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化面对命运的捉弄和戏耍,只有生不逢时的慨叹,主要是因为以下几点原因:
遭遇荆州大溃败与东吴投降:廖化在青年时代,遭遇了荆州的大溃败,投降于东吴。虽然心系蜀汉,但身陷囹圄,不得不通过诈死的方式逃离东吴,回到蜀汉。这一过程充满了艰辛与无奈。
亲历夷陵之战的惨败:在回到蜀汉后,廖化亲历了夷陵之战的惨败,这是蜀汉政权遭受的一次重大打击,进一步削弱了蜀汉的实力和士气。
目睹蜀汉国疲民衰:到了中年,廖化目睹了蜀汉国疲民衰的现状。尽管他有心抗争和改变,但受限于蜀汉的整体国力和军事力量,他的努力显得力不从心。
对姜维北伐的忧虑与无奈:廖化对大将军姜维的北伐之举并不看好,认为这只会让蜀汉政权越来越虚弱。然而,姜维却一意孤行,导致最终战况突变,蜀汉由攻转守,颇为被动。廖化对此深感忧虑却无能为力。
蜀汉败亡与阶下囚的命运:最终,蜀汉败亡,廖化也成为了阶下囚。面对这一系列的命运捉弄和戏耍,廖化只能留下生不逢时的慨叹,表达他对时局和个人命运的无奈与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