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赛龙舟在江南地区的兴起有多种因素。
最初,赛龙舟与古代吴越地区的图腾崇拜相关。江南水网密布,古越人以龙为图腾,他们相信通过赛龙舟这种模拟龙的活动,可以获得龙的庇佑,祈求风调雨顺、避免水患,这是赛龙舟兴起的原始信仰基础。
后来,赛龙舟与纪念历史人物紧密相连。其中,纪念屈原的说法流传甚广。屈原投江后,江南百姓为了打捞他的遗体,竞相划船在江上穿梭,此后每年的这一天都以竞渡的方式缅怀他,逐渐演变成赛龙舟习俗。也有说法认为是为纪念伍子胥、曹娥等。伍子胥忠而被害,传说五月初五被投江,民众以赛龙舟表示对他的同情和纪念;曹娥为救父投江,人们也通过竞渡来纪念她。
在历史发展进程中,赛龙舟还逐渐融入到节日民俗活动里。端午节时,江南地区气候适宜,人们会在这一天开展各种庆祝活动,赛龙舟作为其中最具特色和观赏性的项目,受到广泛欢迎。随着时间推移,赛龙舟的规则、形式不断完善,规模也越来越大,成为江南地区一项重要的民俗传统,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延续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