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总建筑面积:47765㎡
结构形式:框架
建筑高度:28.2m,标准层层高3.90m
层数:地上7层。局部8层加地下一层
建筑施工现场地质情况:拟建场地比较平坦,相对标高99.08~99.28米。最大高差为0.2米,在地貌上场地属于宣化柳川河冲洪积崩地段。
建设单位:宣化一中;施工单位:古城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二处一部;监理单位:诚华监理;勘察、设计单位:张家口建筑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二、编制依据: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9-2002;
《建筑结构静力计算手册》(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本工程施工图纸、本省有关文件等。
三、施工组织:
(一)组织领导机构及职责:
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是企事业生存与发展的前提条件,是达到无重大伤亡事故的必须保障,也是我项目部创建“文明工地”的根本要求,为此项目部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安全防护领导小组,其机构组成人员编制及责任分工如下:
组长:项目经理负责协调工作。
副组长:项目副经理现场指挥、协调
工程现场施工总指挥
技术现场施工部部署
组员:技术员方案编制交底
安全员负责具体安全管理工作
架子工班长负责具体实施并保证安全。
(二)人员要求:
项目经理、安全员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书复印件;
现场架子工特种作业人员岗位证复印件。
四、脚手架设计
(一)脚手架采用双排脚手加要,采用钢管类型为Φ48×3.5,作业层脚手板冲压钢脚手板。同时施工2层,脚手板共铺设7层,施工均布荷载为3KN/㎡, 风压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9—2001)》,50年一遇取值,钢材的强度设计值F=205N/mm2,弹性模量E=2.06×105,惯性矩I=12.19×104.,主体结构时期为防护架体,不搭设脚手板,装修时期均按本规定执行。
(二)脚手架搭设高度为局部30m,多数为26m,立杆采用立管,脚手架底面标高高于自然地坪50mm,立杆基础外侧设置排水挡墙。脚手架地基与基础的施工,因建筑四周1.7m范围内均为3:7灰土回填,地基能承受1.55kg/cm2的压力,故基础能承受上部结构荷载。脚手架搭设尺寸为:立杆的横距为1.05m,立杆的纵距1.2m,立杆的步距1.5m。
(三)立杆接头除顶层顶部升,其余各层各步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立杆与大横杆采用直角扣件连接。接头交错布置,两个相邻立柱接头避免出现在同步同跨内,并且在高度方向至少错开50cm;各接头中心距主节点的距离不大于步距的1/3.立杆在顶部搭接时,搭接长度不小于1米,必须等间距用3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边缘至搭接纵向水平杆的距离不小于100mm。
(四)大横杆置于小横杆之下,立柱的内侧,用直角扣件与立柱扣紧,采用至少6m且同一步大横杆四周要交圈。大横杆采用对接扣件连接,其接头交错布置,不在同步同跨内,相邻接头水平距离不小于50cm,各接头距立柱距距离不大于纵距的1/3(本工程不大于50mm),大横杆在同一步架内纵向水平高差不超过全长的30cm,局部高差不超过5cm。
(五)操作层每一立杆与天大横杆相交处(主节点)都必须设置一根小横杆,并采用直角扣件扣紧在大横杆上,该杆轴线偏高主节点不大于15cm。小横杆间距与立杆纵距相同,且根据作业层脚手板搭设的需求设置小横杆,最大间距不超过75cm。小横杆伸出外排大横杆边缘距离不小10cm,伸出里排大横杆距离结构外边缘15cm。上下层小横杆在立杆处错开布置,同层的相邻小横杆在立杆处相向布置。
(六)纵向扫地杆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离底座上皮20cm的立柱上,横向扫地杆则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柱上。
(七)本工程双排落地脚手架采用剪刀撑连续设置的方式,随立柱、纵横向水平杆同步搭设,用通长剪刀撑沿架高连续布置,全部采用单杆通长剪刀撑。
剪刀撑6步4跨设置,斜杆与地面的夹角在450~600之间(本工程全部在500左右)。斜杆相交点处于同一条直线上,并沿架高连续布置,剪刀撑的一根斜杆扣在立杆上,另一根扣在小横杆伸出的端头上,两端分别用旋转扣件固定,在其中间增加2—4个扣节点。所有固定点距主节点距离不大于15cm.
为保证剪刀撑的顺直,同时考虑剪刀撑的安全作用,剪刀撑采用对接扣件连接(保证钢管和对接扣件的质量,保证必要日常检查)。
(八)在作业层下部加设一道水平兜网,随作业层上升,同时作业层不超过两层。首层满一层脚手板,以上每隔6层也需要满铺一层脚手板,并设置安全网及防护栏杆。
脚手板设置在三根横向水平杆上,并在两端8cm处用直径14号镀锌铅丝箍绕2-3圈固定。
脚手板应平铺、满铺、铺稳,接缝处设两根小横杆,各杆距离接缝的距离均不大于15cm。靠墙一侧的脚手板距离结构墙的距离不大于15cm。拐角处两个方向的脚手板重叠放置,避免出现撑头及空档现象。
五、设计计算
(一)大横杆的计算:
1、均布荷载值计算:
大横杆的自重标准值P1=0.038KN/m
脚手板的荷载标准值P2=0.3×1.05/3=0.105KN/m
活荷载的计算值Q=3×1.05/3=0.05/3=1.05KN/m
静荷载的计算值:q1=1.2×(0.038+0.105)=0.177KN/m
活荷载的计算值:q2=1.4×1.05=1.47KN/m
2、强度计算:
跨中最大弯矩为M1=0.232KN/m
支座最大弯距 M2=-0.272KN.m
我们选择支座弯矩和跨中弯距的最大值进行强度验算:
Q=53.543N/mm2
大横杆的计算强度小于205.0N/mm2,满足要求。
3、挠度计算:
Vmax=(0.677×0.43+0.99×1.05)×12004/(100×206000×121900)=0.939mm大横杆的最大挠度小于8.00和10mm,满足要求。
(二)小横杆计算:
1、荷载值计算:
大横杆自重标准值P1=0.038×1.2=0.046KN
脚手板的荷载标准值P2=0.3×1.05×1.2/3=0.126KN
活荷载标准值Q=3×1.05×1.2/3=1.26KN
2、强度计算:
Mqmax=ql2/8
=1.2×0.038×1.050/8=0.006KN
集中荷载最大弯矩:Mpmax=pl/3=1.97×1.050/3=0.696KN.m
最大弯矩M=Mqmax+Mpmax=0.696KN.m
最大应力计算值Q=137.013N/mm2=M/W
小横杆的最大应力计算值Q=137.03N/mm2小于小横杆的挠强度设计值205.00N/mm2,满足要求。
3、挠度计算:
最大挠度考虑为小横杆自重均布荷载与大横杆传递荷载的设计值,是不利分配的的挠度。
小横杆自重均布荷载引起的最大挠度Vqmax=5ql4/384EL
Vqmax=5×0.038×10504/(384×206000×121900)=2.343mm=0.024mm
大横杆传递荷载P=P1+P2+Q=0.046+0.126+1.26=1.432KN
集中荷载标准值最不利分配引起的最大挠度:Vpmax=pl(3l2-4l2/q)/72El
=1432×1050×(3×10502-4×10502/q)/(72×206000×121900)=2..343mm
最大挠度和V=Vqmax+Vpmax=0.024+2.343=2.367mm
小横杆的最大挠度和2.280mm小于小横杆的最大允许挠度1050.000/150=7.00与10mm,满足要求。
(三)扣件抗滑力的计算:
直角、旋转单扣件承载力取值为8.00KN。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连接时,扣件的抗滑承载力按照下式计算:R≦Rc
其中:Rc-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取6.40KN;
R-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的竖向作用力设计值;
大横杆的自重标准值:P1=0.038×1.2×2/2=0.0456KN
小横杆的自重标准值:P3=0.15×1.05×1.2/2=0.095KN
活荷载标准值:Q=3×1.05×1.2/2=1.KN
荷载的设计值:R=1.2×(0.0456+0.040+0.095)+1.4×1.=3.3552KN;
R﹤8KN,单扣件抗滑承载力的设计计算满足要求。
(四)脚手架立杆荷载标准值:
1、脚手架自重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Nglk=0.1291×30=3.873KN
2、构配件自重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脚手板的自重标准值:
0.3×3×1.2×(1.05+0.3-0.15)/2=0.8KN
栏杆与挡脚板自重标准值:0.110×3×1.2/2=0.198KN
吊挂的安全设施荷载:包括安全网,标准值为:0.005
0.005×1.2×30=0.18KN
经计算得到,构配件自重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
NGZK=0.8+0.198+0.18=1.026KN
3、活荷载:
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总和,内外立杆按一纵距内施工荷载总和的1/2取值,经计算得:
活荷载标准值:NQ=3×2(同时有2层施工)×1.05×1.2/2=3.78KN
4、风荷载标准值应按以下公式计算:WK=0.7US·UZ·W0 其中:W0——基本风压,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的规定,宣化地区,查表得W0=0.55。
UZ——风荷载高度变化系数,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的规定,宣化地区,UZ=1.02
US——风荷载体系:US=1.134(见“荷载取值注意事项”)
经计算得:见荷载标准值WK=0.7×1.00 ×1.134×0.55=0.437KN/m2
五、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1、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轴向压力设计值计算:
N=1.2(NG1K+NG2K)+0.85×1.4NQ=1.2×(3.873+1.026)+0.85×
1.4×3.78=10.27KN
MW=0.85×1.4Wklah2/10=0.85×1.4×0.427×1.2×1.5×1.5/10=0.1404KN·m
其中:WK——风荷载基本风压值(KN/m2)
Ia——立杆的纵距(m)
h——立杆的步距(m)
3、考虑风荷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N/¢A+Mw/W≦[f]
N——计算立杆段的轴心力设计值,N=10270N;
¢——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根据长细比λ=132,查表取值:0.386
λ—长细比,λ=l0/i=2079/15.8=132 I0=K1uh=1.155×1.5×1.2=2.079=2079mm; i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i=15.8mm,K计算长度附加系数,取1.155,μ计算长度系数,查表确定,μ=1.50。
A——立杆净截面面积,A=4mm2
W——立杆净截面模量(抵抗矩),W=5080mm3
Mw——计算立杆段由风荷载设计值产生的弯矩,Mw=140400N•mm
F——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f=205.00N/mm2
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10990/(0.386 ×4)+140400/5080=85.86﹤f=205
立杆的稳定性满足要求。
(六)最大搭设高度计算:
不考虑风荷载时,采用单立管的敞开式、全封闭式和半封闭的脚手架可搭设高度按照下式计算:HS=φAf-(1.2NG2K+1.4ΣNQK)/1.2gk
其中:NG2K——构配件自重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NG2K=1.026KN
NQK——活荷载标准值,NQK=3.78KN
gk——每米立杆承受的结构自重标准值,gk=0.1291KN/m
经计算得:Hs=[0.386×4×10-6×205×103-(1.2×1.026+1.4×3.78)]/1.2×0.1291=(38.6946-6.5232)/0.15492=207M
考虑风荷载时,采用单立管的敞开式,全封闭和半封闭的脚手架可搭设高度按照下式计算:HS=φAf-[1.2NG2K+0.85×(NQK+φA•MWK/W)]/1.2gk
其中:NG2K——构配件自重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NG2K=1.026KN
NQK——活荷载标准值,NQK=3.78KN
gk——每米立杆承受的结构自重标准值,gk=0.1291KN/m
MWK=MW/(1.4×0.85)=0.1404/(1.4×0.85)=0.1179KN•m
经计算得:Hs={0.386×4×10-6×205×103-[1.2×1.026+0.85×1.4×(3.78+0.386×4×10-6×0.1179/5080×10-9)]}/1.2×0.129
={38.6946-[2.226+1.19×(3.78+5.9055)]}/0.15492=161m
取最小值,考虑风荷载时,按照稳定性计算的搭设高度Hs=161
脚手架 搭设Hs等于或大于26米,按照下式调整且不超过50米。
[H]=Hs/1+0.001Hs
所以,脚手架搭设高度限值[H]为50米。
(七)连墙件的计算:
连墙件的强度稳定性和连墙接强度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J8)《钢结构设计规范》(GBJ17)、《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10)等的规定计算。
连墙件的轴向力计算值应按下式计算:
NI=NIW+NO 式中NI——连墙件轴向力计算值;
NIW——风荷载产生的连件轴向力设计值(KN),应按下式计算:
NIW=1.4×WK×AW=1.4×0.437×3.6=2.2025
Wk——风荷基本风压值,Wk=0.62KN/m2
Aw——每个连墙件的覆盖面积内脚手架外侧的迎风面积,Aw=1.2×3=3.6 m2;
N0——连墙件约束脚手架平面外变形所产生的轴向力,N0=5(双排取5),经计算得:NIW=2.2025,连墙件轴向力计算值N1= NIW+N0=202025+5=7.2025
连墙件轴向力设计值Nf=ФA[f]
其中Ф=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由长细比I/i=500/15.8=31.65,查表得Ф=0.912;A=4mm2;[f]=205.00N/ mm2;经计算得:Nf=91.42KN
Nf﹥NI,连墙件稳定性满足要求。
连墙件采用扣件与墙体连接时NI=7.2025KN,小于单扣件的抗滑力8.0KN,扣件抗滑强度满足要求。
六、脚手架搭设质量要求和管理:
(一)材料准备
对架管、扣件、安全网按规定进行验收
1、搭设脚手架全部采用Φ48mm,壁厚3.5mm的钢管,其质量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规定。
2、脚手架钢管的尺寸,横向水平杆最大长度2.2m,其它杆最大长度为6m,每根钢管的最大质量不小于25kg。
3、钢管表面平直光滑,无裂缝、结疤、分层、错位、硬弯、毛刺、压痕和深的划痕。
4、钢管上严禁打孔,钢管在使用前先涂刷防锈漆。
5、扣件材质必须符合《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规定。
6、新扣件具有生产许可证,法定检测单位的测试报告和产品质量合格证书。对扣件质量有怀疑时,按现行国家规定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规定抽样检测,对不合格吕禁止使用。
7、旧扣件使用前,先进行质量检查,有裂缝、变形的严禁使用,出现滑丝的螺栓进行更换处理。
8、新旧扣件均进行防锈处理。
9、密目网必须符合GB16909—1997标准要求。
(二)基础验收,立直定位放线;
按施工设计放线、铺垫板、设置底座或标定立杆位置。根据构造要求在建筑物四角用尺量出内、外立杆离墙距离,并做好标记;用钢卷尺拉直,分出立杆位置,并用小竹片点出立杆标记;垫板、底座应准确地放在定位线上,垫板必须铺放平整,不得悬空。
脚手架地基与基础的施工,根据现场施工的条件,可以利用外围回填的三七灰土(地基能0.8kg/cm2的压力)后再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脚手架底面标高小于自然地平50mm。
(三)搭设进度控制:
配合施工进度一次搭设高度不应超过相邻连墙件以上两步。
施工顺序:立杆定位→摆放扫地杆→竖立杆并与扫地杆扣紧→装扫地小横杆,并与立杆和扫地杆扣紧→装第一步大横杆并与各立杆扣紧→安第一步小横杆→安第二步大横杆→安第二步小横杆→加设临时斜撑杆,上端与第二步大横杆扣紧(装设与柱连接杆后拆除) →安第三、四步大横杆和小横杆→安装二层与柱拉杆→接立杆→加设剪刀撑→铺设脚手板、绑扎防护及挡脚板、立挂安全网。
(四)脚手架构配件、搭设质量及扣件拧紧程度验收:
构配件允许偏差详见《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2002版)表8.1.5,脚手架搭设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详见《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装技术规范》(JGJ130—2001,2002版)表8.2.4,扣件拧紧抽样检查数目及质量判定标准详见《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2002版)表8.2.5。
(五)质量保证注意事项:
1、脚手架必须经过安全员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作业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系好安全带。
2、在以下情况下脚手架应进行验收和日常检查,检查合格后,方允许使用或继续使用:
(1)搭设完毕后;(2)连续使用达6个月;(3)在受到暴雨或大风、地震等强力因素作用之后;(5)在使用过程中发现显著变形、沉降、拆除杆件和拉结及安全隐患存在的情况时。
3、操作架上严禁集中堆放不必要的施工材料或重大荷载。
4、在架子的使用过程中,要做好日常的维护、保养工作,派专人定期检查钢管、扣件、脚手板及安全网的使用情况,遇有问题及时解决。
5、安全网总体颜色应当一致,每一立面安全网的颜色不得出现过大色,安全网挂设必须紧凑,表面绷紧。脚手架钢管颜色一致。
(六)劳动力、材料及机具配备:
1、劳动力配备:
工种 | 人数 | 任务 |
架子工 | 8 | 负责架子搭设及拆除 |
测量放线工 | 2 | 负责脚手架垂直度控制 |
名称 | 单位 | 数量 |
普通钢管 | t | 4 |
脚手板 | 块 | 200 |
密目安全网 | m2 | 2700 |
水平安全网 | 片 | 111 |
直角扣件 | 个 | 4200 |
旋转扣件 | 个 | 200 |
对接扣件 | 个 | 1000 |
镀锌钢丝 | kg | 100 |
名称 | 单位 | 数量 | 备注 |
架子板手 | 把 | 8 | 搭设和拆除架子用 |
力矩板手 | 把 | 8 | 检查架子扣件拧紧,力度是否达到要求 |
倒链葫芦 | 个 | 2 | 调整架子水平弯曲度 |
1、剪刀撑设置为在外侧立面整个长度和高度上连续设置。
2、纵向水平杆设置在立杆内侧,其长度不小于3跨。纵向水平杆接头采用对接扣件连接,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接头设置相互错开不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大于纵距的1/3。
3、纵向水平杆的各节点处彩直角扣件固定在横向水平杆上。
4、横向水平杆的各个节点处必须设置并采用直角扣件扣接且严禁拆除。
5、脚手板必须满铺到位,不留空位。四角用18#铁丝双股并联绑扎两道,且固定在纵向水平杆上,要求绑扎牢固,交接处平整,无空头板。
6、脚手架除拐角应设置横向斜撑外,中间就隔6跨设置一道,横向斜撑应在同一节间,由底至顶层呈之字型连续布置,斜撑宜采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至主节点距离不宜大于150mm。
7、脚手板底层满铺,操作层的上下层顶层都必须满铺。
8、每根立杆垂直稳放在垫板上。
9、脚手架里立杆距离墙体净距为20cm,大于20cm处的需铺设防风站人的脚手板,并设置平稳牢固。
10、脚手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纵向扫地杆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离底座上不大于200mm处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亦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当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上时,必须将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伸长两跨与立杆固定,高低差不小于1m。
11、立杆必须用连墙件与建筑物可靠连接。
12、立杆接长除顶层步可采用搭接外,其余各层各步接头必须用对接扣件连接。对接扣件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立杆的接头相互错开,不设置在同步内,同步内隔一根立杆的两个相隔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大于步距的1/3,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采取3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至杆端距离不应小于100mm.
13、基底部加设宽度≥200mm、厚度≥50mm的垫木、150×150定型钢底座S。
14、扣件的紧固程度宜在40—50N.m,并不大于65N.m,对接扣件的抗拉承载力为3KN。对接扣件安装时其开口应向内,以防进雨,直角扣件安装时开口不得向下,以保证安全。
遇有下列情况时,应按以下要求加设安全网:
(1)首层网应距地面4m设置,悬出宽度应≥3.0m
(2)层间网自首层网每隔3层设一道,悬出宽度应≥3.0m。
15、上、下塔机、脚手架的梯道、浅桥均应设置扶手、栏杆,且用密目安全网封闭。
(八)安全防护设施作法:
1、脚手架外侧必须采用合格的密目式安全立网封闭,且应将安全网固定在脚手架外立杆里侧,应用18#铅丝绑扎牢固严密。
2、作业层安全网应高于平台1.2m,并在作业层下部挂一道水平兜网,在架内高度3.0m左右设首层平网,往上每隔6步设隔层平网,施工层随层设网。
3、踢脚杆、防护杆从第二步起设置,设置高度分别0.3m和1.8m。顶排防护栏不少于二道,高度分别为0.8m、1.3m。
(九)脚手板作法:
1、脚手板或其他铺板应铺平铺稳,必要时应予绑扎固定。
2、脚手板采用对接平铺时,在对接处,与其下两侧支撑横杆的距离应控制在100~200mm之间。
3、脚手板采用搭设铺放时,其搭接长度不得小于200mm,且在搭接段的中部应设有支撑横杆。铺板严禁出现端头超过支撑横杆250mm以上未作固定的接头板。
4、纵铺脚手板应按以下规定部位与其下支撑横杆绑扎固定:脚手架的两端和拐角处;沿板长方向每隔15米左右;其他可能发生滑动和翘起的部位。
七、安全技术
(一)搭设作业
1、搭设场地应平整、夯实并设置排水措施。
2、搭设、拆除及脚手架上施工前要进行安全教育和技术交底措施。
3、高处作业人员操作规程和防护用品配备措施。
4、不得将模板支架、缆风绳等固定在脚手架上,六级以上大风和暴雨、雾等恶劣天气停止搭设和拆除作业等。
5、周边脚手架应从一个角部开始向两边交圈搭设,“一”字形脚手架应从一端开始向另一端延伸搭设。
6、应按定位依次竖起立杆,将立杆与纵、横向扫地杆连接固定,然后装设第一步的纵向和横向水平杆,随校正立杆垂直之后予以固定,并按此要求继续向上搭设。
7、在设置第一排连墙件前,“一”字形脚手架应设置必要数量的抛撑,以确保构架稳定和架上工作人员的安全。
8、剪刀撑、斜杆等整体拉结杆件和连墙件应随搭升的架子上起及时设置。
9、脚手架处于顶层连墙点之上的自由高度不得大于6m。当作业层高出其下连墙件2步或4m以上、且其上尚无连墙件时,应采取适当的临时撑拉措施。
10、装设连墙件或其他撑拉杆件时,应注意掌握撑拉的松紧程度,避免引起杆件和整架的显著变形。
11、搭设过程中划出工作标志区,禁止行人进入,统一指挥、上下呼应、动作协调,严禁在无人指挥的情况下作业。当解开与另一人有关的扣件时必须先告诉对方,并得到允许,以防坠落伤人。
12、开始搭设立杆时应每隔6跨设置一根抛撑,直至连墙件安装稳定后方可根据情况拆除。
13、脚手架及时与结构拉结或采取临时支撑,以保证搭设过程安全,未完成脚手架在每日收工前,一定要确保架子稳定。
14、脚手架必须配合施工进度搭设,一次搭设的高度不得超过相邻连墙件以上两步。
15、在搭设过程中应由安全员、架子班长等进行检查、验收和签证。每两步验收一次,达到设计施工要求后挂合作牌。
16、工人在架上进行搭设作业时,作业面上宜铺设必要数量的脚手板并予以临时固定。工人必须戴安全帽和佩挂安全带,不得单人进行装设较重杆配件和其他易发生失衡、脱手、碰撞、滑跌等不安全的作业。
17、在搭设中不得随意改变构架设计、减少杆配件设置和对立杆纵距作≥100mm的构架尺寸放大。确有实际情况,需要对构架作调整和改变时,应提交主管人员解决。
(二)脚手架使用
1、作业层每1m2架面上实用的施工荷载(人员、材料和机具重量)不得超过以下的规定值或施工设计值。
2、严格控制施工荷载,脚手板上不得集中堆放荷载。
3、在架板上堆放的标准砖不得多于单排立码3层;砂浆和容器总重量不得大于1.5KN;施工设备单重不得大于1KN;使用人力在架上搬运和安装的构件自重不得大于2.5KN。
4、在架面上设置的材料应码放整齐稳固,不影响施工操作和人员通行。按通行手推车要求搭设的脚手架应确保车道畅通。严禁上架人员在架面奔跑、退行或倒退拉车。
5、作业人员在架上的最大作业高度应以可进行正常操作为度,禁止在架板上加垫器物或单块脚手板以增加操作高度。
6、在作业中,禁止随意拆除脚手架的基本构架杆件、整体性杆件、连接紧固件和连墙件。确因操作要求需要临时拆除时,必须经主管人员同意,采取相应弥补措施,并在作业完毕后,及时予以恢复。
7、工人在架上作业中,应注意自我安全保护和他人的安全,避免发生碰撞、闪失和落物。严禁在架上戏闹和坐在栏杆上等不安全处休息。
8、每班工人上架作业时,应先行检查有无影响安全作业的问题存在,在排除和解决后方许开始作业。在作业中发现在不安全的情况和迹象时,应立即停止作业进行检查,解决以后才能恢复正常作业;发现有异常和危险情况时,应立即通知所有架上人员撤离。
9、在每步架的作业完成之后,必须将架上剩余材料物品移至上(下)步架或室内;每日收工前应清理架面,将架面上的材料物品堆放整齐,垃圾清运出去;在作业期间,应及时清理落入安全网内的材料和物品。在任何情况下,严禁自架上向下抛掷材料物品和倾倒垃圾。
10、结构外脚手架每支搭一层,支搭完毕后,经项目经理部安全员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任何班组长和个人,未经同意不得任意拆除脚手架部件。
11、施工荷载不得大于3KN/m2,确保较大安全储备。
12、结构施工时不允许三层同时作业,装修施工时同时作业层数不超过两层,临时使用的落地式脚手架同时作业层娄不超过一层。
13、当作业层高出其下连墙件3.1m以上,且其上尚无连墙件时应采取适当的临时抛拉措施。
14、各作业层之间设置可靠的防护栏杆,防止坠落物体伤人。
15、定期检查脚手架,发现问题和隐患,在施工作业前及时维修加固,以达到坚固稳定,确保施工安全。
(三)拆除作业
1、脚手架的拆除作业应按确定的拆除程序进行。
2、连墙件应在位于其上的全部可拆杆件都拆除之后才能拆除。
3、在拆除过程中,凡已松开连接的杆配件应及时拆除运走,避免误扶和误靠已松脱连接的杆件。
4、拆下的杆配件应以安全的方式运出和吊下,严禁向下抛掷。
5、在拆除过程中,应作好配合、协调动作,禁止单人进行拆除较重杆件等危险性的作业。
6、连墙件应在位于其上的全部可拆杆件都拆除之后才能拆除。
7、拆架前,全面检查待拆脚手架,根据检查结果,拟订出作业计划,报请批准,进行技术交底后才准备工作。
8、架体拆除前,必须察看施工现场环境,包括架空线路、外脚手架、地面的设施等各类障碍物、地锚、揽风绳、连墙杆及被拆除架体各吊点、附件、电器装置情况,凡能提前拆除的尽量拆除掉。
9、拆除时应划出作业区,周围设绳绑围栏或树立警示标志,地面设专人围护,禁止非作业人员进入。
10、拆除时统一指挥、上下呼应、运作协调,当解开与另一人有关的扣件时必须先告诉对方并得到允许,以防坠落伤人。
11、拆架时不得中途换人,如必须换人时,应将拆除情况交代清楚后方可离开。
12、每天拆架下班时,不应留下隐患部位。
13、拆架时严禁碰撞脚手架附近电源线,以防触电事故。
14、在拆除过程中,凡松开连接的杆、配件应及时拆除运走,避免误扶、误靠已松脱的杆件。拆除的杆、配件严禁向下抛掷,应吊至地面,同时做好配合协调工作,禁止单人进行拆除较重杆件等危险性作业。
15、所有杆件和扣件在拆除时分离,不准在杆件上附着扣件或两杆连着送至地面。
16、所有的脚手板,应自外向里竖立搬运,以防止脚手板和垃圾物从高处坠落伤人。
17、拆除的零配件要装入容器内,用吊篮下;拆下的钢管要绑扎牢靠,双点起吊,严禁从高空抛掷。
18、六级风以上(含六级)时停止拆除脚手架施工。
(四)其他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措施:
1、脚手架搭拆人员必须是经过考核的专业架子工,并持证上岗。上岗人员定期体检,体检合格主可发上岗证。凡有高血压、贫血病的、心脏病及其他不适宜高空作业者,一律不得上脚手架操作。
2、各杆件端头伸出扣件盖板边缘不小于100mm。
3、外脚手架严禁钢竹、钢木混搭,禁止扣件、绳索、钢丝、塑料混用。
4、严禁将外径48mm与51mm的钢管混合使用。
5、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高空作业系好安全带,穿好防滑鞋等,现场严禁吸烟。
6、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要爱护场内的各种绿化设施和标志牌,不得践踏草坪、损坏花草树木、随意拆除和移动标志牌。
7、严禁酗酒人员上架作业,施工操作时要求精力集中、禁止开玩笑和打闹。
8、上架子作业人员上下均应走人行梯道,不准攀爬架子。
9、护身栏、脚手板、挡脚板、密目安全网等影响作业班组支模时,如需要拆改时,应由架子工来完成,任何人不得任意拆改。
10、脚手架验收合格后任何人不得擅自拆改,如需作局部拆改时,须经技术部同意后由架子工操作。
11、不准利用脚手架吊运重物;作业人员不准攀登架子上下作业面;不准推车在架子上跑动;塔吊起吊时不能碰撞和拖动脚手架。
12、不得将模板支撑、泵送混凝土及砂浆的输送管等固定在脚手架上,严禁任意悬挂起重设备。
13、在架子上的作业人员不得随意拆动脚手架的所有拉结点和脚手板,以及扣件绑扎扣等所有架子部件。
14、拆除架子而使用电焊气割时,派专职人员做好防火工作,配备料斗,防止火星和切割物溅落。
15、脚手板使用时间较长,因此在使用过程中需要进行检查,发现地基下沉、杆件变形严重、防护不全、拉结松动等问题要及时解决。
16、要保证脚手架体的整体性,不得与施工电梯等一并拉结,不得截断架体。
17、施工人员严禁凌空抛掷杆件、物料、扣件及其他,材料、工具用滑轮和绳索运输,不得乱扔。使用的工具要放在工具袋内,防止掉落伤人;登高要穿防滑鞋,袖口及裤口要扎紧。
18、脚手架堆放场做到整洁、摆放合理、专人保管,并建立严格领料手续。施工人员做钢丝要集中回收处理,应及时整理、检查,按品种、分规格堆放整齐,妥善保管。
20、六级经上(含六级)大风、大雪、大雾、大雨天气停止脚手架作业。在冬期、雨期要经常检查脚手板、斜道板、跳板上不无积雪、积水等物若有则应随时清扫,并要采取防滑措施。
八、施工详图、大样图:
(一)脚手架立面图
(二)底座大样图
(三)基础做法大样图
(四)连墙件扣件连接大样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