淆廉租住房与棚户区改造之间的界限和廉租住房配建不规范的问题。

    (五)本辽、铁朝高速公路项目建设管理和征地动迁补偿资金审计情况

    审计结果表明,省交通厅认真执行基本建设管理制度,建设资金使用和管理比较规范;省国土厅和高速公路沿线较好地完成了征地动迁补偿、安置和协调服务工作。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

    一是由于实际结算与招标文件不一致、多计工程量、变更单价不合理等原因,多计工程价款4834万元。二是主材价差调整管理粗放,影响了工程造价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增加了调差行为的随意性。三是虚报地类和面积,多获取征地补偿金332万元。四是截留、挪用征地动迁补偿金928万元。此次在征地动迁审计中还发现案件线索10件,主要涉及贱有林地使用权、隐瞒国有林地补偿款造成国有资产流失,骗取补偿资金,私设“小金库”等问题。已移送纪检监察机关4件,移送司法机关6件,涉及资金209万元。经司法机关立案侦查,现已有4名责任人被批捕、刑拘或取保候审。

    (六)安县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及玉树、舟曲救灾资金跟踪审计情况

    我省支援安县项目共102个,援建资金38.5亿元。至2010年4月末已完成项目88个,后续项目14个。在前8次跟踪审计基础上,此次重点审计了14个后续项目的资金和项目管理情况。 14个项目主要投向工业、农业、旅游等产业,进一步促进了安县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审计发现的部分后续项目建设手续不齐全、扶贫发展基金项目进展缓慢、项目竣工决算不及时等问题,安县正在积极组织整改。

    2010年,我省共募集玉树地震救灾捐款1.1亿元,募集舟曲地质灾害救灾捐款198.6万元。审计结果表明,救灾资金募集、管理及使用的手续健全完备,募集资金实行了专户专账核算,管理较规范,审计未发现违法违规问题。

    此外,省审计厅还对哈大铁路客运专线(辽宁段)征地动迁补偿资金和7个县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进行了审计调查。

    审计调查结果表明,辽宁哈大公司和铁路沿线非常重视征地动迁补偿工作,不断完善征地动迁项目资金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了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工作。发现的主要问题是铁岭市有关单位挪用征地补偿资金2702万元,用于城际铁路项目贷款利息等支出。审计后,挪用的资金已归还原渠道。

    7个县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促进了移民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对审计调查提出的项目完工后管护不到位、项目没有达到预期效益、个别乡镇私存移民专项资金等问题,有关县已经进行了认真整改。

四、全省城市商业银行资产质量审计调查情况

    对全省13个市(不含大连市)城市商业银行(以下简称“城商行”)资产质量审计调查结果表明,各城商行以“服务地方经济,服务城市居民,服务中小企业”的市场定位,实现了快速发展。审计调查发现的主要问题:

    (一)已剥离的部分不良资产没有真正化解。有7个市城商行用地方无偿划拨的土地抵销账面不良资产52.7亿元,但这些土地多数是不易变现的公益性资产;有2个市城商行以应收款挂账形式冲抵不良贷款14.7亿元。

    (二)正常贷款中隐含不良贷款180亿元。一是应划归不良贷款的 “借新还旧”类贷款166亿元,此类贷款在我省城商行普遍存在。二是一些不良贷款被人为划归正常类贷款13.8亿元。

    (三)有2个市担保中心超出自身能力,为城商行关联类及其他单位担保贷款53.6亿元。

    省对上述审计结果高度重视,陈政高和各位副多次对审计报告作出批示,责成有关部门和市对审计查出的问题逐一认真整改,特别是要进一步完善、机制和制度,从源头上解决问题。常委、常务副许卫国还多次召开专题会议,部署整改工作。目前,部分问题已经整改,其他问题的整改工作也在进行中,省将在年底前向省常委会专题报告整改情况。

五、审计意见

    (一)进一步健全依法科学理财机制。逐步完善基本支出预算定员定额标准体系,细化项目支出预算编制,增强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执行的规范性,促进部门预算公开、公平、公正;坚持厉行节约,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硬化预算约束,健全资金运行管理机制,加快预算执行进度,不断提高预算执行的经济性、均衡性和时效性。

    (二)加强性债务管理。规范性债务举借程序,科学合理制定举债规划,控制债务规模。对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统筹制定偿债计划,建立健全偿债准备金制度,防范债务风险。继续做好融资平台公司的清理规范工作,规范融资平台运作机制和投融资行为。完善债务监管体系,提高债务资金使用绩效。

    (三)加大财政专项资金监管力度,提高重点公益性项目建设管理水平。将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财政支出管理的重点,加强部门间的协调配合,完善相关管理制度措施,堵塞漏洞,严肃查处虚报冒领、挤占挪用等违法违规问题,确保各项惠民落到实处。进一步规范基本建设项目管理,坚持跟踪问效机制,在项目建设招投标和征地动迁工作中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度,确保资金使用的安全有效。

    (四)建立促进城市商业银行健康发展的良性机制。各级要为城市商业银行持续稳健经营和市场化运作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采取有效措施化解不良贷款。城市商业银行要加大不良贷款的清收力度,加强信贷管理,完善风险管控机制,确保信贷资产安全。     

文档

【辽宁】关于2010年度省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

关于2010年度省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2011年09月05日07:44:32来源:辽宁日报——2011年7月26日在省十一届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上辽宁省审计厅王悦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我受托,向省常委会报告2010年度省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情况,请予审议。在今年的预算执行审计中,省审计厅紧紧围绕、省的中心工作,以促进完善和制度、维护经济安全、保障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为目标,重点开展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按照、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