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型舰载无人直升机闪亮登场,显著增强了中国海军的远洋作战能力。在情报搜集、反潜作战和电磁对抗等方面,这种无人直升机显示出巨大的潜力。它不仅降低了风浪风险,提高了任务执行效率,而且相比传统有人直升机,在舰艇上的运用更加灵活,对场地环境的要求更低,无需复杂的回收设备。
在国际上,美欧和俄罗斯在无人直升机领域有着较早的起步。例如,俄罗斯的卡-137无人机、美国的水面战斗舰艇搭载的MQ-8火力侦察兵、奥地利的S-100等都已开发完成并投入使用。然而,全球舰载无人直升机大多属于中小机型,其中美国MQ-8C是起飞重量超过2吨的最大代表。中国在这方面的进展也不容小觑。自2014年展示WZ-6B无人直升机以来,中国陆续推出了包括AR500B/CR500在内的多款无人直升机。特别是由中航谨源誉直升机研究所开发的某重大项目,据称对中国海军武器发展具有划时代意义。
最近,075型两栖攻击舰海试期间,一款新型舰载无人直升机的模型被曝光。从模型来看,这种无人直升机的尺寸小于直-8J和直-20J,但大于美军MQ-8B,接近MQ-8C,表明它已经属于大型无人直升机。这种大型化不仅提升了载荷能力和续航能力,还使得无人直升机能够安装更先进的光电传感器和雷达设备。
值得注意的是,这款无人直升机的机头下方装备了小型光电转塔和传感器吊舱,并且采用了隐身设计,以减弱雷达反射回波,提高隐身性能。这显示了该机型的设计理念和技术水平非常先进,已经超过了美军MQ-8C这样的非隐身无人机。
新型舰载隐身无人直升机模型已经在075两栖攻击舰上进行了调度试验,这可能意味着该机型已经基本完成研制。这不仅为075和076两栖攻击舰增添了新的作战能力,而且显著提升了母舰的态势感知能力,增强了两栖编队对潜、对舰作战的能力,使其成为两栖编队值得信赖的“眼睛”和“哨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