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蜀汉灭亡之后,司马昭下定决心除掉邓艾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邓艾反对司马昭伐蜀:
在司马昭准备发动伐蜀之战时,邓艾作为军事将领,却反对这一计划。尽管邓艾可能是从军事角度出发,认为时机不成熟,但他的反对却直接触怒了司马昭。因为司马昭此次伐蜀,更多的是为了提升自己的声望和权势,而邓艾的反对无疑是在打司马昭的脸。
邓艾偷渡阴平小道:
在伐蜀战争中,邓艾擅自决定偷渡阴平小道,这一行为虽然最终成功,但过程极为凶险,且并未得到司马昭的明确指示。司马昭此时已经封晋公、加九锡,他的战略目的已经达到,更希望保持胜势,稳定边疆,而不是冒险进取。邓艾的这一行为,让司马昭觉得他过于冒险,且可能损害到自己的声望。
邓艾擅自封赏蜀汉群臣:
邓艾在成功打入蜀汉后,擅自做主封赏了蜀汉群臣。这一行为严重逾越了规矩,因为邓艾只是一个偏师的主将,没有权力对蜀汉群臣做出处置。这种行为不仅让司马昭觉得邓艾逾越了职权,更可能让他觉得邓艾有染指政治的野心。
邓艾触碰司马昭的底线:
邓艾的一系列行为,从反对伐蜀到偷渡阴平小道,再到擅自封赏蜀汉群臣,都触碰到了司马昭的底线。司马昭作为魏国的实际掌权人,对于任何可能威胁到自己权力的人都会保持高度警惕。邓艾的这些行为,让司马昭觉得他不仅情商低,而且可能对自己的权力构成威胁。
综上所述,司马昭下定决心除掉邓艾,主要是因为邓艾的行为触怒了他,逾越了规矩,触碰了他的底线。这些行为不仅让司马昭觉得邓艾情商低,更可能让他觉得邓艾有反叛之心或染指政治的野心。因此,在得到邓艾的上书后,司马昭立即让监军卫瓘告诫邓艾,并最终决定除掉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