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关内关外曾有明确划分。过去划分依据主要基于管理需求与区域发展定位。
在地理上,以特区管理线为界,这条线俗称“二线关”。特区管理线将深圳分为两个区域,线内为关内,包括罗湖、福田、南山、盐田四个区;线外为关外,涵盖宝安、龙岗等区。
从管理角度,关内作为特区的核心区域,重点发展金融、商贸、科技研发等高端产业,在政策支持、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享有更多资源,管理模式也相对更精细化;关外则侧重于发展制造业、农业等产业,在发展初期承接了大量劳动密集型企业。
这种划分在当时对深圳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推动了特区核心区域的快速崛起。不过,随着深圳的发展,特区一体化进程推进,2011 年深圳经济特区范围扩大到全市,2018 年特区管理线正式撤销,关内关外的物理界限消失,但在人们观念中,关内关外的说法仍存在一定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