垛村是一种具有特定特征的村落形式。“垛”原意为土筑的高台,垛村的形成往往与地理环境密切相关。
在一些地势低洼、容易遭受水患的地区,为了避免洪水侵袭,人们会选择在相对较高的土台上建造房屋、聚居生活,逐渐形成了垛村。这些土台有的是自然形成的高地,有的是人工堆积而成。
垛村的布局较为独特,村民住宅集中在一个个垛上,垛与垛之间通过桥梁、道路相连。村庄的形态可能较为分散,不像平原地区一些村庄那样集中连片。
垛村周边的水系通常较为发达,一方面水网为村民提供了交通便利,便于出行和货物运输;另一方面丰富的水资源也利于农业灌溉和渔业发展,村民可能从事水稻种植、水产养殖等生产活动。
例如江苏兴化的一些垛村,那里河网密布,垛田星罗棋布。村民在垛上种植蔬菜等农作物,形成了独特的景观,还发展起了特色旅游产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