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4课《古诗四首》同步试卷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2 23:14:56
文档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4课《古诗四首》同步试卷

《古诗四首》同步试卷一、单选题(共7题;共14分)1.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灿烂(làn)     澹(zhān)澹    子规啼(tí)B. 萧瑟(sè)      竦峙(sì)      歌咏(yǒng)C. 枯藤(téng)    沧(cāng)海    一帆悬(xuán)D. 碣(hè)石      归雁(yàn)     断肠(cháng)人2.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推荐度:
导读《古诗四首》同步试卷一、单选题(共7题;共14分)1.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灿烂(làn)     澹(zhān)澹    子规啼(tí)B. 萧瑟(sè)      竦峙(sì)      歌咏(yǒng)C. 枯藤(téng)    沧(cāng)海    一帆悬(xuán)D. 碣(hè)石      归雁(yàn)     断肠(cháng)人2.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古诗四首》同步试卷

一、单选题(共7题;共14分)

1.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灿烂(làn)      澹(zhān)澹     子规啼(tí)

B. 萧瑟(sè)       竦峙(sì)       歌咏(yǒng)

C. 枯藤(téng)     沧(cāng)海     一帆悬(xuán)

D. 碣(hè)石       归雁(yàn)      断肠(cháng)人

2.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B.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C.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D.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3.下列对《观沧海》一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东临碣石”中的“临”,写诗人登高观沧海,起笔气势不凡。

B.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描写水波和山岛。

C. 诗中描写了萧瑟的秋风、汹涌的波涛,营造悲凉伤感的意境。

D. 本诗寓情于景,体现诗人博大的胸襟和建功立业的豪迈情怀。

4.下列这首诗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A. 律诗有严格的格律要求,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而这首五言律诗除中间两联外,第一联也是对仗的。

B. 诗人首联先写“客路”而后写“行舟”,其人在江南、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已流露于字里行间,与尾联的“乡书”“归雁”,遥相照应。

C. 颔联的“潮平两岸阔”,写出了春潮涌涨、江水浩渺的情景,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了,船上人的视野也因之开阔。

D. 颈联把“日”与“春”作为流逝的时光的象征,提到主语的位置加以强调,并且用“生”字和“入”字使之拟人化,赋予它们以人的意志和情思。

5.下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从表达方式看,《观沧海》是一首想象类的抒情诗。

B.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三四句抒写了诗人听说友人左迁龙标时的惆怅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C. “海日生残夜”表现太阳初升,大地还基本处于黑暗之中,但黑夜已被撕破,一个“残”字写出了黑夜将不可抗地消失。

D. 《天净沙·秋思》中“枯”“老”“昏”“瘦”等字眼使浓郁的秋色之中蕴含着无限凄凉悲苦的情调。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观沧海》描写了沧海的壮丽景色,抒发了作者的豪情壮志,其中写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景象是全诗的重点,因为这是诗人伟大抱负的写照。

B. 王湾,唐代诗人,他的“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历来为人们称道。

C.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唐代诗人李白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的抒发感愤、寄以慰藉的一首绝句。

D. 《天净沙·秋思》写景由近及远,感情抒发由浅入深,开头一句“枯藤老树昏鸦”是诗眼。

7.对《天净沙 秋思》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A. 这首元曲描写的秋天黄昏天涯游子奔走他乡景象。          B. 小桥流水人家,描绘了一幅温馨明净的生活情景,反衬了游子的思乡之悲。

C. 夕阳西下,渲染了一种凄凉孤寂的氛围,为游子行走他乡创设了场景。          D. 这首元曲都在写景,没有一句抒情的句子。

二、默写(共1题;共15分)

8.默写。    

(1)《观沧海》中描写诗人想象中的景象,又能反映他博大襟怀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把明月人格化,表达对友人深切同情和关怀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    

(3)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描绘出上涨的潮水与两岸持平,江面开阔,顺风行船的景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暗示时光流逝,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之中的自然理趣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抒发思乡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4)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与首句“枯藤老树昏鸦”句法结构和情绪渲染一致的句子是:________。    

(5)《次北固山下》描绘了长江的风光。在我国古代诗词中,还有许多含“江”(长江)的诗句,其中,你读过的两句诗是“________”和“________”。    

三、诗歌鉴赏(共5题;共62分)

9.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阅读画线诗句,观察下面两幅图画,简要说明哪一幅能够表现这一联诗句所描绘的景象。  

(2)结合全诗分析诗人是如何表达思乡之情的。    

10.阅读诗歌《天净沙·秋思》,回答问题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这首曲中“枯藤”、“昏鸦”、“西风”、“瘦马”、“夕阳”等词语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象?    

(2)“枯藤老树昏鸦”与“小桥流水人家”是两种鲜明不同的画面,你能理解这种不协调的用意吗?

(3)诗歌中直接抒情的是哪一句?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4)“小桥流水人家”一句描写出温馨恬静的景象,联系全诗,谈谈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11.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诗人在“杨花落尽子规啼”一句里写了哪些景物?渲染了怎样的气氛?    

(2)从“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两句中,你读出了诗人的哪些情感?    

12.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观沧海

(东汉)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校园诗词大会”设计了“文字线索题”环节。下面这道题设定的答案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该题已有三条线索,请你结合阅读体验编写最后一条线索,能让答题者锁定答案。(    )  

A.他引领建安文坛开创“建安风骨”的独特风格,被后人尊为典范。

B.他的诗作雄健深沉,慷慨悲凉,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东汉末年人民的苦难生活,《蒿里行》《短歌行》是“建安风骨”的代表作品。

C.诗人北征乌桓得胜回师经过碣石山作此诗。《浪淘沙·北戴河》中提及此事:“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2)这首诗借景抒情,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3)展开合理的想象,把“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所表现的画面描写出来。    

1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舟过谢潭三首(其一)

(宋)杨万里

风头才北忽成南,转眼黄田到谢潭。

仿佛一峰船外影,褰帏①急看紫巉岩②。

【注】①褰(qiān)帏:掀起帘子。②巉岩?高而险的山岩。

(1)本诗第二句中的“转眼”与诗中“________”字相呼应,写出了________。    

(2)本诗最后一句中的“急”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解析】【分析】A项,“澹”应读“dàn”;B项,“峙”应读“zhì”;D项“碣”应读“jié”。 

故答案为:C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正确辨析字音的能力。字音的辨析主要是辨识并确认汉字在词语(或句子)中的正确读法。特别是常见的多音字、同音字、形近字。注意积累和练习。

2.【解析】【分析】C项正确的节奏划分应为“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故答案为:C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诗句节奏的划分能力。五言诗就词义和诗句意思来说,将其划分为“二三”格式更为合理些。七言律师的朗诵节奏:七言古诗按意义可划分为“四三”,“二二二一”,“二二一二”等,有的是四三式的,不过很少见。

3.【解析】【分析】C项,“营造悲凉伤感的意境”表述有误。尽管萧瑟的秋风给人以悲凉肃杀之感,但是洪波汹涌,更见其生命不息!从整体上来看,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宏伟的抱负、宽广的胸襟。 

故答案为:C

【点评】此题综合考查把握诗歌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在整体感知与把握诗歌内容大意的基础上,对诗歌的主题思想、意象及意境、表现手法、语言以及作者的情感等方面加以综合考虑。

4.【解析】【分析】D项,“把‘日’与‘春’作为流逝的时光的象征”表述有误,应是把“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 

故答案为:D

【点评】此题综合考查把握诗歌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在整体感知与把握诗歌内容大意的基础上,对诗歌的主题思想、意象及意境、表现手法、语言以及作者的情感等方面加以综合考虑。

5.【解析】【分析】A.《观沧海》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观”字统领全篇,写出了登山所见,抒发了作者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伟大抱负。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对古诗内容的理解赏析能力。其中,《观沧海》描绘了祖国河山的雄伟壮丽,既刻画了高山大海的壮阔,更表达了诗人以景托志,胸怀天下的进取精神。全诗语言质朴,想象丰富,气势磅礴,苍凉悲壮。《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以奇特的想象力编织出一个朦胧的梦境,虽未追叙与好友昔日相聚的情景和友谊,但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把友情抒发得真挚感人。

6.【解析】【分析】D项,诗眼应是“断肠人在天涯”。 

故答案为:D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作家作品的了解掌握情况, 关键在于平时的积累。注意掌握作者、生活时代、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尤其注意掌握具体的情节内容。

7.【解析】【分析】这首诗都是在抒情。前几句是借景抒情,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是直抒胸臆。

故答案为:D。

【点评】在理解古诗词的基础上,进行赏析。考查学生的理解和阅读能力。

二、默写

8.【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背诵理解能力。第一题从“想象”和“博大胸怀”可以联想到诗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第二题从“人格化”、“同情关怀”等词语可以联想到诗句“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第三题从“江面开阔”、“顺风行船”等关键词可以联想到诗句“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从自然理趣“可以联想到句子为”海日生残夜 , 江春入旧年。“从思乡”可以联想到句子为“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第四题答案不唯一,只要句子中出现“长江”或者”江“即可。 

故答案为:⑴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⑵;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⑶;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⑷ 古道西风瘦马 ⑸;烟渡江上使人愁;唯见长江天际流

【点评】古诗文默写包括一般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前者需要考生结合上下句提示进行回答;后者要结合自己对古诗文的理解和题干中的关键词进行分析。

三、诗歌鉴赏

9.【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词意境的理解。结合诗歌,从“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等关键语句,可以判断第一幅画能够描绘颔联。(2)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写作思路的把握。 首联点出“客路”,表明自己出行在外,暗寓思乡之情;颈联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时光流逝,表达不得回乡的愁思;尾联欲借“归雁”传递乡书,饱含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故答案为:⑴ 我认为图1能够表现这一联诗句所描绘的景象。图中的江面十分开阔,能表现“潮平两岸阔”的景象;图中的船帆高高悬挂,能表现“风正一帆悬”的景象。 ⑵ 首联点出“客路”,表明自己出行在外,暗寓思乡之情;颈联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时光流逝,表达不得回乡的愁思;尾联欲借“归雁”传递乡书,饱含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点评】古诗词的阅读理解属于中考常见题型。无非就是对句子的炼字炼句的赏析和情感主旨的把握,需要考生在平时学习中要逐字逐句分析体会其妙处,还要学会结合诗人时代背景去体会诗歌的情感。

10.【解析】【分析】(1)根据“枯藤”“夕阳”“西风”可知是深秋的傍晚写照。

(2)“枯藤老树昏鸦”属于悲凉景象,“小桥流水人家”属于喜景,二者形成对比,衬托出作者的思乡情深。

(3)直接抒情,可以映照在重点词语上。断肠,就是一种内心苦楚的倾诉。

(4)“小桥流水人家”是一种他乡的乐景描写,这反而加重了作者的思乡之情,属于以乐景写哀情。

故答案为:(1)深秋晚景图;(2)将哀景与乐景放在一起,形成鲜明的对比,反衬“天涯”人的思乡愁绪。(3)断肠人在天涯。抒写游子的孤苦寂寞之情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4)以乐景写哀情,通过对比,衬托出游子的孤独凄凉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点评】(1)本题考查对古诗意象、意境的赏析能力。一系列深秋的荒凉意象,表达了一种深秋的凄清和孤寂景象。

(2)本题考查对古诗写作技巧的理解。作者有时以乐写乐,以悲写悲,但也能以乐衬悲,悲则更悲,本诗就是这样的情形。

(3)本题考查对作者思想感情的把握。作者写尽人间的悲欢离合,结尾用“断肠人”三个字倾诉了内心的思乡苦痛。

(4)本题考查对作者写作技巧的赏析。本诗以乐景写哀情,属于典型的对比写法。

11.【解析】【分析】⑴ “杨花落尽子规啼"一句里写了 "杨花、子规"这两种春天特有的景物,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渲染出凄凉感伤的氛围,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思念之情。  

⑵结合写作背景,李白通过丰富的想象,给予抽象的"愁心"以物的属性,它竟会随风逐月到夜郎西。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竟变成了一-个了解自己,富于同情的知心人,她能够而且愿意接受自己的要求,将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带到辽远的夜郎之西,交给那不幸的迁谪者, 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同情、关切和思念。

故答案为:⑴杨花和子规鸟。渲染了无限悲凉、感伤的气氛。

⑵诗人听说友人将左迁龙标时的惆怅和恋恋不舍之情。

【点评】⑴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意境的体会能力。解答时,需要反复诵读诗歌,整体感知诗意,在此基础上,按照题目要求,结合整首诗歌来分析。

⑵本题考查学生对作者情感的分析能力。把握诗中诗人的心境,要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作者所处的时代及诗歌的具体内容来理解、分析作者的感情基调,同时,要联系诗中的景、物、意象来体会。

【参考译文】

    在杨花落完子规啼鸣之时, 我听说您被贬为龙标尉,龙标地方偏远要经过五溪。

    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暖的月亮,希望它能随着风一直陪着您到夜郎以西。

12.【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掌握。前三句话从诗人的写作特点、诗歌内容、时代背景进行了分析,独缺对诗歌意境的把握,所以我们可以据此回答。如诗句运用想象,捕绘出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2)诗人情感的把握,从关键句子“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可以体会到诗人开阔的胸怀和统一中原、建功立业的伟大抱负。(3)描绘画面既要忠实于句子进行翻译,还要展开合理的想象。 

故答案为:⑴ 诗句运用想象,捕绘出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 ⑵ 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怀和统一中原、建功立业的伟大抱负。 ⑶ 秋风阵阵吹过,树叶百草出飒飒的声响,诗人站在辽阔的大海边,看到在秋风的吹拂下,大海白浪翻滚,涌起层层波涛,诗人心潮与大海一起涌动,感慨万千。

【点评】古诗词的阅读理解属于中考常见题型。无非就是对句子的炼字炼句的赏析和情感主旨的把握,需要考生在平时学习中要逐字逐句分析体会其妙处,还要学会结合诗人时代背景去体会诗歌的情感。

13.【解析】【分析】⑴本题考查理解诗歌的能力。此题难度不大,在理解诗歌艺术的基础上容易作答,“转眼”对应的词语是“忽”,生动地显示出船行的迅疾。⑵本题考查作者的情感理解。解答此题要求结合具体的句子进行分析。诗人处于船中,忽然仿佛瞥见船外有一座山峰的影子,掀帘急看,突兀险峻的紫色峰峦已扑到眼前,辨析出作者观赏巉岩的急切心情,表达作者一种愉快、惊喜的心情。 

故答案为:⑴ 忽 ;船行之快 ⑵ 急切、好奇、惊喜。

【点评】⑴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眼前考生熟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内容,结合题干的要求进行作答。

 ⑵本题考查考生对诗人的思想情感的感悟,要求考生整体感知诗歌,把握诗歌的内容,结合关键语的分析,理解体会诗人的思想情感,注意归纳概括要准确。

文档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4课《古诗四首》同步试卷

《古诗四首》同步试卷一、单选题(共7题;共14分)1.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灿烂(làn)     澹(zhān)澹    子规啼(tí)B. 萧瑟(sè)      竦峙(sì)      歌咏(yǒng)C. 枯藤(téng)    沧(cāng)海    一帆悬(xuán)D. 碣(hè)石      归雁(yàn)     断肠(cháng)人2.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