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 核 申 请 书
申请机构名称: _________________
(盖公章)
申请机构负责人:___________________
(签字)
申 请 日 期: 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受理申请单位名称: ____________________
受 理 日 期: 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经 办 人 (签 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基本情况
| 机构名称: | |||||||
| 依法设立的文件名称及编号: | |||||||
| 法定代表人: | |||||||
| 法定代表人聘任文件名称及编号: | |||||||
| 主管部门: | |||||||
| 授权部门名称及授权证书号: | |||||||
| 地址: | |||||||
| 联系人 | 电话 | 传真 | 电子信箱 | 邮政编码 | |||
| 机构负责人 | 职务名称 | 姓名 | 文化程度 | 技术职称 | |||
| 正职 | |||||||
| 副职 | |||||||
| 副职 | |||||||
| 副职 | |||||||
| 技术负责人 | |||||||
| 质量负责人 | |||||||
| 人力资源 | 职工总数 | 技术人员数 | 高级职称人数 | 中级职称人数 | |||
| 各类人员数 | |||||||
| 占职工总数比例 | |||||||
| 设备资源 | 计量基准数 | 计量标准数 | 设备总台套数 | 设备固定资产总额 | |||
| 设施资源 | 实验办公 用房面积 | 恒温 实验室面积 | 非恒温 实验室面积 | 非实验 用房面积 | |||
| 工作量 | 年检定 台件数 | 年校准 台件数 | 年商品量/商 品包装计量 检验批次 | 年型式评 价批次 | 年能源效率 标识计量检 测批次 | ||
| 年 | / | ||||||
三、提供如下文件
1、机构依法设立的文件副本 1份
2、机构法定代表人任命文件副本 1份
3、授权的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授权证书副本 1份
4、考核项目表B1——检定项目 1份
5、考核项目表B2——校准项目 1份
6、考核项目表B3――商品量/商品包装检验项目 1份
7、考核项目表B4――型式评价项目 1份
8、考核项目表B5----能源效率标识计量检测项目 1份
9、考核规范与管理体系文件对照检查表 1份
10、证书报告签发人员一览表(D1表) 1份
11、证书报告签发人员考核记录(D2表) 1份
12、质量手册 1份
13、程序文件目录 1份
14、已参加的计量比对和(或)能力验证活动目录及结果 1份
(以上文件除提供纸质文件外,其中4~11项还应提供电子文本各一份)
考核规范要求与管理体系文件对照检查表
| 考核规范条款 | 管理体系文件编号 及条款号 | 考核结果 | 考核说明 |
| 4 组织和管理 | |||
| 4.1 地位 | |||
| 4.1.1 依法设置的机构 | |||
| 4.1.2 授权建立的机构 | |||
| 4.2 责任 | |||
| 4.2.1 职责 | |||
| 4.2.2 任务 | |||
| 4.3 基本条件 | |||
| 4.3.1 总则 | |||
| 4.3.2 基本要求 | |||
| 4.3.3 沟通机制 | |||
| 5 管理体系 | |||
| 5.1 总体要求 | |||
| 5.2 管理职责 | |||
| 5.3 体系文件 | |||
| 5.3.1 总则 | |||
| 5.3.2 质量方针与总体目标 | |||
| 5.3.3 质量手册 | |||
| 5.3.4 程序文件 | |||
| 5.4 文件控制 | |||
| 5.5 记录控制 | |||
| 5.6 管理评审 | |||
| 5.6.1 总则 | |||
| 5.6.2 评审输入 | |||
| 5.6.3 评审输出 | |||
| 6 资源配置和管理 | |||
| 6.1 总则 | |||
| 6.2 人员 | |||
| 6.2.1 人员配备 | |||
| 6.2.2 人员资质 | |||
| 6.2.3 人员培训 | |||
| 6.2.4 人员职责 | |||
| 6.2.5 授权与记录 | |||
| 6.3 设施和环境条件 | |||
| 6.3.1 总则 | |||
| 6.3.2 环境条件控制 | |||
| 6.3.3 实验室设施 | |||
| 6.4 测量设备 | |||
| 6.4.1 设备配置 | |||
| 6.4.2 设备性能 | |||
| 6.4.3 设备使用 | |||
| 6.4.4 设备记录 | |||
| 6.4.5 设备管理 | |||
| 7 检定、校准和检测的实施 | |||
| 7.1 检定、校准和检测实施的策划 | |||
| 7.2 与顾客有关的过程 | |||
| 7.2.1 要求、标书和合同的评审 | |||
| 7.2.2 服务顾客 | |||
| 7.3 检定、校准和检测方法及方法的确认 | |||
| 7.3.1 总则 | |||
| 7.3.2 方法的选择 | |||
| 7.3.3 机构制定的方法 | |||
| 7.3.4 非标准的方法 | |||
| 7.3.5 方法的确认 | |||
| 7.3.6 校准测量能力 | |||
| 7.3.7 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 | |||
| 7.3.8 数据控制 | |||
| 7.4 服务和供应品的采购 | |||
| 7.4.1 采购过程 | |||
| 7.4.2 采购信息 | |||
| 7.4.3 服务和供应品的验证 | |||
| 7.5 分包 | |||
| 7.5.1 分包原则 | |||
| 7.5.2 校准分包 | |||
| 7.6 量值溯源 | |||
| 7.6.1 总则 | |||
| 7.6.2 设备的检定(或校准) | |||
| 7.6.3 计量基准、计量标准和标准物质 | |||
| 7.7 抽样 | |||
| 7.7.1 抽样过程 | |||
| 7.7.2 抽样控制 | |||
| 7.7.3 抽样记录 | |||
| 7.8 检定、校准和检测物品的处置 | |||
| 7.8.1 物品处置过程 | |||
| 7.8.2 物品标识 | |||
| 7.8.3 物品接收 | |||
| 7.8.4 物品存储 | |||
| 7.9 检定、校准和检测质量的保证 | |||
| 7.9.1 检定、校准和检测过程的控制 | |||
| 7.9.2 检定、校准和检测结果的控制 | |||
| 7.9.3 计量比对和能力验证的实施 | |||
| 7.9.4 质量控制数据分析 | |||
| 7.10 原始记录和数据处理 | |||
| 7.10.1 记录内容 | |||
| 7.10.2 记录时机 | |||
| 7.10.3 记录改动 | |||
| 7.11 结果报告 | |||
| 7.11.1 总则 | |||
| 7.11.2 检定证书 | |||
| 7.11.3 校准证书 | |||
| 7.11.4 检测报告 | |||
| 7.11.5 意见和解释 | |||
| 7.11.6 结果的电子传输 | |||
| 7.11.7 证书和报告的格式 | |||
| 7.11.8 证书和报告的修改 | |||
| 7.11.9 证书和报告的管理 | |||
| 8 管理体系改进 | |||
| 8.1 改进 | |||
| 8.2 不符合工作的控制 | |||
| 8.3 顾客满意和投诉 | |||
| 8.3.1 顾客满意 | |||
| 8.3.2 顾客投诉 | |||
| 8.4 内部审核 | |||
| 8.4.1 审核过程 | |||
| 8.4.2 消除不符合及原因 | |||
| 8.4.3 审核记录 | |||
| 8.4.4 后续活动 | |||
| 8.5 纠正措施 | |||
| 8.5.1 总则 | |||
| 8.5.2 原因分析 | |||
| 8.5.3 纠正措施的选择和实施 | |||
| 8.5.4 纠正措施的监控 | |||
| 8.5.5 附加审核 | |||
| 8.6 预防措施 | |||
1. “管理体系文件编号及条款号”由申请考核机构负责填写,“考核结果”、“考核说明”两栏由考核组负责填写。
2. “考核结果”应逐个条款进行评价。当某条款符合时用Y表示,当某条款存在不符合项时用N表示,当某条款存在缺陷项时用D表示,当某条款该机构不适用时用N/A表示;
3. 当某条款存在不符合或缺陷项时,应同时在“考核说明”中详细描述,或者说明“不符合项/缺陷项记录表”编号。
考核项目表
B1——检定项目
序号: 第 页,共 页
所建计量基准、
| 计量标准名称 | 测量范围 | 不确定度/准 确度等级/最 大允许误差 | 计量基准、 计量标准 考核证书号 | 社会公用计量标准证书号 | ||||||||
| 计量标准器具及 配套设备 | 型号规格 | 制造厂 及编号 | 测量 范围 | 不确定度/准 确度等级/最 大允许误差 | 检定/校 准周期 | 末次检定/校准日期 | 检定/校准 证书号 | |||||
| 开展检定 项目名称 | 是否同时开展校准 | 测量范围 | 不确定度/准确度等级/最 大允许误差 | 依据检定规程名称及编号 | ||||||||
| 考核记录 | ||||||||||||
| 考核内容 | 评价意见 | 说 明 | ||||||||||
| 1. 计量基准、计量标准证书及文件集 | □符合□有缺陷□不符合 | |||||||||||
| 2. 计量标准器及配套设备 | □符合□有缺陷□不符合 | |||||||||||
| 3. 量值溯源 | □符合□有缺陷□不符合 | |||||||||||
| 4. 设施与环境条件 | □符合□有缺陷□不符合 | |||||||||||
| 5. 人员资质及能力 | □符合□有缺陷□不符合 | |||||||||||
| 6. 开展检定、校准的依据 | □符合□有缺陷□不符合 | |||||||||||
| 7. 原始记录 | □符合□有缺陷□不符合 | |||||||||||
| 8. 检定、校准证书 | □符合□有缺陷□不符合 | |||||||||||
| 9. 期间核查 | □符合□有缺陷□不符合 | |||||||||||
| 10.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 □符合□有缺陷□不符合 | |||||||||||
| 11. 检定、校准结果的质量控制 | □符合□有缺陷□不符合 | |||||||||||
| 12. 现场试验 | □符合□有缺陷□不符合□无 | |||||||||||
| 考核结论:□符合□有缺陷□不符合 注:1 在选项上打√; 2 评定为不符合或有缺陷的应在说明中指出“不符合项/缺陷项记录 表”编号 | ||||||||||||
考核项目表
B2——校准项目
序号: 第 页,共 页
所建计量基准、
| 计量标准名称 | 测量范围 | 校准测量能力/ 准确度等级/ 最大允许误差 | 计量基准、 计量标准 考核证书号 | 社会公用计量 标准证书号 | |||||||||
| 计量标准器具及 配套设备 | 型号规格 | 制造厂 及编号 | 测量 范围 | 不确定度/准 确度等级/最 大允许误差 | 检定/校 准周期 | 末次检定/校准日期 | 检定/校准 证书号 | ||||||
| 开展校准项目的 器具或参数名称 | 测量范围 | 校准测量能力/准确度等级/最大允许误差 | 依据校准规范名称及编号 | ||||||||||
| 考核记录 | |||||||||||||
| 考核内容 | 评价意见 | 说 明 | |||||||||||
| 1. 计量基准、计量标准证书及文件集 | □符合□有缺陷□不符合 | ||||||||||||
| 2. 计量标准器及配套设备 | □符合□有缺陷□不符合 | ||||||||||||
| 3. 量值溯源 | □符合□有缺陷□不符合 | ||||||||||||
| 4. 设施与环境条件 | □符合□有缺陷□不符合 | ||||||||||||
| 5. 人员资质及能力 | □符合□有缺陷□不符合 | ||||||||||||
| 6. 校准依据的文件 | □符合□有缺陷□不符合 | ||||||||||||
| 7. 原始记录 | □符合□有缺陷□不符合 | ||||||||||||
| 8. 校准证书 | □符合□有缺陷□不符合 | ||||||||||||
| 9.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 □符合□有缺陷□不符合 | ||||||||||||
| 10.期间核查 | □符合□有缺陷□不符合 | ||||||||||||
| 11. 检定、校准结果的质量控制 | □符合□有缺陷□不符合 | ||||||||||||
| 12. 现场试验 | □符合□有缺陷□不符合□无 | ||||||||||||
| 考核结论:□符合□有缺陷□不符合 注:1 在选项上打√; 2 评定为不符合或有缺陷的应在说明中指出“不符合项/缺陷项记录 表”编号 | |||||||||||||
考核项目表
B3——商品量/商品包装计量检验项目
序号: 第 页,共 页
开展商品量/商品包
| 装计量检验参数名称 | 测量范围 | 测量不确定度 | 依据文件名称及编号 | ||||||
| 测量设备名称 | 型号规格 | 制造厂 及编号 | 测量范围 | 不确定度/准确度等级/最大允许误差 | 检定/校准周期 | 末次检定/ 校准日期 | 检定/校 准证书号 | ||
| 考核记录 | |||||||||
| 考核内容 | 评价意见 | 说明 | |||||||
| 1. 计量检验依据的文件 | □符合□有缺陷□不符合 | ||||||||
| 2. 测量设备 | □符合□有缺陷□不符合 | ||||||||
| 3. 量值溯源 | □符合□有缺陷□不符合 | ||||||||
| 4. 人员资质与能力 | □符合□有缺陷□不符合 | ||||||||
| 5. 环境条件 | □符合□有缺陷□不符合 | ||||||||
| 6. 抽样方案 | □符合□有缺陷□不符合 | ||||||||
| 7. 试验方法 | □符合□有缺陷□不符合 | ||||||||
| 8.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 □符合□有缺陷□不符合 | ||||||||
| 9. 原始记录 | □符合□有缺陷□不符合 | ||||||||
| 10. 检验报告 | □符合□有缺陷□不符合 | ||||||||
| 11. 现场试验 | □符合□有缺陷□不符合 | ||||||||
| 考核结论:□符合□有缺陷□不符合 注:1 在选项上打√; 2 评定为不符合或有缺陷的应在说明中指出“不符合项/缺陷项记录 表”编号 | |||||||||
考核项目表
B4——型式评价项目
序号: 第 页,共 页
| 计量器具名称 | 测量范围 | 不确定度/准确度等级/最大允许误差 | 依据文件名称及编号 | |||||||
| 检测参数 | 使用仪器设备/标准物质 | |||||||||
| 序号 | 名称 | 名称 | 型号 规格 | 制造厂 及编号 | 测量范围 | 不确定度/准 确度等级/最 大允许误差 | 检定/校准周期 | 末次检定/校准日期 | ||
| 考核记录 | ||||||||||
| 考核内容 | 评价意见 | 说明 | ||||||||
| 1. 型式评价依据的文件 | □符合□有缺陷□不符合 | |||||||||
| 2. 检测与试验项目 | □符合□有缺陷□不符合 | |||||||||
| 3. 测量设备 | □符合□有缺陷□不符合 | |||||||||
| 4. 量值溯源 | □符合□有缺陷□不符合 | |||||||||
| 5. 试验设备 | □符合□有缺陷□不符合 | |||||||||
| 6. 设施与环境条件 | □符合□有缺陷□不符合 | |||||||||
| 7. 人员资质与能力 | □符合□有缺陷□不符合 | |||||||||
| 8. 型式评价流程 | □符合□有缺陷□不符合 | |||||||||
| 9. 型式评价方法 | □符合□有缺陷□不符合 | |||||||||
| 10. 原始记录 | □符合□有缺陷□不符合 | |||||||||
| 11. 型式评价报告 | □符合□有缺陷□不符合 | |||||||||
| 12.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 □符合□有缺陷□不符合 | |||||||||
| 13. 检测结果的质量控制 | □符合□有缺陷□不符合 | |||||||||
| 14. 现场试验 | □符合□有缺陷□不符合 | |||||||||
| 考核结论:□符合□有缺陷□不符合 注:1 在选项上打√; 2 评定为不符合或有缺陷的应在说明中指出“不符合项/缺陷项记录表”编号 | ||||||||||
考核项目表
B5——能源效率标识计量检测项目
序号: 第 页,共 页
| 用能产品名称 | 测量参数和测量范围 | 测量不确定度 | 依据文件名称及编号 | |||||||
| 测量设备 名称 | 型号规格 | 制造厂 及编号 | 测量范围 | 不确定度/准 确度等级/最 大允许误差 | 检定/校准周期 | 末次检定/校准日期 | 检定/校准证书号 | |||
| 考核记录 | ||||||||||
| 考核内容 | 评价意见 | 说明 | ||||||||
| 1.计量检测依据的文件 | □符合□有缺陷□不符合 | |||||||||
| 2.测量设备 | □符合□有缺陷□不符合 | |||||||||
| 3.量值溯源 | □符合□有缺陷□不符合 | |||||||||
| 4.设施与环境条件 | □符合□有缺陷□不符合 | |||||||||
| 5.人员资质与能力 | □符合□有缺陷□不符合 | |||||||||
| 6.抽样 | □符合□有缺陷□不符合 | |||||||||
| 7.检测方法 | □符合□有缺陷□不符合 | |||||||||
| 8.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 □符合□有缺陷□不符合 | |||||||||
| 9.原始记录与数据处理 | □符合□有缺陷□不符合 | |||||||||
| 10.检测结果的评定 | □符合□有缺陷□不符合 | |||||||||
| 11.检测报告 | □符合□有缺陷□不符合 | |||||||||
| 12.检测结果的质量控制 | □符合□有缺陷□不符合 | |||||||||
| 13.现场试验 | □符合□有缺陷□不符合 | |||||||||
| 考核结论:□符合□有缺陷□不符合 注:1 在选项上打√; 2 评定为不符合或有缺陷的应在说明中指出“不符合项/缺陷项记录 表”编号 | ||||||||||
D1 证书报告签发人员一览表
机构名称: 第 页,共 页
| 序号 | 姓名 | 签发领域 | 备注 | |||
| 检定 | 校准 | 检测 | ||||
填表说明: 1. 请列出申请考核机构的所有证书报告签发人员; 2. 签发领域将检定、校准与检测领域分开描述; 3. 签发检定、校准证书的领域请按专业领域描述; 4. 签发检测报告的领域请按型式评价的计量器具类别、商品量及商品包装的计量参数类别和能源效率标识计量检测的用能产品类别描述; 5. 存在多办公地点或分支机构时,不同地点的签发人员请分开填写。 | ||||||
D2 证书报告签发人员考核记录
机构名称: 第 页,共 页
| 签发人员基本情况:(由证书报告签发人员填写) |
姓 名___________ 性 别___________ 出生年月___________ 职 务___________ 职 称___________ 文化程度___________ 申请签发领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个人参加培训及取得资质情况简述: |
| 考核情况记录:(由考评员在现场完成) 日期: |
1. 具有相应的职责和权利,对证书报告的完整性和准确性负责 是□ 否□ 2. 与检定、校准和检测技术接触紧密,掌握本机构开展项目范围 是□ 否□ 3. 熟悉有关检定、校准和检测的规程、规范、方法及标准 是□ 否□ 4. 有能力对所签发的证书报告的结果及不确定度进行评定 是□ 否□ 5. 了解有关测量设备检定或校准的规定,掌握其检定或校准状态 是□ 否□ 6. 十分熟悉记录、证书报告及其核查程序 是□ 否□ |
| 需要说明的问题: |
| 考核意见: □符合 □不符合 经考核确认签发证书报告的领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考评员__________ 考评组长_________ _ 日期___________ _ |
1. 签发领域将检定、校准与检测领域分开描述;
2. 签发检定、校准证书的领域请按专业领域描述;
3. 签发检测报告的领域请按型式评价的计量器具类别、商品量及商品包装的计量参数类别和能源效率标识计量检测的用能产品类别描述。
不符合项/缺陷项记录表
编号
| 考评员在 □文件评审时完成 □ 现场考核时完成 |
| 被考核部门/岗位: 陪同人: 考核项目: 考核依据: □考核规范 □管理体系文件 □检定规程/校准规范/检测规范 文件编号及名称 条款编号: 详细情况:
结论:上述情况为一个 □ 不符合项 □ 缺陷项 与 规定不符合。 □ 机构采取纠正/纠正措施 □ 不予推荐/撤销相关项目授权 □ 向考核管理部门建议暂停相关项目授权 纠正和纠正措施将通过下列方式验证: □ 提供必要的见证材料 □ 现场验证考核 考评员: 考核组长: |
| 被考核方确认意见: □确认 □不确认,原因: 机构负责人: |
| 备注: |
考 核 报 告
申请考核机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组织考核单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 核 日 期 :_____年___月__日至___月__日
考 核 组 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签字)
签 发 日 期:________年_______月______日
受____________________委托,考核组按JJF1069-2012《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考核规范》,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了全面的考核, 现将考核结果报告如下:
1 概 况
名 称:
地 址:
邮政编码:
主管部门:
法定代表人:
电 话:
传 真:
E-mail:
联系人:
电 话:
传 真:
E-mail:
2 考核结果汇总,见表F1考核结果汇总表
3 不符合项/缺陷项及整改要求,见不符合项/缺陷项记录表,共计 份 。
4 考核结论:
4.1总体评价:
4.2申请考核项目确认
4.2.1 合格项目
考核项目表B1——检定项目序号:
考核项目表B2——校准项目序号:
考核项目表B3――商品量/商品包装计量检验项目序号:
考核项目表B4――型式评价项目序号:
考核项目表B5----能源效率标识计量检测项目序号:
4.2.2 需要整改项目
考核项目表B1——检定项目序号:
考核项目表B2——校准项目序号:
考核项目表B3――商品量/商品包装计量检验项目序号:
考核项目表B4――型式评价项目序号:
考核项目表B5----能源效率标识计量检测项目序号:
4.2.3 不合格项目
考核项目表B1——检定项目序号:
考核项目表B2——校准项目序号:
考核项目表B3――商品量/商品包装计量检验项目序号:
考核项目表B4――型式评价项目序号:
考核项目表B5----能源效率标识计量检测项目序号:
4.3 计量比对、能力验证和现场试验情况
4.4 申请机构应于 年 月 日前将整改报告,包括纠正措施和改正记录,交付 。考核组将于 年 月 日前完成对整改情况的验证。
4.5 根据以上考核情况建议
a) 对合格项目给予授权 Ž
b) 待整改后对合格项目给予授权 Ž
c) 由于有重要缺陷和/或不符合项不能给予授权 Ž
注:对选用的建议打√。
5.考核组成员签字
考核组
| 职务 | 姓 名 | 职 称 | 工 作 单 位 | 考评员证号 | 签名 |
第 1 页,共 1 页
| 考核规范条款 | 符合 | 有缺陷 | 不符合 | 不适用 | 说明(指出不符合项/缺陷项记录表编号) |
| 4.1地位 | |||||
| 4.2责任 | |||||
| 4.3基本条件 | |||||
| 5.1 总体要求 | |||||
| 5.2管理职责 | |||||
| 5.3体系文件 | |||||
| 5.4文件控制 | |||||
| 5.5记录控制 | |||||
| 5.6管理评审 | |||||
| 6.1总则 | |||||
| 6.2人员 | |||||
| 6.3设施和环境条件 | |||||
| 6.4测量设备 | |||||
| 7.1检定、校准和检测实施的策划 | |||||
| 7.2与顾客有关的过程 | |||||
| 7.3检定、校准和检测方法及方法的确认 | |||||
| 7.4服务和供应品的采购 | |||||
| 7.5分包 | |||||
| 7.6量值溯源 |
| 7.7抽样 | |||||
| 7.8检定、校准和检测物品的处置 | |||||
| 7.9检定、校准和检测质量的保证 | |||||
| 7.10原始记录和数据处理 | |||||
| 7.11结果报告 | |||||
| 8.1 改进 | |||||
| 8.2 不符合工作的控制 | |||||
| 8.3 顾客满意和投诉 | |||||
| 8.4 内部审核 | |||||
| 8.5 纠正措施 | |||||
| 8.6 预防措施 | |||||
| 合计 |
纠正措施验证报告
(格式)
申请考核机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组织考核单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 核 日 期 :__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考 核 组 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签字)
签 发 日 期:________年_______月______日
1 联系人: 电话: 传真:
2 验证结果汇总,见表G1。
3 验证结论:
3.1 总体评价:
3.2 整改项目确认
3.2.1 整改后合格项目
考核项目表B1——检定项目序号:
考核项目表B2——校准项目序号:
考核项目表B3――商品量/商品包装计量检验项目序号:
考核项目表B4――型式评价项目序号:
考核项目表B5----能源效率标识计量检测项目序号:
3.2.2 整改后仍不合格项目
考核项目表B1——检定项目序号:
考核项目表B2——校准项目序号:
考核项目表B3――商品量/商品包装计量检验项目序号:
考核项目表B4――型式评价项目序号:
考核项目表B5----能源效率标识计量检测项目序号:
3.3 根据以上验证情况建议
a)对合格项目给予授权 Ž
b)由于有重要缺陷和/或不符合项不能给予授权 Ž
注:对选用的建议打√。
4.考核组成员签名:
软件组:
硬件组:
验证结果汇总表
| 机构名称 | ||||
| 考核日期 | ||||
| 要求整改项数 | 整改完成时间 | |||
编号 | 验证意见 | |||
| 考核组长: 年 月 日 | ||||
| 填表说明:验证意见的填写应对照不符合项/缺陷项逐项进行验证的内容。 | ||||
第 页,共 页
开展检定
| 项目名称 | 测量范围 | 不确定度/准确度等级/ 最大允许误差 | 依据检定规程编号 |
考核组长(签名)_________ 机构负责人(签名)________
经确认的校准项目表
第 页,共 页
| 序号 | 开展校准项目的器具或参数名称 | 测量范围 | 校准测量能力/准确度等级/最大允许误差 | 依据文件名称及编号 |
考核组长(签名)_________ 机构负责人(签名)________
经确认的商品量/商品包装计量检验项目表
第 页,共 页
| 序号 | 开展商品量/商品包装计量检验的参数名称 | 测量范围 | 测量不确定度 | 依据文件名称及编号 |
考核组长(签名)_________ 机构负责人(签名)_______
经确认的型式评价项目表
第 页,共 页
| 序号 | 开展型式评价的 计量器具名称 | 测量范围 | 不确定度/准确度等级/最大允许误差 | 依据文件名称及编号 |
考核组长(签名)_________ 机构负责人(签名)________
经确认的能源效率标识计量检测项目表
第 页,共 页
| 序号 | 用能产品名称 | 测量参数和 测量范围 | 测量不确定度 | 依据文件名称及编号 |
考核组长(签名): 机构负责人(签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