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设备是否满足技术协议规定的功能要求。
2. 设备的稳定性,包括运行的稳定性和长时间运行的可靠性。
3. 设备结构的合理性,确保各部件布局优化,操作简便。
4. 运动干涉检查,确保机构动作互不干涉,伺服电机输出力与需求匹配。
5. 结构刚性检查,避免因刚性不足导致的设备故障。
6. 电压、气压、油压等关键参数是否在用户要求范围内稳定运行。
7. 安全性评估,包括断电时的紧急停止功能,以及危险区域的安全防护措施。
8. 特别注意国内厂家常忽略的安全性问题,确保设备符合安全标准。
自动化设备供应商,祝商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