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单选题 【本题型共15道题】 |
| 1.举旗定向,按照十九大精神( )。 A.做好融合发展顶层设计和实施 B.健全开放协作的市场化服务体系 C.持续开展宣贯交流活动 D.加速关键亟需标准研制 用户答案:[A] 得分:2.00 |
| 2.广泛深入开展贯标培训,不包括( )。 A.完善培训体系 B.分层次、分类别、分渠道开展培训 C.培育新型企业家 D.建立培训中心 用户答案:[D] 得分:2.00 |
| 3.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基本框架中的管理循环不包括步骤( )。 A.策划 B.支持、实施与运行 C.实践 D.评测 E.改进 用户答案:[C] 得分:2.00 |
| 4.企业两化融合评估指标体系包括( )个一级指标。 A.四 B.五 C.六 D.七 用户答案:[B] 得分:0.00 |
| 5.新一轮产业背景下,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加快促进形成新型制造体系,( )面临创新和变革。 A.生产力 B.生产关系 C.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D.制造体系 用户答案:[C] 得分:0.00 |
| 6.2017年我国两化融合发展水平延续了近几年的( )态势,整体向更深层次、更高阶段演进。 A.高速增长 B.增长 C.缓慢增长 D.平稳不变 用户答案:[B] 得分:2.00 |
| 7.单项应用、综合集成、协同与创新三个一级指标的评估内容主要从( )三个维度展开。 A.服务、运营、生产 B.制造、管理、运营 C.管理链、价值链、服务链 D.产品、企业管理、价值链 用户答案:[D] 得分:2.00 |
| 8.《中国制造2025》强调是( )制造强国建设的主线,( )是主攻方向。 A.两化融合、智能制造 B.智能制造、两化融合 C.两化融合、人工智能 D.信息化、两化融合 用户答案:[A] 得分:2.00 |
| 9.我国两化融合发展具备显著的生态优势,具体是指( )。①庞大的人才(用户)优势 ②丰富的系统性工程建设经验③全球最完备的产业体系 ④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⑤全球最完备的互联网生态体系 ⑥领先的技术优势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⑥ 用户答案:[C] 得分:2.00 |
| 10.比较我国两化融合与德国工业4.0,我国两化融合发展水平整体上对应( )阶段。 A.工业2.0 B.工业2.0向3.0过渡 C.工业3.0 D.工业3.0向4.0过渡 用户答案:[B] 得分:2.00 |
| 11.2017年5月,《工业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评估规范》总则和框架部分已于( )完成国际标准立项。 A.ITU B.ISO C.IEEE D.IEC 用户答案:[B] 得分:2.00 |
| 12.下列关于《工业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评估规范》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 A.不是我国针对两化融合的首个体系类国家标准 B.全面解析了企业两化融合的内涵、要素和关键环节 C.全面剖析我国大量先进企业典型案例基础上,提出了企业两化融合的概念和体系框架 D.企业实施两化融合、研究制订战略发展规划的建设指南E. 为企业展示了两化融合的全景图 用户答案:[A] 得分:2.00 |
| 13.已发布/待发布的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国家标准数量是( )。 A.3 B.4 C.5 D.6 用户答案:[C] 得分:2.00 |
| 14.全面推动( )贯标,持续打造企业可持续竞争能力。 A.两化融合管理体系 B.两化融合标准 C.两化融合标准体系 D.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 用户答案:[A] 得分:2.00 |
| 15.工业互联网发展,全球正处于格局未定的( )和规模化扩张的( ),中国正处于抢占工业互联网主导权的( )。 A.关键期、窗口期、战略机遇期 B.窗口期、关键期、战略机遇期 C.战略机遇期、窗口期、关键期 D.战略机遇期、关键期、窗口期 用户答案:[A] 得分:2.00 |
| 二、多选题 【本题型共15道题】 |
| 1.研究新时代两化融合新特征、新内涵、新要求,要( )。 A.围绕统揽两个强国建设的总纲 B.围绕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主线 C.围绕相关文件研究制订和落实 D.探索形成产业创新变革的中国方案 E.做好融合发展顶层设计和实施 用户答案:[ABC] 得分:2.00 |
| 2.支持制造企业与( )开展多领域合作,整合线上线下交易资源,打造高效协同的生产流通一体化新生态。 A.电子商务企业 B.物流企业 C.金融企业 D.研究院所 用户答案:[ABC] 得分:2.00 |
| 3.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提出主要针对我国工业企业发展中存在的哪些问题( )。 A.装备化基础薄弱 B.流程管理缺位 C.企业管理与信息化两张皮 D.两化融合环境下的企业关键能力不足 用户答案:[ABCD] 得分:2.00 |
| 4.IT资源广泛互联促进了IT能力的( )。 A.软件化 B.模块化 C.标准化 D.平台化 用户答案:[ABD] 得分:2.00 |
| 5.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基本框架包括哪些循环( )。 A.战略循环 B.要素循环 C.管理循环 D.技术循环 用户答案:[ABC] 得分:2.00 |
| 6.两化融合的基本要素包括( )。 A.数据 B.技术 C.组织结构 D.业务流程 用户答案:[ABCD] 得分:2.00 |
| 7.两化融合评估诊断和对标引导推广应用包括( )。 A.精准决策 B.行业精准引导 C.市场精准服务 D.企业精准决策 用户答案:[ABCD] 得分:2.00 |
| 8.两化融合评估诊断和对标引导工作有效支撑中国制造2025、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有关量化目标包括( )。 A.关键工序数控化率 B.数字化设备联网率 C.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 D.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双创”平台普及率 E.新产品研发周期 F.工业云企业用户 G.库存资金周转率 用户答案:[ABCF] 得分:0.00 |
| 9.两化融合标准体系包括( )。 A.通用共性标准 B.基础设施标准 C.产品生命周期标准 D.企业(组织)管控标准 E.产业链标准 F.行业应用标准 G.特定企业标准 用户答案:[ABCDEF] 得分:2.00 |
| 10.下列对两化融合管理体系与组织现有运行机制之间的关系,论述正确的有( )。 A.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覆盖组织全员、全要素、全过程、全方位 B.组织应修订和完善现有与工业化以及信息化相关的制度,以适应信息时代融合创新的发展需求 C.组织应变革现有制度,尤其是制度之间的关系,破除工业化职能分工体系壁垒,形成以用户为中心的价值网络 D.组织应因时、因地制宜地制定新制度,创建并完善信息时代系统化、体系化的现代化管理和运行机制 用户答案:[ABCD] 得分:2.00 |
| 11.加快关键亟需标准研制,包括( )。 A.企业标准 B.团体标准 C.行业标准 D.国家标准 E.国际标准 用户答案:[BDE] 得分:2.00 |
| 12.对于制造业企业,根据生产类型不同,分为( )评估问卷。 A.流程型制造 B.混合型制造 C.离散(大批量) D.离散(中小批量) E.离散(复杂单件) 用户答案:[ABC] 得分:0.00 |
| 13.两化融合生态系统与标准体系的构建原则包括( )。 A.协调兼顾,创新引领 B.系统融合,突出重点 C.自主可控,开放合作 D.动态优化,持续改进 用户答案:[ABCD] 得分:2.00 |
| 14.比较中美德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下列论述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中国与美德在工业基础和工业know-how方面差距显著 B.中国工业数据采集和分析能力不足 C.中美德在信息基础设施及ICT技术能力方面各有所长 D.中国工业互联网平台具有全球最旺盛的市场需求和最完备的互联网生态 用户答案:[ABCD] 得分:2.00 |
| 1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十五大上提出,改造和提高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 B.在十六大上提出,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C.在十七大上提出,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大力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 D.在上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 E.在十九大上提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用户答案:[ABCDE] 得分:2.00 |
| 三、判断题 【本题型共8道题】 |
| 1.智能工厂、网络协同制造、个性化定制、服务型制造是规划中重点提出的生产新模式。( ) Y.对 N.错 用户答案:[Y] 得分:5.00 |
| 2.工作价值日益凸显带动参评企业数量迅猛增长,截至目前全国已有10万余家企业参与自评估、自诊断、自对标。( ) Y.对 N.错 用户答案:[Y] 得分:5.00 |
| 3.两化融合生态系统、工业4.0参考体系架构、工业互联网参考架构等在传统工业理论对产业发展规律和边界的认知范围内,融入了信息时代的新理念、新规律和新方法。( ) Y.对 N.错 用户答案:[Y] 得分:0.00 |
| 4.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战略循环包括从战略到可持续竞争优势到新型能力的一个循环过程。( ) Y.对 N.错 用户答案:[Y] 得分:5.00 |
| 5.依托两化融合服务平台,将全套解决方案嵌入互联网平台中,为全国31个省市、重点行业组织和央企集团等分别部署评估服务分平台,包括省(市)评估分平台、行业评估分平台、央企评估分平台。( ) Y.对 N.错 用户答案:[Y] 得分:5.00 |
| 6.两化融合是复杂巨系统,亟需完善和改进工业时代的理论和方法。( ) Y.对 N.错 用户答案:[N] 得分:5.00 |
| 7.两化融合生态系统、工业4.0参考体系架构、工业互联网参考架构等均是立足本国产业发展优势提出的产业未来发展的概念模型。( ) Y.对 N.错 用户答案:[Y] 得分:5.00 |
| 8.规划提出,到2020年,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国两化融合发展指数达到70。( ) Y.对 N.错 用户答案:[Y] 得分:0.0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