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小升初复习 缩句和转述句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2 23:13:28
文档

小升初复习 缩句和转述句

第一部分:缩句和转述句缩句一、确认句子成份在句中的位置含有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的句子才成单句。指导学生先分清这两面部分之后,再找分句子主杆“主、谓、宾”,而后找出“定、状、补。”“定、状、补”也就是缩句时按删除的部分。“定、状、补”,它们在句中的位置是怎样的呢?它们处于的位置是:1、定语,它的位置有两处:一是在主语的前头,二是在宾语的前头,例:静静的小溪从村外缓慢地流向宽阔的潘阳湖。“小溪”为主语,“潘阳湖“为宾语,那么“静静”,“宽阔”分别为这个句子的定语。定语对中心起了修饰和领属的作用。
推荐度:
导读第一部分:缩句和转述句缩句一、确认句子成份在句中的位置含有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的句子才成单句。指导学生先分清这两面部分之后,再找分句子主杆“主、谓、宾”,而后找出“定、状、补。”“定、状、补”也就是缩句时按删除的部分。“定、状、补”,它们在句中的位置是怎样的呢?它们处于的位置是:1、定语,它的位置有两处:一是在主语的前头,二是在宾语的前头,例:静静的小溪从村外缓慢地流向宽阔的潘阳湖。“小溪”为主语,“潘阳湖“为宾语,那么“静静”,“宽阔”分别为这个句子的定语。定语对中心起了修饰和领属的作用。
第一部分:缩句和转述句

缩句

一、确认句子成份在句中的位置

含有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的句子才成单句。指导学生先分清这两面部分之后,再找分句子主杆“主、谓、宾”,而后找出“定、状、补。”“定、状、补”也就是缩句时按删除的部分。“定、状、补”,它们在句中的位置是怎样的呢?它们处于的位置是:

1、定语,它的位置有两处:一是在主语的前头,二是在宾语的前头,例:静静的小溪从村外缓慢地流向宽阔的潘阳湖。“小溪”为主语,“潘阳湖“为宾语,那么“静静”,“宽阔”分别为这个句子的定语。定语对中心 起了修饰和领属的作用。

2、状语,它的位置也有两处,一处在谓语的前头,如上例子,缓慢地流,“流”是谓语,“缓慢”那就是状语,另一处在句子之首,表示时间和处所。例如,“从昨天开始”,“在学校里”。

3、补语,它的位置同样是两处,一处在谓语的后头,表示程度和结果。例:我高兴得跳起来,“跳起来”为补语。一处是在宾语的后头,表示补充说明,我打了他三下,“三下”为补语。

二、抓住句中的中心词,用设问的方法,找准句子主杆

例如,中国第一丹霞江郎山耸立在美丽富饶的浙西大地,在这个句中很容易确立“耸立”这个词是谓语,就可以用设问的方法找出主语和宾语。问:什么耸立:江郎山耸立。耸立在哪里:江山郎耸立在浙西大地,很明显,“主、谓、宾 ”就是“江郎山耸立浙西大地”,这是句子的主杆。其余的是枝叶,要删除去。这个方法,通过多项训练,学生就很快地掌握起来。

三、 借助结构助词,找准句子的主杆

借助结构助词“的、地、得”为标志,寻找“主、谓、宾 ”就方便得多了。

“的”字,是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主语、宾语)之间。

例:小明的爸爸认真地审阅市的工作报告。

“爸爸”,“工作报告”前面有个“的”字,可以定为“爸爸”是主语,“工作报告”是宾语。

“地”字用在状语和中心词(谓语)之间。

上例中,“认真地审阅”,“审阅“前头有“地”字,可以定为“审阅”是谓语。

“得”字用在谓语和补语之间。

例:她笑得很开心,笑和开心之间在“得”字,那么“笑”字可定为谓语。

缩句,就是把写得比较具体、生动形象的句子的枝干去掉,留下主干,使其简单明了,我认为缩句的原则是:留下主、谓、宾的中心词,去掉定、状、补,兼及句子基本意思不变和完整性。

在缩句中,我们常常会碰到一些比较难处理的句子,教师难教学,学生难掌握,我参考了一些专家的意见,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提出一些实例和大家一起讨论,供同行们参考。

1、复指短语作主语或宾语时如何处理

例:叔叔在炎热的夏天练习射击。

这个句子的处理,实际上是遇到复指短语作主语或宾语时如何处理的问题。复指短语是由两个词或短语重叠在一起指同一个人或事物作同一个成分的,彼此有注释或补充说明的关系。复指短语作主语或宾语时,缩句时一般可保留表示某某人或某某事物主要词语;如果复指短语本身很短,也可以将整个儿复指短语保留在主干中。

本句可以缩成:叔叔练习射击。

也可以缩成: 练习射击。

不能缩成:叔叔练习射击。(因为主要词语是"")

2、缩句时要不要保留补语

例:骏马奔驰在辽阔的草原上。

“在辽阔在草原上”是补语,故缩为:骏马奔驰。

又如:一轮金黄的圆月高高地挂在蓝蓝的天空中。

这个问题,实际上是缩句时要不要保留补语的问题。

因为"在天空中"是补语,根据缩句精神,故因去掉。但是如果删掉的话,句意就会残缺,所以删除应该是在句意完整的情况下进行的。

应当是:圆月挂在天空中。

(这一类题,我们在实际操作中往往把前后联系非常紧密的补语留下来,比如“一串串快要成熟的葡萄像珍珠似的挂满了藤架。”缩为“葡萄挂满了藤架。”为了句子的完整性留下补语"满"。但从技术层面来看,不应当保留。)

3、去掉状语,原句意思改变了怎么办

例:孩子在横木上差点跌到甲板上。

有人认为,"差点儿"是"跌"的,说明孩子还没有掉下来,缩成"孩子跌到甲板上"句子的原来意思就改变了。不应当删去。

我认为"差点儿"是状语,故应当缩为:孩子跌掉甲板上。

4、"着、了、过"如何处理

例:他津津有味地吃着一只大苹果。

"着、了、过"是时态助词,助词在句子中几乎没有性,是不能删的。

应当缩为:他吃着苹果。

5、缩句不能改变原句的主语

例: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

缩句不能改变原句陈述的对象,即主语。例句主语是"广场上",而不是"灯",

所以应当为:广场上灯照耀着建筑。

此句,如改为: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

“广场上”为状语,应缩为:灯照耀建筑。

6、缩句不能改变原句的谓语

例:夏天,老人们都爱到河边的树阴下钓鱼。

缩句既不能改变原句的主语,也不能改变陈述主语的谓语,"夏天"是"状语",故删去。原句主语是"老人们",说 "老人们"爱好干什么,故谓语是“爱好”,"爱好钓鱼"不等于"钓鱼", "到树阴下"和"钓鱼"是两个连续的动作,都不能压缩掉。

故答案应当为:老人们爱到树阴下钓鱼。

6、缩句不能改变原句的结构

例:灰黑色的鸬鹚整齐地站在船舷上,像列队的士兵在等待命令。

原句是一个复句,前面的分句说鸬鹚站立的动作,后面的分句说它像什么。应当分别缩掉两个分句。

正确的缩句应当是:鸬鹚站在船舷上,像士兵等待命令。

7、连动句的缩句

例:渔夫的妻子桑娜坐在炉旁补一张破帆。

这是个连动句,连动句中的谓语动词必须都保留在主干中,宾语必须或宾语中心语也必须保留在主干中。这句中"在火炉旁"是"坐"的补语,照例应当去掉,但如果缩掉主干就不成句,故应做保留。(我认为这类句子不应当成为学生练习内容。)

课堂练习

一、判断下列缩句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缩写为“这不是奇观。”(     ) 

2、“红军的主力渡过了天险大渡河,浩浩荡荡地奔赴抗日的最前线。”缩句为“主力奔赴最前线。”(        ) 

3、“高大挺拔的白杨树像一排卫兵似的的,在宽阔而又笔直的公路两旁排列。”可缩写为“白杨树在公路排列。”(       ) 

4、“风景如画的桂林山水,吸引了成千上万的中外游客来此观光。”可缩写为“游客观光。”(     

二、缩写句子。 

1、大家热情地接待了远方的客人。 

                                                  

2、她的旧围裙里兜着许多火柴。 

                                                  

3、我们追寻诗仙李白在这里游览山水、痛饮狂歌的行踪。 

                                                  

4、繁花似锦的焰火在夜空中构成一幅美妙的图案。 

                                                  

5、童年的往事多得像天上的繁星。 

 

2、转述句

直接叙述改为间接叙述的方法:

  1、把句中的第一人称(我、我们)改为第三人称(他、他们、她、她们)。

  (注:若句中有第二人称“你”或“你们”,应该认真分辨“你”或”你们”在句中指的是什么人,而后用具体的人名来转述;若没有具体所指,则不用变换。)

  2、把句中“说”字后的冒号改为逗号,句中的双引号去掉。

  间接叙述改为直接叙述的方法:

  1、把句中的第三人称(他、他们、她、她们)改为第一人称(我、我们)。

  (注:若句中有具体人名或第一、三人称的,要将具体人名或第一、三人称改为第二人称(你、你们)。)

  2、把句中“说”字后的逗号改为冒号并加上双引号。

  转述的形式有(假定第一者、第二者、第三者):

  形式一:第一者(我)说的话,在他人的转述中,要把表示第一者的“我”改为“他”。如:我说:“从今天起我要努力学习,取得好成绩。”则可转述为:他说,从今天起他要努力学习,取得好成绩。

  形式二:第二者对第一者说的话,由第一者转述,则转述中第一者“我”不变。如:爸爸对我说:“我今天加班,晚上要晚些回来。”这句话由“我”来转述给他人,则为:爸爸对我说,他今天加班,晚上要晚些回来。

  形式三:第二者对第一者说的话,由第三者转述,则转述中“我”则要改为“他”。如:爸爸对我说:“我今天加班,晚上要晚些回来。”这句话由第三者来转述,则为:爸爸对他说,他爸爸今天加班,晚上要晚些回来。

  (说明:在转述过程中,具体怎样把第一人称恰当地转为第三人称,要根据具体的语境,辨清人称所指,灵活进行转述。)

课堂练习

  一、把下面句子改变人称换个说法。

  1、美丽的姑娘说:“我是智慧的女儿。”

  2、一位同胞说,他是中国人,他爱中国。

  3、小明高兴地告诉妈妈,他在新华书店买了一本《雷锋日记》。

  二、把直接引述改为间接引述

  1、爸爸说:“小甜病了,我会不知道吗?”

  2、王老师对同学们说:“如果明天下雨,我们就不去秋游了。”

  3、那位年轻的母亲说:“你这么大年纪了,我站一会儿就行了。”

  4、王军不好意思地说:“那次是我不好,不该弄坏你的钢笔。”

  三、把引述句转为陈述句。

  1、老师对我说:“我教你怎么写。”

  2、巴金说:“我爱月夜,但我也爱星天。”

  3、董存瑞坚决地说:“我去炸掉它!”

  4、乌龟对青蛙:“你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吧。”

  5、鲁迅在回信中:“我的信如果要发表,且有发表的地方,我可以同意。”

  6、老师对我说:“你回去吧,我还要批改作业。”

  7、贝多芬问盲姑娘:“您爱听吗?我再给您弹一首曲子吧。”

第二部分  阅读

①再过三天 ,小保姆一个月的试用期就到了。小保姆长得浓眉大眼,样子(    )土气点,手脚(    )很勤快。煮饭、洗衣、打扫房间,样样活儿都干得挺利索。毕竟是乡下来的姑娘,很实在,女主人对她的总体印象颇佳。不过,在最后三天中,女主人还想对她进行一项测试。    

     ②清早,小保姆起床要去做饭,在房门口捡到一元钱。她想准是女主人掉的,就随手把它放在厅中的茶几上,像收拾一件杂物,随收随放,琐琐碎碎,她根本没有意识到这当中的特殊意味:这钱藏着一个心计,对钱的漠视竟是一种抗争。

③第二天清早,小保姆又在房门口见到一张钞票,是五元钱。她好生奇怪,女主人为何连续两天丢钱?她是个精细的主妇,怎么会丢三落(luò  là)四的?咦,会不会是在试探,在怀疑我的诚实?小保姆想到这儿,翘起了嘴巴,很生气:怎么能这样小看人?怎么能这样侮辱人?她越想越气,准备找女主人论理。然而,她仔细一想,又否定了自己的猜想。女主人刚从科长位上退休,富态中透着几分威严,待人接物很有风度。这样体面的人,怎么会玩“钓金龟”的小儿游戏呢?不会的。可是,再想回来,不是女主人,还会有谁把钱放在这儿?她迫切想知道究竟,于是眉头微微的蹙起,旋即用脚把钱拨进了茶几脚下……

④晚上睡前,小保姆趴在卧室窗前窥看厅中动静,她想看看女主人是否来取钱。不出所料,女主人果然悄悄来到厅中,在茶几前趴下,把手伸到茶几脚下……这一镜头令小保姆看呆了。女主人在小保姆心目中受敬重的位置坍塌了,变成了一个粗俗可鄙的恶婆婆。她恨恨的咬了一下嘴唇,似乎在暗暗下定一个什么决心,随后便安然上床睡觉去了。

⑤第三天清早,小保姆又在房门口见到一张钞票,是十元钱。她的嘴角立即泛起一丝冷笑,便把钱捡了起来,装进了自己的口袋里……当晚  女主人找小保姆谈话  像当年找科员个别谈话一样  严肃  婉转  采用启发式  你在试用期的工作表现是不错的  这应该充分肯定  可是    唉!做人起头,路正长着呢!诚实是顶要紧的。你如果能够记住这一点,痛改前非,我还是想留下你的!

⑥“你是不是说我捡了10元钱?”

⑦“是呀!难道你不觉得自己有错吗?”

⑧“不,我已经将10元钱还给你了!”

⑨“咦,你啥时啥地还我钱了?“

⑩“早上7点,公共楼梯!”

⑾女主人一时没有反应过来,还想开口反驳,但“楼梯”两个字却让她像触电一样,浑身一颤。她一时脸红语塞(sāi sài sè),十分狼狈,心中暗暗叫苦:怎么让她看到了?

⑿原来女主人每天早上7点钟都要下楼去锻炼,小保姆就把捡到的10元钱悄悄放在楼梯上。女主人下楼时,看见了10元钱,眼睛一亮,左右张望,看没人在场,便赶快捡起钞票揣(chuāi duān)进怀中,根本没有想到有谁也在悄悄地测试她……

1.在文中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2)

2、给文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3)

丢三落(       )四    语塞(       )     揣进(         )

3给⑤段中划线的句子加上恰当的标点(3) 

4联系短文内容回答问题。(4)

1小保姆的日常表现(限于十个字以内)是                                          

2这钱藏着一种心计,联系上下文,这里的“心计”指的是                        

                                    

5、女主人对小保姆接连三次“测试”,小保姆的表现是:(6)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6、女主人“脸红语塞,十分狼狈,心中暗暗叫苦”的直接原因是                      

                                                  ,根本原因是        

                                                  。(4)

7、题目“试”蕴含两层含义,仔细读文章,说说这两层含义分别是什么?(4)

                                                                               

阅读答案

1、(虽然 )(  却  ) 2、là  sè    chuāi    

    3、当晚 , 女主人找小保姆谈话 , 像当年找科员个别谈话一样,  严肃 、 婉转 , 采用启发式: 你在试用期的工作表现是不错的 , 这应该充分肯定  。可是 。。。 

4. ①  样样活儿都干得挺利索         

②那主人对她的测试 。 

5、   第一次         根本没有意识到是测试,把钱放到茶桌上。                                                             

         第二次         怀疑并验证了测试,有所生气,把钱拔到茶桌下面。                                                            

         第三次          生气并把施计,把钱放在楼梯让女主人捡,反驳女主人不尊重他人。                                                              

6、 她捡钱被保姆看到,中了保姆的计

愿意:不尊重、信任别人而羞愧 

7、一是金钱测试  二是信任、品德、尊重的测试

课后作业

一、缩句

1.  这是铁路线上的一个小站。

2.  大家热情地接待了远方的客人。

3.  清脆悦耳的鸟叫声从远处的山林里传来。

4.  白石爷爷晚上在昏暗的油灯下学画。

5.  我热情地拦住一个额前披着短发的男孩子。

6.  伟大的祖国养育了勤劳善良的母亲。

7.  天上的星星怕冷似的钻进厚厚的云絮里。

二、变转述句

1、萌萌把馍递给我:“老师,您几天都没吃饭了。您吃吧,吃了身体就有劲了。”

2、那挑山工想了想说:“我们哪里有近道,还不和你们是一条道?”

3、列宁问:“我应该排在哪一位同志的后面?”

4、齐威王对田忌:“怎么,难道你还不服气?”

5、桑娜对丈夫说:“咱们的邻居西蒙死了。”

6、海力布急得掉下眼泪说:“我可以发誓,我说的话千真万确。相信我的话吧,赶快搬走!”

文档

小升初复习 缩句和转述句

第一部分:缩句和转述句缩句一、确认句子成份在句中的位置含有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的句子才成单句。指导学生先分清这两面部分之后,再找分句子主杆“主、谓、宾”,而后找出“定、状、补。”“定、状、补”也就是缩句时按删除的部分。“定、状、补”,它们在句中的位置是怎样的呢?它们处于的位置是:1、定语,它的位置有两处:一是在主语的前头,二是在宾语的前头,例:静静的小溪从村外缓慢地流向宽阔的潘阳湖。“小溪”为主语,“潘阳湖“为宾语,那么“静静”,“宽阔”分别为这个句子的定语。定语对中心起了修饰和领属的作用。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