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州新建小竹楼记的译文
原文:
黄冈之地,多竹、水。其下多小竹楼,因作小竹楼记。其记云:竹之为材也,尚节致用,犹君子修德守道,尚俭而能廉。盖其负雅志之士,逍遥于此竹楼之中,咏书诵文,卧游千里,使心境如水云澹荡,若云鹤相高翔也。独乐此境之幽闲耳。是诚绝俗之境也。乃于小竹楼之上,筑楼而居之。竹影掩映,清风徐来,竹声如乐。足行翠涛之中,若踏云霄之感。尤令人深爱此之清幽也。岁月流转,时光如水,虽世易时移,而吾竹楼之志愈坚矣。楼外景色亦美矣哉!望江山如画,念岁月如歌。登斯楼也,则心有所寄;憩斯楼也,则思有所依。犹可见临流载舟之事。心随之而去也,又何必遥思江楼云渺哉?以此可见此地之优美矣!皆得此景之心之所寓矣!且寓乐于清苦之境者也!故曰:竹楼之胜也!岂曰无所寄寓哉?岂曰无所怀抱哉?诚哉斯言矣!人生何处不飞花?今朝竹楼为我家!则是以吾之所寄于此竹楼者也!终日为往而息矣。小竹楼旁有一溪水澈透而下如细弦萦绕左右为之余音是也矣。独于此地最为清静矣!乐亦在此亦!竹之绿翠则宜人也!令人怀古矣!余独于此小竹楼上而心亦悠哉!于兹也哉!
译文:
黄冈地区盛产竹子和水。在这地区有许多小竹楼,因此我创作了这篇小竹楼记。文中记述了:竹子作为材料,崇尚其节用与实用,就如同君子修养品德坚守道义,崇尚节俭而能保持清廉。高雅有志之士在这样的竹楼中逍遥自在,朗诵诗书,畅游于想象的世界,心境如水如云般悠然自得,仿佛与云鹤一同翱翔。他们独自享受这种幽静的境界。这确实是一个超凡脱俗的境地。于是我在小竹楼上建造了一座楼来居住。竹影摇曳,清风徐来,竹叶的声音如乐般美妙。在翠竹间行走,仿佛踏在云端之上,更加深了我对这清幽之境的喜爱。岁月流转,时光如流水般逝去,即使时代变迁,环境改变,我对这座竹楼的情愫却更加坚定。楼外的景色也十分美丽!看着如画般的江山,思绪如歌般飘荡。登上这座楼,心灵有了寄托;在这里休息,思绪有了依靠。仿佛能看到江面上舟船往来的情景,心也随之而去,又何必遥想江楼的云雾渺远呢?从这里可以看出这里的优美景色触动了人们的心灵!把快乐寄托在这清静的环境之中!所以说,竹楼的胜景!难道说没有寄托吗?难道说没有情怀吗?的确是这样的!人生何处不飞花?今天这座竹楼就是我的家!这就是我寄托在这竹楼上情感之所系啊!整天来这里休息游乐。小竹楼旁有一条清澈的小溪缓缓流过就像是细弦弹奏的余音萦绕左右久久不息啊!只有在这里才最清静快乐啊!竹楼的翠绿色调使人宜人怀古啊!我独自在这小竹楼上心旷神怡啊!于此地矣哉!
详细解释:
1. 文章中首先介绍了黄冈地区多竹、水的自然环境特点,引出下文对于小竹楼的描述和赞美。
2. 作者描述了竹子作为材料的特性与个人品德的类比关系——“尚节致用”,以君子的修德守道进行比喻,突出竹子的美德和实用性。
3. 接着描述了在此环境中居住的志趣高雅之人的心境和生活状态——逍遥自在、咏书诵文、心境悠然自得等情感表达都体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雅致情怀。同时表达了对幽闲境界的喜爱和向往之情。随后提及建造小竹楼的决心与情感寄托之处——即使时光流转、环境变迁也不动摇对这座楼的喜爱之情和对美好景象的赞美之情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和对内心的喜悦之情进行了充分的抒发表达了自己的生活态度和审美追求同时也体现了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尊重以及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延续展示出积极向上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体现作者对生命自然与社会价值的理解与感悟给人以启示与思考充分展现了一个现代人应有的思想深度和人文关怀意识总之黄州新建小竹楼记是一篇充满诗意与哲理的优美散文值得我们细细品味与感悟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理念并强调了回归自然的精神价值和生活意义也传达了一种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而引人入胜的也是这种极富诗情画意及文化内涵的情感流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