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看器不识耳,low矣|九大器耳赏析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1-15 02:50:26
文档

看器不识耳,low矣|九大器耳赏析

推荐度:
导读


1. 器耳是器物的一种装饰,通常位于瓶、壶、炉、罐等器的口部、颈部或颈肩部,它们多呈对称布局。器耳的主要作用是装饰,使得器物整体看起来更加协调和平衡。在早期的器物中,如新石器时代的陶器和汉代的陶耳杯,器耳兼具实用性。
2. 古代的制瓷工匠们运用他们的匠心独运,创造出了各式各样的耳形,包括龙耳、凤耳、贯耳、戟耳、鱼耳、螭耳、如意耳、绶带耳和象耳等。
3. 龙耳首次出现在隋、唐时期的白瓷和唐代的三彩陶器上。例如,陕西西安李静训墓出土的隋代白瓷双龙耳双连瓶,其颈部就装饰有对称的双龙耳。到了唐三彩,双龙耳瓶的腹部还塑有宝相花纹。清代雍正时期,景德镇窑还制作了茶叶末釉双龙耳瓶。
4. 凤耳常见于宋代的龙泉窑青瓷瓶上,位于瓶的颈部并装饰有双凤耳。清代的景德镇窑也模仿这种设计,比如康熙时期的茄皮紫釉凤耳蒜头口瓶和乾隆时期的豆青釉青花凤耳瓶。
5. 贯耳的耳形呈管状,竖向排列并粘附在瓶直颈的两侧。这种设计多见于宋代的官窑、龙泉窑和哥窑制品,如宣德年间的青花贯耳瓶、雍正时期的窑变釉贯耳瓶以及乾隆时期仿官釉的贯耳瓶。
6. 戟耳的形状类似于古代的戟,这种设计在明、清时期的景德镇窑瓷器上非常流行。例如,明正德年间的青花戟耳香炉、万历年间的青花戟耳瓶,以及清雍正时期仿官釉戟耳瓶和嘉庆时期的斗彩戟耳瓶。
7. 鱼耳的耳形如同鱼,这种设计出现在宋代的哥窑和龙泉窑制品上,比如哥窑的鱼耳炉。在明末的景德镇民窑青花瓷上也可见到这种设计。
8. 螭耳的耳形如同螭虎,这种设计在明、清时期的景德镇窑瓷器上颇为常见。典型的器物包括明嘉靖年的蓝釉螭耳瓶、万历年的黄釉紫彩螭耳瓶、以及清康熙年的天蓝釉螭耳尊等。
9. 如意耳的耳形如同弯曲的如意,这种设计在清代景德镇窑的瓷器上经常出现。例如,雍正时期的斗彩如意耳尊、乾隆时期的仿官釉如意耳扁瓶、以及嘉庆时期的粉彩如意耳瓶等。
10. 绶带耳的耳形如同细长而弯曲的绶带,这种设计主要流行于明、清时期的景德镇窑瓷器上,尤其是在葫芦式瓶上最为常见。比如永乐、宣德年间的青花扁腹绶带耳葫芦瓶、雍正、乾隆时期的茶叶末釉绶带葫芦瓶等。
11. 象耳的耳形如同象头,象鼻弯曲成环,尖端粘附于器壁。这种设计出现在元代的景德镇窑制品上,如英国大英博物馆收藏的元代“至正十一年”铭青花云龙纹象耳瓶。明、清时期的景德镇窑也常见这种设计,如正德年间的青花象耳香炉、嘉靖年间的蓝釉象耳瓶等。详情

文档

看器不识耳,low矣|九大器耳赏析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