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水稻秧苗为何普遍发黄?
水稻秧苗在多数情况下生长状况良好,但不少稻农发现秧苗出现普遍的黄色变化。尽管稻农已经尝试了多种措施,如施用硫酸铵和喷洒叶面肥,秧苗的颜色仍未得到有效改善,依然存在叶片和叶尖发黄的问题。这种黄化现象严重时会阻碍秧苗的生长,导致部分稻苗生长缓慢甚至停滞。
2. 水稻苗发黄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水稻苗发黄虽然有多种原因,但今年特别普遍的黄化问题主要是由气候条件造成的。在今年的水稻育苗期间,多地出现了多次低温情况,尤其是夜间气温过低,对秧苗生长造成了显著影响。有些地区甚至出现了冻害,导致叶片组织坏死,叶尖或叶片变成黑褐色。冻害或冷害严重的秧苗,叶片可能变成白色干尖,根系也可能受害,进而引发冷害型青枯病。同时,秧苗根系和叶片的双重受害影响了营养的吸收与转化,加上春季光照充足,白天棚内温度易升高,根系的受害导致吸收肥水能力下降,养分供应不足,从而表现出缺素症状。
3. 冷害和高温如何导致水稻叶片发黄?
冷害和高温是通过影响水稻植株的水分平衡和营养分配来导致叶片发黄的。由于苗床湿度大,水分充足,秧苗徒长且根系发育不良,冷害发生后,秧苗迅速黄化。白天高温导致蒸腾作用强烈,而根系尚未恢复吸收功能,造成叶片失水,出现打绺青枯现象,形成冷害型青枯病。植物本能地将养分优先供应给顶端,因此心叶会吸收更多养分,而叶片则因养分不足而发黄。此外,秧苗组织受害后,营养回流至根系以修复受害组织,导致叶片营养失衡,进一步表现为叶尖或叶片的黄色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