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我国企业质量成本管理现状及改进建议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30 08:48:11
文档

我国企业质量成本管理现状及改进建议

■提要:提高产品质量是企业提升自身竞争力的有效手段,而在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如何控制成本,实现质量、成本、效益的有机结合,是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分析当前我国质量成本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针对企业在质量成本管理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些加强质量成本管理的方法策略。一、质量成本和质量成本管理概述(一)质量成本。质量成本是指企业为了保证或提高产品的质量而进行的一系列活动,由此产生与之相关的成本费用,包括达到提高产品质量目的的有效费用和其他一切损失。国内外许多著名的质量管理学家都给出过质量成本的定义,
推荐度:
导读■提要:提高产品质量是企业提升自身竞争力的有效手段,而在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如何控制成本,实现质量、成本、效益的有机结合,是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分析当前我国质量成本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针对企业在质量成本管理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些加强质量成本管理的方法策略。一、质量成本和质量成本管理概述(一)质量成本。质量成本是指企业为了保证或提高产品的质量而进行的一系列活动,由此产生与之相关的成本费用,包括达到提高产品质量目的的有效费用和其他一切损失。国内外许多著名的质量管理学家都给出过质量成本的定义,
■提要:提高产品质量是企业提升自身竞争力的有效手段,而在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如何控制成本,实现质量、成本、效益的有机结合,是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分析当前我国质量成本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针对企业在质量成本管理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些加强质量成本管理的方法策略。

一、质量成本和质量成本管理概述

(一)质量成本。质量成本是指企业为了保证或提高产品的质量而进行的一系列活动,由此产生与之相关的成本费用,包括达到提高产品质量目的的有效费用和其他一切损失。国内外许多著名的质量管理学家都给出过质量成本的定义,其中大部分专家学者都认为可以把质量成本分为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损失成本以及外部损失成本,这也成为以后质量成本理论发展的基石。但是所有的理论都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经济和社会的进步,质量成本理论也得到了丰富与发展,主要体现在:一方面质量成本来源更广,简单的说以前质量成本更多的关注不合格产品所增加的费用,现在生产合格品所带来的成本也需要考虑;另一方面质量成本范围扩大,即除了涵盖以上四种成本外,还包含其他隐性成本,这种成本主要是由于产品质量不能满足顾客要求所造成的企业品牌、信誉下降所带来的。

(二)质量成本管理。质量成本对

企业来说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企业

需要对质量成本进行合理的预测和计

划,进而进行系统的核算,统计完成后

要进行分析,以达到对质量成本考核

和控制的目的,以上企业所做的一系

列有组织有目的的活动概括起来就是

质量成本管理。质量成本管理就是要

达到产品质量、成本、效益的最优化。

其中,对质量成本进行准确有效的核

算是质量成本管理的前提,分析与控

制是重点,而关键是对质量成本的考

核。不能把质量成本管理于企业

其他经营管理活动,它是企业整个管

理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质量成

本管理可以提高企业质量体系的有效

性,是评价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指标。

质量成本指标的综合性很强,它把技

术活动与经济活动、质量管理工作与

其他管理工作、企业利益与社会效益

紧密地联系起来。要把质量成本管理

工作深入到企业的生产领域、经营领

域以及销售领域,要把质量成本管理

工作的成效作为质量体系能有效运转

的重要标志。

二、开展质量成本管理的现实

意义

企业如何在恶劣的经济环境中

求生存、谋发展,深入地开展质量成

本管理是有效手段之一,它对企业降

低成本、提高竞争优势具有重要的现

实意义。

(一)降低成本,增加企业收益。

质量成本的管理工作要从企业生产

活动的每一个环节抓起,贯穿于产品

的设计、生产以及销售的全过程。全

面的质量成本管理可以反映企业全

过程质量经济效果,可以使管理者对

由产品质量的提高所产生的成本费

用以及质量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有更清晰、量化、深刻的了解,以便采

取相应的对策降低质量成本,从而达

到质量与效益的双赢。

(二)健全财务核算体系、全面

反映企业经济活动。开展质量成本

管理,需要财务部门对企业生产活动

质量成本数据进行核算、分析和反

映,让质量成本管理成为企业制定质

■观点GUAN DIAN

70

Commercial Accounting2011·2·5期量管理改进工作的一部分,这必然要求企业的财务工作由过去单一的反映和监督,转变为从宏观角度,从企业的整体出发对企业的宏观管理和质量控制做出决策,从而健全了企业财务核算体系,反映了企业全面经济活动。

(三)有利于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开展质量成本管理可以通过货币语言直观地让企业领导层了解公司的质量管理现状,据此找出与竞争对手的差距,准确作出本企业在市场上的定位。此外通过质量成本管理可以暴露出企业质量缺陷和质量管理的薄弱环节,因此,质量成本管理水平的提高也就意味着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质量成本是管理的经济表现,是评价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指标,通过质量成本管理可以解决如何降低生产成本的问题,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还可以改进企业的质量管理活动,因此,质量成本是企业质量管理改进的必须重点把握的问题。

三、我国企业质量成本管理的不足

质量成本管理在国外应用已经比较广泛,大中型企业均有比较完善的质量成本管理体系,但目前在我国质量成本管理的应用并没有呈现出显著的成效,由此带来社会财富的流失,企业的经济效益也受到影响。我国质量成本管理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质量成本并未深入人心。质量管理的最终目标是通过降低产品的质量成本来提升产品的价值,从而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因此既要保证产品的使用价值也要保证其价值。然而我国大多数企业片面地认为质量管理就是尽可能地提高产品的使用价值也就是产品质量至上,质量的提

高会带来质量成本的增加,如果对其

不加以重视和合理的控制,企业要想

获得理想的利润率,就会提高产品的

价格,这样就会使产品在市场上失去

一定的竞争力,从而造成损失。应该

说质量成本是包含在企业运营成本

中的,企业管理层应该对质量成本引

起重视,而不仅仅是质量部门。成功

的质量成本管理需要各个部门统一

协作,否则质量成本的管理和控制也

就失去了效率和意义,片面地认为质

量成本管理仅仅靠质量部门来实现

是错误的。

(二)财务部门的质量管理工作

还不到位。目前我国企业成本核算主

要体现在生产成本上,对质量管理的

成效不能很好地体现。主要原因是根

据现行成本核算方法不能全面地提

供质量成本数据。因此,财务部门应

对质量成本数据进行核算,从而

直观地反映出质量管理的效果,为进

一步改进质量管理提供有力数据。

(三)在制定质量改进方法与目

标时并非以质量成本为导向。企业在

制定改进质量之前应先针对产

品目前的质量缺陷进行质量成本分

析,进行质量改进所带来的收益和所

耗用成本的对比分析,然后再确定质

量改进项目;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当

质量改进到一定程度时,所带来的费

用是成倍增长的。因此,提高产品质

量并不是无的,需要综合考虑收

益和成本,确保质量改进为企业带来

的收益增长速度大于成本的增长速

度,如此才能提高企业利润。目前我

国企业在进行质量管理时并没有考

虑上述因素,往往带有一定的盲目

性。如此对于提高企业利润可能会有

一定作用,但利润空间有限并很可能

会起到负面作用。

(四)忽视质量成本的全过程管理。

全面质量成本管理要求对产品生产

的各个环节进行成本控制。特别是在

产品的设计阶段,据国外质量管理专

家统计,有20%-40%的产品质量问题

产生于设计环节。“产品设计质量过

剩”或者“产品设计质量不足”都会导

致企业产品信誉下降。因此,在设计

产品之前应当进行充分的市场调查,

以顾客需求为导向,而不能仅仅在制

造环节加强成本控制。

四、质量成本管理改进策略

针对我国企业质量成本管理中

存在的问题,建立一套适合企业自身

现状的质量成本管理方法势在必行,

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提高质量成本管理的意识。

据调查显示,我国大多数企业对质量

成本重要性认识不足,质量管理体系

中缺乏对质量成本的控制,对质量成

本管理的内容、作用以及与提高企业

竞争力的关系不甚了解。为此,需要

培养员工以及管理层质量成本管理

的意识,这是进一步对质量管理进行

改进的前提。在此基础上提高预防成

本。质量管理需要重视产品生产的各

个环节,而质量的系统是预防,不是

事后的检验和补救。通过不断进行预

防性的质量管理改进,把管理变成一

种事前行为,预防错误的发生,以将

付出的代价降到最低。“零缺陷”理论

告诉我们质量问题和企业中的每一

个人都是息息相关的,要从每一个人

做起,做好预防工作,从而有效降低

质量成本。

(二)完善、落实岗位质量成本

负责制。完善的岗位成本负责制可以

有效降低质量成本,建立岗位成本负

责制需要在每个生产过程和每个部

门的员工中严格贯彻实施。要把各个

部门执行质量成本负责制执行情况

与其经济利益相挂钩,做到赏罚有

度,财务部门要利用质量成本的各项

指标找出超标或降低的原因,分析哪

个过程质量成本有降低的空间,明确

■观点GUAN DIAN

71

Commercial Accounting2011·2·5期

●李晴晴/文

在成本控制过程中是哪个环节和部门执行不到位,要建立完善的考核制度,使各个部门有据可依,形成其对产品质量成本的自我控制,自我检查,自我纠正,从而在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控制质量成本,实现企业质量、效益的双赢。

(三)运用定性和定量结合的方法进行质量成本分析。质量成本管理的关键是质量成本分析,它首先需要掌握质量成本的数据,据此运用一定的方法对质量成本的产生、变动原因进行分析评价,明确产品质量成本控制的薄弱环节,为降低质量成本、寻求合理质量水平指出方向。有效的质量成本分析方法通常有以下几种:1.趋势分析。这是最常用的成本分析方法,通过对应项目成本的变化情

况,可以利用增加值/减少值,来找出

变化原因和变化趋势;2.质量成本的

构成情况分析。通过分析每一项目在

总的质量成本的构成比例,可以了解

企业一定期间的质量成本总量和质

量成本的项目构成情况,以寻求合理

的质量成本;3.质量成本经济效益性

分析。经济指标可以是销售收入、利

润、产值等,反映质量成本对销售收

入、利润、产值等的影响;4.灵敏度的

分析。指各项质量成本的投入与产出

在一定时间内的变化效果。5.不足质

量成本的分析。不足质量成本本身带

有较多不确定性因素,实际上是质量

成本所导致的一种机会成本,它所带

来的损失是较明显的。因此对不足质

量成本进行分析对于控制质量成本

和查找管理的薄弱环节显得尤为重

要,应单独进行分析。此外,对不足质

量成本可以按部门和内、外部损失进

行汇总、分析,这样既可以把握每个

部门的质量成本控制情况,也能找出

质量成本较为严重的产品。

综上,运用质量成本管理关键还

是要结合企业实际,抓住影响产品质

量成本的主要因素,针对存在的弊

端,利用有效控制质量成本的方法,

对症下药,才能降低企业质量成本,

同时提高企业质量管理水平,最终为

企业带来经济效益。

(作者单位:河海大学)

编辑思思

一、建立人力资源会计的必要性

首先,从完整的意义上理解,资源包括物质资源、货币资金和人力资源,经济的发展即指这三者的有效增长和合理配置。传统会计一直很重视对物质资源、货币资金的核算和控制,而对人力资源,到目前为止,仅在理论上承认它是生产经营活动必不

可少的要素之一,但在会计核算和控

制方面,相对于前两者而言远远落

后。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

高速发展,人力资源在经济活动中的

作用将越来越明显。

其次,随着我国劳动人事制度的

改革,我国企业用工招干的自主权越

来越大,人力资源的流动性将会增

大,而且企业为了各自的发展必然展

开人才争夺战。由于人力资源的流动

和企业之间的竞争,为了保留和争取

人才,企业必须创造一些条件,包括

提高物质待遇,改善人际关系,提供

在职培训的机会等,所有这些努力都

将增加企业在人力资源方面的开支,

■我国产业结构正在加速优化调整,劳动力密集型、高污染、高能耗企业正加速

淘汰,以科技创新为标志的先进制造业架构已初步形成,人力资源逐步成为影响

企业竞争力的首要因素,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人力资源信息。

■观点GUAN DIAN

72

Commercial Accounting2011·2·5期

文档

我国企业质量成本管理现状及改进建议

■提要:提高产品质量是企业提升自身竞争力的有效手段,而在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如何控制成本,实现质量、成本、效益的有机结合,是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分析当前我国质量成本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针对企业在质量成本管理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些加强质量成本管理的方法策略。一、质量成本和质量成本管理概述(一)质量成本。质量成本是指企业为了保证或提高产品的质量而进行的一系列活动,由此产生与之相关的成本费用,包括达到提高产品质量目的的有效费用和其他一切损失。国内外许多著名的质量管理学家都给出过质量成本的定义,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