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诗·大雅·常武》记载周宣王时期,太史尹氏命令程伯休父担任大司马,负责指挥军队,并监管徐士。
2. 在春秋时期,各诸侯国普遍设置司马职位,如宋国有大司马、少司马,楚国有大司马、左右司马,这些职位在令尹之下,负责军事指挥。
3. 楚国司马在《左传》襄公三年记载中,曾由公子何忌侵陈,显示其军事行动的独立性。
4. 郑国在执政之下设有司马、李毕司徒、司空,司马为武职,位列高于幕府和三军中的司马。
5. 晋国的司马除了军事职能外,还掌管诸侯对晋国的赋税,如《左传》襄公四年注所述。
6. 战国时期,魏、燕、楚等国继续设有司马,司马职责涉及军政、军赋。
7. 战国时期的司马也是军赋副官,如《鸿门宴》中提及的曹无伤。
8. 隋唐时期,司马成为州郡太守的属官,例如白居易曾任九江郡司马。
9. 在古代战争中,司马负责维护行军和作战的队形纪律,确保士兵间协调一致,无论是在行军还是在交战时。
10. 晋国在春秋时期特设中军司马一职,如魏绛、张老等曾任此职,在主帅和佐帅之下,执掌军纪和执法,确保队列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