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种是历史上在特定区域内形成、具有一定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群。这一概念最早由法国博物学家伯尼埃于1684年提出。德国格丁根大学教授布鲁门马赫,被誉为“西方人类学鼻祖”和“人类之父”,是第一位用科学方法对人种进行分类的学者。他基于肤色、发色和发型、眼色、身高、头型等体质特征,以及原住居民地,将现生人类划分为五大人种:
1. 高加索人种(白种):主要分布在欧洲、西亚、北非,但芬兰人、拉普兰人等除外。
2. 蒙古人种(黄种):包括西亚以外的亚洲人、北部的因纽特人、拉普兰人和芬兰人,但不包括马来人。
3. 非洲人种(黑种):主要分布除北部非洲外的其他非洲地区。
4. 美洲人种(红种):主要分布在美国原住居民中,除因纽特人外。
5. 马来人种(棕种):主要分布在太平洋诸岛和马来半岛。
美国科学家S·M长恩经过十年研究,提出全世界有九大地理人种,并划分为32个地域人种。这些包括:
1. 美洲印第安人种:分布于北起阿拉斯加,南至南美洲南端的原有居民。
2. 波利尼西亚人种:分布于东太平洋,包括夏威夷和波利尼西亚群岛至新西兰的人群。
3. 美拉尼西亚——巴布亚人种:分布于新几内亚岛、斐济群岛和太平洋其他岛屿的人群。
4. 澳大利亚人种:分布在澳洲的原有人群。
5. 亚洲地理人种:主要分布在亚洲大陆,包括日本、菲律宾、苏门答腊、婆罗洲群岛等地。
6. 印度地理人种:分布在南亚,从喜马拉雅山南麓到印度洋地区。
7. 欧洲人种:包括欧洲的若干地域人种,以及散居于西亚、北非、西非等的白色人种。
8. 非洲人种:分布在撒哈拉沙漠以南整个非洲的地域人种。
9. 密克罗尼西亚人种:分布在密克罗尼西亚群岛及西太平洋一些岛屿的人群。
长恩的分类方法简便易记,较为符合实际,受到学术界的重视和认可。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