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爱因斯坦,出生于1879年3月14日的德国符腾堡王国乌尔姆市,是一位犹太裔物理学家,他毕业于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并在1905年获得了苏黎世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
2. 同年,他提出了光子假设并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为此他在1921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奖。1905年,爱因斯坦还创立了狭义相对论,1915年又提出了广义相对论。
3. 1933年,爱因斯坦移居美国,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任职,并在1940年加入美国国籍,同时保留瑞士国籍。
4. 爱因斯坦的理论为核能的开发奠定了基础。在1939年,他在利奥·西拉德等人的协助下致信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促成了曼哈顿计划的启动。二战后,他积极倡导和平,反对使用核武器,并签署了《罗素—爱因斯坦宣言》。
5. 1955年4月18日,爱因斯坦在美国新泽西州普林斯顿市去世,享年76岁。他被公认为是继伽利略之后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
6. 1999年12月,爱因斯坦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20世纪的“世纪伟人(Person of the Century)”。
7. 关于他的早年经历,1895年,16岁的爱因斯坦决定离开德国,以免被迫服兵役,并最终去了意大利与父母团聚。在离开德国的路途中,他伪造了数学成绩优异和神经衰弱的证明,但最终并未使用这些证明。他后来对自己的这种行为感到内疚,并认为这与他的坦率、真诚个性相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