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杨东是一位经验丰富的瓜农,以种植和销售西瓜为生。
2. 当他的西瓜成熟时,他载满西瓜的农用车驶向城市,希望能有个好生意。
3. 在市场里找到一个显眼的位置停下后,杨东想要写点吸引人的标语来促销,但由于读书少,只想出了“甜”这个字。
4. 杨东清晰记得“甜”字的原因是,老师曾教过:舌头触碰甘蔗会感到甜。他在纸板上写了“甜”字后,发现效果并不理想。
5. 看到对面的西瓜摊位生意兴隆,且标语醒目且多样,杨东决定也写几个“甜”字,并且字体要大。
6. 果然,增加了标语后,杨东的摊位开始吸引顾客,生意逐渐好转。
7. 妻子建议杨东应该每天更换不同的标语,以避免顾客感到单调,并可能吸引更多不同需求的买家。
8. 杨东采纳了妻子的建议,每天更换标语,生意果然持续改善。
9. 第四天,杨东写上了“不要太甜哦”的标语,期待生意能再上一层楼。
10. 然而,这一天他的生意并不好,因为顾客看到标语后都掉头就走。
11. 询问一位老者后,杨东才意识到自己的标语被误解了,因为“不要太甜哦”被误读为“不甜哦”。
12. 杨东回家后,发现西瓜没卖掉多少,对弟弟的疏忽感到非常愤怒。
13. 弟弟指出“要”字被涂掉了,杨东回想起来,可能是对面摊主干的坏事。
14. 为了报复,杨东第二天故意将对面摊主标语的第一个字涂掉,结果却造成了更大的混乱。
15. 对面摊主的标语“不甜不要钱”被涂成了“甜不要答友钱”,杨东的恶作剧阴差阳错地起到了反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