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栓纳米机器人是真的,并且已经在实验室环境中成功展示了其溶栓能力。
这种纳米机器人由武汉理工大学的研究团队开发,其成果已经发表在Science子刊《Science Advances》上。纳米机器人通过静脉注射进入体内,可以在外磁场的作用下组装成棒状结构,并快速爬行到达血栓部位。在机械力和溶栓药物的共同作用下,这些机器人能够在4个小时内实现栓塞血管的疏通。
此外,该研究团队还解决了纳米机器人在体内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问题。完成溶栓任务后,纳米机器人在血液中可自动拆解分散成单个的纳米粒子,不会在血管里聚集凝结,也不会产生明显的器官损伤或炎症反应。
虽然目前这项技术还在实验室阶段,但未来5到10年内有望满足进行人体实验的条件,走向临床化。因此,溶栓纳米机器人不仅是一项真实的科研成果,而且具有巨大的临床应用潜力,有望为心血管疾病患者带来更安全、更有效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