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这位伟大的物理学家,于1879年在德国乌尔姆市出生,他的父母都是犹太人。1900年,他毕业于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并很快取得了瑞士国籍。在1905年,他获得了苏黎世大学的哲学博士学位,并提出了光子假设,这一理论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为他赢得了1921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同年,他还创立了狭义相对论。1915年,广义相对论问世。爱因斯坦于1955年4月18日去世,享年76岁。
关于爱因斯坦的评价如下:
1. 爱因斯坦常被描述为一个孤独的人。他对于数学领域的探索帮助他摆脱了尘世的纷扰,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他确实是一个孤独而深沉的思考者。他的哲学理念可以被理解为一种超验的唯物主义,这种理念让他站在形而上学的最前沿,摆脱了个人世界的纷扰。泰戈尔曾评价他说,科学和艺术都是我们天性中的表达,它们超越了我们的生物学需求,具有终极的价值。
2. 爱因斯坦的非凡之处在于,他既懂得深厚的数学知识,又能够对物理现象有直观的理解。他与众不同的地方在于,他能够既从近处观察,又能从远处审视。这就像是电影中既有特写镜头,又有远景镜头;能够自如地在两者之间切换,这是一项了不起的技能。大多数人都只有一个观察的视角,或是只能从近处理解,或是只能从远处理解,而爱因斯坦却能自由地切换视角。杨振宁曾这样评价他。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