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小小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小小说,了解其短小精悍、悬念迭起、一波三折的文体特点。
2.能抓住小小说的主要人物和主要故事情节画结构图。
3.能运用浏览、默读、回看、比较、猜想、推测等阅读方法进行阅读。
4.关注小小说的结局,体会作者的匠心,感受表达效果的不同。
5.学会续写小小说。
教学重难点:
关注小小说的结局,体会作者的匠心,感受表达效果的不同。
教学选文:
《摩尔根掉井里去了》、《爱之链》、《遗嘱和狗》。
执教年级:
六年级
教学过程:
一、交流
同学们,你们爱看小说吗?看过哪一些小说?看小说时,最关注的是什么?为什么?
二、导入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小小说,来感受小小说的魅力。(简要说明:按照篇幅的长短,小说可分为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和小小说——又名微型小说。)先看第一篇,有人说,这是世界上最短的小小说,你信吗?
1.课件出示:最后一个地球人坐在家里,突然响起了敲门声……
现在你头脑中冒出的第一个问题是什么?
一句话,时间、地点、人物、情节都有了,而且带给我们无限的遐想。
2.接下来,我们要分享一篇据说是史上一波三折的小小说,
课件出示:
(1)伊莉薇娜的弟弟和她的丈夫巴布去非洲打猎。不久,她在家里接到弟弟的电报:“巴布猎狮身死。” 伊莉薇娜悲不自胜,回电给弟弟:“运其尸回家。”伊莉薇娜什么心情?
(2)三星期后,从非洲运来了一个大包裹,里面是一只狮尸。她又赶发了一个电报:“狮收到。弟误。”此时伊莉薇娜什么心情?
(3)故事还没有结束:
很快得到了弟弟的回电:“无误,巴布在狮腹内。”
(4)你觉得这篇小小说妙在什么地方呢
小小说往往有一个特点,读到故事结尾,才让人突然明白。哦,原来是这样!一波三折!自有它的精妙之处,今天就让我们来讨论一下:小小说怎样阅读,才最有效?
二、学生自行阅读选文《摩尔卡掉井里去了》。
师出示导学单:小小说阅读绝招之第一招——抓住主要人物,梳理故事主要内容。
三、全班交流:抓住主要情节读懂小小说。
1. 《摩尔根掉井里去了》主要写什么?师生说主要情节,教师相机画出情节图。
2.学生快速阅读《爱之链》。
3.小组内讨论交流,画好故事结构图。
4.请个别小组展示,派学生代表发言讲述故事。
四、比较阅读《摩尔卡掉井里去了》和《爱之链》。
导语:阅读两篇差不多的小说,我们可以通过比较去发现,这两篇小说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比较的时候,可以从文章的结构、主题、细节、主人公的身份等方面去揣摩。你们手上有两张便利贴,一张写上相同点;另一张,请写上不同点。
师出示导学单:小小说阅读绝招之第二招——比较阅读,发现异同。
1. 学生将相同点和不同点分别写出来。师生交流。
2.你更喜欢哪一篇?为什么?师生交流
五、猜想推测,阅读《遗嘱和狗》。
提问:小小说有什么突出的特点?(情节一波三折,结局出乎意料,效果令人惊讶)出示小小说阅读绝招之第三招——关注巧妙结局,体会表达效果。
1.我发现,大家都能看出,小小说都有一个出人意料的结尾。现在大家手里拿到的是《遗嘱和狗》,老师删去了结尾,你能不能尝试着以小小说的方法,写一写故事的结局?
2. 师生交流。师相机点评。
3. 齐读原故事结局。
4.引导比较:不同的故事结局,表达效果有何不同?
如果说,《摩尔卡掉井里去了》的结局让我们感受到了作者的幽默;《爱之链》使我们明白了——关爱无处不在,爱,是不断的链条,使我们受到了深深地感动;那么,《遗嘱和狗》这则小小说的结局,从表达效果上来分析的话,又有什么不一样呢?
生交流。教师小结:
或幽默、获感动、获讽刺……一样的小小说,一样的妙趣横生,却带给我们不一样的感受。这,正是小小说的魅力所在。希望大家在课后,多阅读,多品味,与书为友,与大师同行,收获更多!
六、课外阅读推荐:
国际知名的、以写小小说著称的大师及其作品:
契诃夫《变色龙》、《胖子和瘦子》、《小公务员之死》
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项链》、《羊脂球》、《两个朋友》
欧亨利《麦琪的礼物》、《和赞美诗》、《包打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