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马俑的彩绘运用了以下工艺:
颜料选择:
兵马俑的彩绘使用了丰富的矿物质颜料,包括辰砂、铅丹、赭石、孔雀石、蓝铜矿、褐铁矿、铅白和高岭土以及无定形炭等。这些颜料均为中国传统绘画的主要颜料,表明2000多年前中国劳动人民已能大量生产和广泛使用这些颜料。
表面处理:
在彩绘之前,陶俑表面会进行特殊处理。由于陶俑是未上釉的素陶,具有较多的毛细孔,表面不易滑润。为了达到彩绘的要求,陶俑在烧造之前表面会用极细的泥均匀涂抹,并加以压光,减少毛孔并提高光洁度。
陶俑烧造之后,还可能进行了化学物理处理,并涂有一层薄薄的类似胶质的物质,以增强彩绘的附着力,使之不易脱落。
彩绘技法:
彩绘技法多样,根据陶俑的不同部位采取不同的方法。例如,颜面、手、脚面部分会先用赭石打底,再绘白色和粉红色,以接近人体肤色。
袍、短裤、鞋等处的彩绘则采取平涂一种颜色的方法,但在衣袖与袖口、甲片与连甲带之间会运用不同的色调作对比,以突出甲衣的质感。
胡须、眼眉等细节部分则用黑色绘成一道道细细的毛发,表现出精细的刻画。
色彩搭配:
兵马俑的彩绘色彩艳丽,但没有统一颜色。服色种类很多,上衣和裤子的颜色都有多种选择。其中,粉绿、朱红、粉紫、天蓝四种颜色使用最多,成为秦俑服饰的主要色彩。
彩绘严格模拟实物,但在色调的掌握上以暖色为主,很少使用冷色。这种色彩搭配巧妙地表现出秦军的威武气势。


综上所述,兵马俑的彩绘工艺包括颜料选择、表面处理、彩绘技法和色彩搭配等多个方面,充分显示了古代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技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