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别古玉工痕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观察阴刻线痕迹:古玉的阴刻线通常是由手工刻划工具带动潮湿解玉砂加工而成。这些线条往往细若游丝、一气呵成,但也可能因为发力不均而出现冲出痕。转弯处则常见一刀一刀拼接,且一般不打磨拼接痕,导致阴线沟底凹凸不平,沟边较为锐利。
分析抛光痕迹:古代抛光工具相对简陋,解玉砂粗细不均,且手工抛光方向不一致。因此,古玉表面抛光线条通常粗细不等、方向不一、长短不同。相比之下,现代仿作的玉器抛光则较为平滑,有时可见划痕。
检查钻孔痕迹:古玉钻孔常采用桯钻和管钻,钻孔形状不规则,可能呈现出一头大一头小或者两头大中间小的形态。孔壁也可能不规则,且有螺旋线痕迹。而现代钻孔则通常洞口两头一样大,且孔内较为光滑。
留意镂空痕迹:真古玉镂空处通常圆钝,需要仔细观察雕刻进刀凹处等细微之处的包浆。虽然现代仿品镂空处也可能圆钝,但综合其他工痕特征仍可辨别真伪。
综合判断:在鉴定古玉时,不能仅依赖一种痕迹进行判断。应结合料、工、形、纹、沁色、包浆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评估。此外,使用高倍放大镜、强光手电、紫光灯等工具也有助于更仔细地观察玉器表面和内部细节,从而更准确地辨别古玉工痕的真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