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山位于河南省西部,地处登封市西北面,是五岳的中岳。
嵩山属伏牛山系,东西横卧,雄峙中原,海拔最低为350米,最高处为1512米,主峰峻极峰1492米。环山地跨新密、登封、巩义、偃师、伊川等市县。总面积约为450平方公里,由太室山与少室山组成,共72峰。嵩山北瞰黄河、洛水,南临颍水、箕山,东接五代京都汴梁,西连十三朝古都洛阳,素有“汴洛两京、畿内名山”之称。于奇异的峻峰,宫观林立,故为中原地区第一名山。
嵩山的形成历史悠久,起始于36亿年前,由于地球深部能量的释放,催生了地球新的活力,地幔层的灼热岩浆冲破地壳喷涌而出,遇海水而凝固,形成了嵩山最古老的陆块。经过多次地壳运动和长期的风化剥蚀,嵩山最终形成了今日群山耸立、层峦叠嶂的地貌。
在嵩山不足400平方公里范围内,连续完整地出露着太古宙、元古宙、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五个地质历史时期的变质岩、沉积岩地层层序,这种“五世同堂”的地质奇观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使嵩山成为地质学研究的宝贵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