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闸蟹身体分为头胸部、腹部和附肢,各部分特征明显。
头胸部由头和胸愈合而成,外被坚硬的头胸甲,颜色随环境有所差异,一般为青绿色。头胸甲形状近似方形,前端有一对复眼,具柄能活动,可敏锐感知周围环境;还有两对触角,第一对触角较短小,第二对触角较长,用于触觉和嗅觉,辅助大闸蟹在水中探寻食物、识别方向。
腹部退化并折叠在头胸部下方,俗称“蟹脐”。雄蟹腹部呈三角形,较为狭长;雌蟹腹部则为圆形或椭圆形,较为宽大,在繁殖季节可用于抱卵。
附肢包括五对胸足,第一对胸足特化为螯足,强大有力,表面有绒毛,用于捕捉食物、防御天敌以及争夺领地;后四对胸足为步足,较为细长,末端尖锐,适合在水底爬行、攀爬和游泳。大闸蟹的步足还具有独特的“横行”特点,这与其身体结构和关节构造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