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中国古代文学史重点整理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2 23:14:18
文档

中国古代文学史重点整理

填空:1.诗经是西周至春秋的诗歌总集。2.现今所见《诗经》共305篇3.诗经的流传:(三家诗)汉代鲁人申培所传的《鲁诗》,齐人辕固生所传的《齐诗》和燕人韩婴所传的《韩诗》古文学派毛亨传的《毛诗》,流传至今的为《毛诗》。4.《毛诗序》说:“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5.西周前期的作品最值得重视的是五篇歌咏周族始祖和先公先王的诗:《大雅》的《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6.《国语》以记言为主。7.《孟子》为语录体散文。其文学成分表现在叙事和抒情两个方
推荐度:
导读填空:1.诗经是西周至春秋的诗歌总集。2.现今所见《诗经》共305篇3.诗经的流传:(三家诗)汉代鲁人申培所传的《鲁诗》,齐人辕固生所传的《齐诗》和燕人韩婴所传的《韩诗》古文学派毛亨传的《毛诗》,流传至今的为《毛诗》。4.《毛诗序》说:“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5.西周前期的作品最值得重视的是五篇歌咏周族始祖和先公先王的诗:《大雅》的《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6.《国语》以记言为主。7.《孟子》为语录体散文。其文学成分表现在叙事和抒情两个方
填空:

1.诗经是西周至春秋的诗歌总集。

2.现今所见《诗经》共305篇

3.诗经的流传:(三家诗)汉代鲁人申培所传的《鲁诗》,齐人辕固生所传的《齐诗》和燕人韩婴所传的《韩诗》古文学派毛亨传的《毛诗》,流传至今的为《毛诗》。

4.《毛诗序》说:“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 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

5.西周前期的作品最值得重视的是五篇歌咏周族始祖和先公先王的诗:《大雅》的《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

6.《国语》以记言为主。

7.《孟子》为语录体散文。其文学成分表现在叙事和抒情两个方面。

8.《赋篇》的作者是荀子.  宋玉有《九辩》一篇

9.屈原的作品有:《离骚》《九歌》《天问》《九章》《远游》《卜居》《渔父》。

10.九歌的篇目和祭祀的对象:《东皇太一》(天神)、《云中君》(云神)、《湘君》、《湘夫人》(湘水之神)、《东君》(日神)、《大司命》(掌管寿命的神)、《少司命》(掌握子嗣的神)、《河伯》(河神)、《山鬼》(山中之鬼)、《国殇》(阵亡将士之魂)和《礼魂》(送神总曲)。

11.五四运动以后的研究者常称这些西周以前的诗为周族的史诗.

12.《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它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统称“春秋三传”

13.汉代文学领域得到了大规模拓展,最引人注目的是赋。赋分为抒情小赋和体物大赋两类

14.司马相如《上林赋》《子虚赋》 班固《两都赋》 张衡《二京赋》

15.汉代文学在诗歌上的进展最重要的是五言诗的兴起和叙事诗的产生、发展

16.现存汉代最早的抒情赋是贾谊的《吊屈原赋》

17.汉武帝的《秋风辞》是第一篇中国文学史上抒写人生的本然情绪

18.枚乘《七发》 大赋的开始

19.西汉中期的体物大赋作家除了司马相如外,最值得注意的是王褒。他的《洞箫赋》是我国历史上第一篇专写音乐的作品

20.贾谊最著名的是《过秦论》和《论治安策》

21.晁乘的政论文《论贵粟疏》

22.《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上到传说中的黄帝,下至汉武帝时期,共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总共一百三十篇。本纪是全书的大纲。指导思想是黄老思想 《史记》的写作目的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23.汉乐府诗在我国文学史上的最大贡献是推动了叙事诗的形成。它的最大长处也在于描绘具体的生活现象,以此来使人感动

24.张衡的《归田赋》代表了我国抒情小赋演进中的一个新阶段

25.东汉前期的散文最值得重视的是班固的《汉书》

26.建安文学特点一方面是个人意识初步觉醒,另一方面是对艺术的自觉的追求。

27. 王粲的代表作为《七哀诗》辞赋的代表作为《登楼赋》

28. 曹丕从文学史的角度看,代表作是七言《燕歌行》,他的《典论。论文》是现存最早一篇文学理论与批评专论。

29. 曹植代表作《白马篇》 曹植的艺术特色为“骨气奇高,词彩华茂”

30. 蔡琰著有《悲愤诗》

31.嵇康在当时以文论著名,其在文学史上有意义的,为《与山巨源绝交书》

32.向秀的《思旧赋》为抒情小赋的特绝之作。

33.左思最具独特风格创作是《咏史诗》八首

34.一般认为到了谢灵运,山水诗作为中国古代诗歌的一个重要流派才真正确立

35.谢惠连《雪赋》 谢庄《月赋》

36.在中世文学的发展历程中,鲍照是一位十分引人注目的人物,他的乐府歌行突破了自曹丕《燕歌行》以来的七言

37.《文心雕龙》刘勰 是我国第一部规模宏伟的文学批判著作

38.丘迟 《与陈伯之书》

39.《玉台新咏》乃是研究我国女性文学的一部很重要的书。

40.南朝乐府最值得重视的是《西洲曲》

41.志怪小说代表作《搜神记》

42.《世说新语》为魏晋南北朝时期志人小说的代表作。

43.庾信代表作《拟咏怀》

44.陈子昂代表作《感遇》 刘希夷《代悲白头翁》 卢照邻《长安古意》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45.孟浩然是唐代大量写作山水诗歌第一人。

46.王维不少诗作在当时即入乐为歌,其中最负盛名的是《送元二使安西》又名《渭城曲》。据载,唐人作此歌作为送别之曲,且将末句“西出阳关无故人”反复重叠歌唱,称为“阳关三叠”。

分析题:

1.为什么说“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句是千古名句请简要分析

从“杨柳依依”到“雨雪霏霏”不仅是自然景物的剧烈变化,暗寓着时间的迅急流逝,而且更暗喻着诗人心境的巨变。用了反衬的手法,暗指春天本是与嫁人团聚的日子,而诗人却要面对分离,以乐景衬哀情,倍增其哀。流露出诗人抚今追者悲喜交加的矛盾心理

2.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反映了怎样的人生体验?

读者可以任意地联想起自己所渴望欲追求到,但却始终“上下求之而不得”的目标,人生中本不乏这样的现象,对自己设定的某种目标的追求,无论怎样的努力,总是不能达到总是可望而不可即。以致每一想及,即无限怅惘,而这也许是人生永远无法克服的

3.湘夫人中“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一句为什么被称作情景交融的手法?

通过“秋风”、“波”(起波的意思,名词作动词用)、“木叶”这一组意象表现出一种广阔而雄浑的秋天的景象 

诗歌开头用凄凉、冷落的景色,衬托出人物的惆怅、幽怨之情,这种环境气氛贯穿全诗,为全诗定下了感情的基调。

4.卢照龄《长安古意》结尾一段为什么称为咏叹古今的绝调?

  这八句诗,不仅是以今日的落寞,对照往昔的繁华,而且也说明了即使清节自守,不追逐荣利,但同样经受不住时间的淘洗。这样深沉的对人生无常的慨叹,上承古诗《十九首》和阮籍《咏怀诗》的有关内容的绪余,下开杜甫等悲慨的先声,很明显地影响了稍后一代的唐诗人的创作,像刘希夷的《代悲白头翁》

5.《望目怀远》体现的人生宗旨

 用万顷无波的海上升起一轮圆月,远在天涯的情人共同仰望这一浩大的场面为开端,表现了陷入深深的相思之苦的主人公即景所思的种种情态,将无生命的月光、夜露描绘得充满诗情画意,最终以主人公因月光不能盈手相赠所思者而深感遗憾,却期望在梦中与情人相聚这一奇特的构思作结尾。全诗结构精巧,意境浑圆,充分显示出作者具有一种善于营造朦胧而富于情致的美的境象的高超才能。

6.赏析《春晓》

  短短四句诗,却蕴含着浓厚的春的气息。前两局所赞颂的,是自足的生命与春天的蓬勃生机相结合而形成的美,后两句则用了一种转折的笔法,写出一觉醒来的主人公由落花而伤春、惜春的心情,那是一种源自春天的淡淡忧愁,一丝不易被人察觉的感伤。此诗之所以成功,也就在于它用平易而又恬静的语句,深刻地描写了人们对于春天的独特感受和情绪

7.《鸟鸣涧》、《鹿柴》中表现的王维诗歌的特点

王维诗中经常出现的空山无人的意象,联系他中年以后喜欢参禅礼佛的经历,可以说这种对于“空”境的偏爱,是其宗教情怀的艺术呈现

诗起首虽述及“人闲”一景,全诗所侧重的则依然在空山一面。在这月光所照及的空山之中,忽然可以听到因月出而受惊的山鸟鸣叫起来,夜的静被暂时打破了,但山的空旷却也更加鲜明的凸现了。

简答题:

1.屈原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首先,诗经中的作品在抒情方面是内敛的,特别在写及纯属个人的情感时,一般相当克制。与此相对,屈原的作品则感情丰富而热烈。

其次,屈原一面继承了《诗经》的不少优点,如象征手法,比喻,假象和对比等,但又作了发展,在象征和想象方面尤为突出。

第三,屈原的作品已开始对生活的美的事物进行较集中的铺叙,包括宫室,音乐,自然景色,美丽的女性等。

第四,屈原作品的句式虽然源自楚国原已存在的民间歌曲,但显然已发展的远为丰富多彩。

2.左传对我国历史散文发展起了什么作用

对我国历史散文的发展起了积极推动的作用。

首先,左传已能以简要的文字,为事件的过程勾勒出较具体而明晰的轮廓,使人看到事件发生,发展及结束的过程,有时也能点明原因。

其次左传所载的外交辞令,不仅逻辑严密,而且表达相当精炼有力。

再次,在左传的记事中,有时引入具体,细致的情节描写。

总之,左传在叙事文上的成就,为战国策,史记等的出现奠定了必要的基础

所以,左传在我国历史散文发展过程中具有重大的承前启后的作用。

3.诗经的特征(艺术特色):

1)诗经中的大部分作品都写得颇为具体,很少抽象的表述,这大概跟我们民族的思维有关,

2)诗经在叙事述情时,十分重视该事物与其他事物的关系,有时甚至超过对该事物本身的重视。这在使用比喻的方法时尤为明显。

3)象征手法开始形成,并出现了象征色彩浓厚的名篇。

4)通过语词的选择和调配来加强表现力。

5)运用假想和对比手法,以强化诗人的情感。

6)用景色的描写来烘托情感,增加感染力。

7)双声叠韵字和叠字,叠章的大量运用。

4.战国策与《国语》《左传》相比有什么特色?

首先,战国策比左传国语更注意写人物。因为这实是一部以战国游士为中心的历史故事集,重点在写游士的言行。

其次,战国策叙述事件的过程中,较左传国语更注重细节的描写。只是有时会对某一个大场景的细节作较具体的描绘。如:《触龙说赵太后》

再次,战国策善用夸张排比,行文恣纵而明晰,因而比左传更富文采。

5.《史记》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1)从《史记》开始,中国才有了散文的叙事文学,而且使叙事性的文学在汉代取得了重要的发展

  2)《史记》是最早为我国文学散文的发展开辟道路的作品

  3)《史记》所开创的纪传体史书,几乎无不受《史记》的影响

  4)《史记》还为以后的通俗说唱小说、戏剧提供了丰富的素材,牵涉到中国的虚构性文学与历史著作的关系

名词解释:

1.建安七子:

建安是汉献帝的年号,七子有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建安七子”的文学创作它一方面把曹操乐府诗那种人生意蕴,天下大事而慷慨悲歌的新异风格发扬光大,并从西汉文学中借鉴合适的艺术表现方式加以改造,熔铸新篇;中世纪由汉代诗风转向魏晋诗风,正是七子努力下完成的。

2.《咏怀诗》

《咏怀诗》是魏晋阮籍的代表作,多以象征的手法喻写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理寓意中,辞随情转,十分出色。其中所展露的具有人类普遍意义的情绪,如生命的意义,自我意识等,依然能动人心弦,它在文学史上因而也具有了特殊的地位。

3.玄言诗

玄言诗是因魏晋清谈风气空前兴盛而造成的哲理笼盖文学的产物,它不追求诗的形象性,也不重视诗风的劲健华丽,而以表现理趣见长。玄言诗的重要特点一是题旨方面以“寄言上德,托意玄珠”为主,一是艺术风格方面无“遁丽之辞”比较素朴。

4.楚辞

西汉刘向把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收集在一起,编成一本书,为《楚辞》,其特点是“书楚语,作楚声,记楚地,名楚物”有明显的楚国文化特点

5.左思风力

西晋左思的代表作《咏史》诗相对较少雕琢的痕迹和过分的铺叙,主要以诗的气势与骨力取胜,有一种壮美之风,所以《诗品》有“左思风力”之誉

6.永明体

南朝齐永明年间,关于汉语声韵学的研究有很大进展,其中周顒著有《四声切韵》,沈约把这种学问运用到文学创作上来,建立了一套关于诗歌声律的理论。同属于这个文学集团的谢朓等人也积极按照这种理论来写诗,形成了一种新的诗体,世称“永明体”或“新体”

7.汉乐府

乐府本是汉武帝时设立的掌管音乐、采集地方歌谣的机构,除了掌管朝廷在祭祀、朝会等隆重的场面所使用的乐曲、乐歌外,也掌握从民间采集来的乐曲、乐歌。由此把他们所掌管的上述两种乐曲乐歌都称为乐府,再往后便把别人以乐府旧题所写的诗歌也统称为乐府诗。

论述

1.史记的文学成就

《史记》中的不少篇章以文学的手段来塑造人物形象,一系列具体生动的描写构成的,如项羽向刘邦挑战的那一小节,他跟汉王所说的那些话生动地显示出了项羽的英雄气概。

《史记》作品里不仅作为传主的人物形象是文学形象,并且非传主的人物也常有生动细致的描写。如鸿门宴中对樊哙的描写,把樊哙对刘邦的忠贞、焦急、勇烈、无畏都写的栩栩如生

《史记》在写人物时,已能调动多种文学手段,通过人物的外貌、神态、动作、话语、行动的场面、气氛、人物的相互关系等方面,来写人物的特征。而且,不但写他们在重要事件中的表现,也写他们的若干生活细节,因而能够展示其较完整的面貌,如项羽从垓下之围冲出,在乌江旁的话,显示出英雄末路的悲凉和强烈的自尊

《史记》不但在文学的叙事性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而且还含有抒情的成分。如《伯夷列传》,对“天道无亲,常与善人”的传统观念的尖锐的诘质,既包含着对现存人间秩序的强烈怀疑又蕴含满腔的悲愤,实可作为抒情文采看待。

2.曹植的创作从哪些方面开辟了诗歌的新境界?

对人生理想的讴歌

对属于享乐性质的,同时洋溢着高昂的生命力的生活场景的赞美

对人生痛苦的新的感受和表现

对女性的生活及其悲惨遭遇的深刻关心

3.陶渊明诗歌创作前后两期的诗歌创作各有什么特点?

前期诗作以表现玄意或在对自然景色的描述中抒发个人玄想为主,语境恬淡,结构自然。如《饮酒二十首》

后期诗歌则重在描绘田园风光,表现个人归隐心绪,同时也呈现出对生命易逝的焦虑和壮志未酬的悲愤,构思上平静与奇屈并具,风格多样。如《归田园居》

4.李白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艺术特色)

感情的强烈和想象的丰富是他作品中最为重要的因素,由于感情强烈,他往往依据感情的发展来决定结构,由于想象力的丰富,他能把许多互不相关的事物组织在一起以表现其强烈的感情。如《梁甫吟》

李白长诗中的形象往往既有现实的成分,也有夸张的、虚构的成分,虚实结合,使之能充分表现强烈的感情。如《行路难》

自我意识的昂扬,李白诗歌的对生活的热情,对人的关心和对自然——自我的外化——的热爱,洋溢在诗中的强烈的感情无不是自我意识昂扬的结果,至于其想象力的丰富,也必须以挣脱心灵的束缚为前提,然而在根本上仍离不开自我意识的扩张

文档

中国古代文学史重点整理

填空:1.诗经是西周至春秋的诗歌总集。2.现今所见《诗经》共305篇3.诗经的流传:(三家诗)汉代鲁人申培所传的《鲁诗》,齐人辕固生所传的《齐诗》和燕人韩婴所传的《韩诗》古文学派毛亨传的《毛诗》,流传至今的为《毛诗》。4.《毛诗序》说:“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5.西周前期的作品最值得重视的是五篇歌咏周族始祖和先公先王的诗:《大雅》的《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6.《国语》以记言为主。7.《孟子》为语录体散文。其文学成分表现在叙事和抒情两个方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