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 先用“是/非判断法”将能直接判定的定为重要环境因素,在表中“直接判定”栏中画上“√”。
可直接判定的重要环境因素包括:
1法律法规有要求的情况
——已违反或接近违反法律法规及强制标准要求的,如排放超标;
——虽未超标,但当地高度关注或强制监测的;
——或法律明令禁止使用、使用或限期替代的物质,重污染工艺,大耗能装置。
2异常或紧急状态下可能产生严重环境影响的。
3 相关方有合理投诉的。
4 对相关方能够施加影响且环境影响严重的。
二 用“因子打分法”对其余环境因素进行评价。
取a~g七个因子,其中a~e用于污染类环境因素的评价,f和g用于能源资源类环境因素的评价。
污染类环境因素的总分M=a+b+c+d+e。当M≥15时,该环境因素为重要环境因素。
能源资源类环境因素的总分N=f+g。当N≥7时,该环境因素为重要环境因素。
评价因子以及等级和分值的设定见下表。
| a 排放量因子 | 分值 | b 排放频次因子 | 分值 | ||
| 排放量大 | 5 | 连续发生至每日一次 | 5 | ||
| 排放量较大 | 4 | 每日少于一次至每周一次 (或异常) | 4 | ||
| 排放量中等 | 3 | 每周少于一次至每月一次 (或紧急) | 3 | ||
| 排放量较小 | 2 | 每月少于一次至每年一次 | 2 | ||
| 排放量小 | 1 | 一年以上时间一次 | 1 | ||
| c 影响范围因子 | 分值 | d 影响的持续性或可恢复性因子 | 分值 | ||
| 全球范围 | 5 | 一年以上可恢复或不可恢复 | 5 | ||
| 国家范围 | 4 | 半年至一年内可恢复 | 4 | ||
| 地区范围 | 3 | 一周至半年内可恢复 | 3 | ||
| 组织周边 | 2 | 一天至一周内可恢复 | 2 | ||
| 组织场界内 | 1 | 一天内可恢复 | 1 | ||
| e 相关方关注程度因子 | 分值 | ||||
| 社会极度关注 | 5 | ||||
| 地区性极度关注 | 4 | ||||
| 地区性关注 | 3 | ||||
| 地区性一般关注 | 2 | ||||
| 不甚关注 | 1 | ||||
| f 能源/资源消耗因子 | 分值 | g 可节约程度因子 | 分值 | ||
| 消耗大 | 5 | 加强管理可明显见效 | 5 | ||
| 消耗较大 | 4 | 改进工艺可见效 | 3 | ||
| 消耗中等 | 3 | 难以节约 | 1 | ||
| 消耗较小 | 2 | ||||
| 消耗小 | 1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