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指导思想:
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面向全体,不放弃每一个学生,力争让每个学生都在最后能考上一个理想的高一级学校。完成九年级物理13章到20章的教学,通过一学期的教育教学,掌握热学和电学的相关考点,为元月调考做准备,为明年的中考备考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比热容、电学基础、欧姆定律、电功功率
难点:比热容、欧姆定律、电功率
三、教学现状:
经过一年的物理学习,学生们的思维能力已由具体的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由表象向内部延伸;分析问题的能力也在不断提高,但由于学习能力、学习基础等发展不平衡,加上一学期网课的学习,部分学生物理的建模能力、答题技巧和规范,没有在校课堂教学那么扎实,相当一部分同学成绩虚假,因各种原因因网课掉队,两级分化严重,学习习惯普遍较差,谈物色变,这 给物理教学增加了一定的难度。
四、具体措施:
1、立足武汉市元月调考,统一进度,夯实新课教学:重教材、重基础、抓落实、提效率,教学要有针对性、要面向全体学生:紧盯目标生,关爱临界生,不放弃学困生。
2、作业要分层次精组题、全批改、细辅导。巩固优秀面,提高中间层,特别关注后30%学生学业成绩的提升,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3、加强集体备课,要加强课本研修,备学情、备考点,加大课前投入,研究学生、研究试题、统一测试。
、重视实验教学,引导学生思考实验方法,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数据,科学规范表述实验结论。
、针对各班班情学情,灵活运用“兵教兵”,落实好因材施教,加强考法指导,规范答题步骤,减少非智力因素失分,提高学生的得分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6、加强电子白板的相互交流学习,熟练运用电子白板,利用好信息技术对教学的促进
作用。
五、教学安排
| 周次 | 时间 | 内容 | 责任人 |
| 预备周 | 热值 | ||
| 1 | 8.31——9.4 | 热机、热机的效率 | |
| 2 | 9.7——9.11 | 能量的转化守恒、两种电荷 | |
| 3 | 9.14——9.18 | 电流电路、串联并联 | |
| 4 | 9.21——9.25 | 电流的测量、串并联电路电流规律 | |
| 5 | 9.28——10.2 | 电压、串并联电路电压规律 | |
| 6 | 10.5——10.9 | 电阻 | |
| 7 | 10.12——10.16 | 变阻器;第15、16章复习 | |
| 8 | 10.19——10.23 | 欧姆定律1-2节 | |
| 9 | 10.26——10.30 | 欧姆定律3-4节 | |
| 10 | 11.2——11.6 | 欧姆定律专题训练 | |
| 11 | 11.9——11.13 | 电能电功 、期中考试 | |
| 12 | 11.16——11.20 | 电功率、测量小灯泡电功率 | |
| 13 | 11.23——11.27 | 焦耳定律、多档位问题 | |
| 14 | 11.30——12.4 | 电功率综合 | |
| 15 | 12.7——12.11 | 生活用电1-3节 | |
| 16 | 12.14——12.18 | 电功率和生活用电综合 | |
| 17 | 12.21——12.25 | 电与磁1-2节 | |
| 18 | 12.28——1.2 | 电与磁3-4节 |
| 19 | 1.4——1.9 | 元调复习(一) | |
| 20 | 1.11——1.16 | 元调复习(二) | |
| 21 | 1.18——1.23 | 元调复习(三)、元月调考 | |
| 22 | 1.24——1.29 | 评讲元调试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