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内财产协议离婚时通常具有法律效力,但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
首先,协议的订立必须是出于双方的真实意愿,不能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这意味着双方在签订协议时应该是自愿的,并且清楚了解协议的内容和后果。
其次,协议的内容不能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例如,不能约定限制一方的基本人身权利,或规避法定义务等。这样的约定即使写入了协议,也是无效的。
最后,协议还需要符合公序良俗。如果协议的内容违背了社会公共利益或善良风俗,那么它将不会被法律所认可。
在满足这些条件的前提下,婚内财产协议在离婚时就具有了法律效力。双方应该按照协议的约定对财产进行分割。但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在签订协议后,双方又达成了新的、合法有效的约定,那么应以新的约定为准。
总的来说,婚内财产协议的法律效力取决于其是否满足上述条件。在签订这样的协议时,建议双方都要慎重考虑,并确保协议的合法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