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在半程马拉松比赛中,跑者的基本步态应与平地慢跑相似,但后蹬力量应较小,大腿的摆动幅度也应相应减小。这意味着小腿向上摆动的速度应该比长跑时慢。跑步时,步幅不宜过大,以确保脚部着地点靠近身体重心的垂直投影。脚部落地时,可以选择全脚掌着地,或者先用外侧着地,再过渡到全脚掌,并且着地动作要柔和有弹性。
2、跑者的双臂应与腿部摆动协调,摆动幅度不宜过大。在加速、终点冲刺或上坡时,需要积极摆动双臂和双腿以提高速度。步幅和摆动频率与跑者的体重和训练水平有关,因此跑步时应根据自身情况合理规划路线。此外,还应根据途中地形变化合理分配速度,保持均匀稳定的节奏,同时注意呼吸节奏,以适宜的深度呼气。
3、在斜坡上跑步时,上体应略微前倾,以缩短两脚之间的距离并加快步频。在这种情况下,用前脚掌落地,双臂与双腿一起积极摆动。顺坡而下时,可以适当增加步幅,使用全脚掌或脚跟着地。在跑步时,身体应稍向后仰,利用下坡的牵引力来控制速度,以免过快造成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