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奔奔族是介于20至30岁之间的新兴族群,引起了网络媒体的关注和公众的广泛关注。近期,一篇题为《奔奔族(1975年至1985年出生的人)——中国社会压力最大、最处于困境的族群》的帖子在各大网站论坛等社区引起了热烈讨论。这个族群被定义为“中国社会中最重要的青春力量”,他们在事业道路上奋力奔跑,同时他们也是中国社会压力最大的族群之一,面临着高房价、高车价、高医疗费用的“三高时代”,不断承受着压力,并通过自我宣泄表达对现实的不满。
奔奔族取代了之前的“新人类”代表——布波族,成为了现代城市中最“时髦”的族群。实际上,“奔奔族”这个名词在网络上极为流行。而在此之前,布波族(Bobos)被认为是现代城市最时尚的族群。布波族是布尔乔亚(Bourgeois)和波希米亚(Bohemia)的缩写组合,源自于一本翻译引进的书籍《天堂中的布波族》。布尔乔亚和波希米亚这两个完全不同性质甚至相互冲突的社会阶层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自相矛盾的“布波族”。布波族既追求物质生活的精致享乐,又标榜自由不羁和浪漫主义的生活方式。在中国大陆,布波族是一个被虚构和制造的“种族”,它是西方生活方式在发展中国家的一个简陋复制品。
然而,今天奔奔族迅速走红网络,取代布波族成为现代城市最“时髦”的族群。他们乐于作为草根,为网络而生活,努力工作,尽情享乐,但由于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不得不提前预支享受生活的乐趣。他们特立独行,张扬自我,但在香烟和可乐中容易找到满足。网友taidou2004指出,奔奔族出生于1975年至1985年之间,虽然充满浪漫幻想,但与已经打拼多年、事业有成的布波族相比,他们最大的优势就是自身的青春。他们对布波族的所谓小资情调不屑一顾,对布波族“猪鼻子插大葱——装象”的面具化生活持有严重的鄙视态度。在穿着打扮上,奔奔族不追求所谓的体面和身份的名牌,而是追求休闲和适合自己的风格。对于布波族那种全身名牌的奢侈原则,奔奔族则讥讽为“就知道花冤枉钱的傻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