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命题人:程玉兵 审题人:邹喜海 2013、3
第I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欧洲西部有许多河流和运河,构成内河航运网。青藏高原是我国许多大江大河的源头。据此完成1—2 题。
1、欧洲西部河流发展航运的条件优越,从自然因素考虑是欧洲西部( )
①经济发达 ②地形平坦 ③水能丰富 ④降水丰沛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自治区内河运输不够发达,主要原因是( )
A.境内无大河 B.河流冰期长,不利于通航
C.水量小,落差大,不利于通航 D.对发展内河运输不够重视
据《中国日报》报道,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宣布,国产C919客机(中国首型国产大型客机)总装制造中心于2009年12月落户上海浦东新区。据了解,截至目前,C919的配套产业已确定落户上海、江苏、浙江、江西、四川等l2个省市。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方面称,南京、苏州、镇江、杭州、宁波等城市都已瞄准大飞机配套零部件生产,正在规划或建设航天产业基地。据资料完成3、4题。
3、国产C919飞机制造业的布局和产业发展反映出的地理现象是
①集聚现象 ②分散现象 ③产业升级现象 ④产业转移现象
A、①② B、②③ 、②④ 、①③
4、有关南京、苏州…等城市为C919建设配套零部件生产基地的区位优势的说法,不正确的
A、有丰富的高素质劳动力 、工业化基础较好
C、有利于减少零部件的运输成本 D、海运便利,有利于的零部件进口
2008年9月6日11时25分,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以一箭双星方式将“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简称“环境减灾”)A、B卫星成功送入太空。据此完成5、6题。
5、利用“环境减灾”卫星对生态环境和灾害进行动态监测和预报,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①遥感 ②地理信息系统 ③全球定位系统 ④数字地球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6、“环境减灾”卫星不能直接监测的环境问题或自然灾害是( )
A.台风 B.地震 C.水体污染 D.大气污染
读我国西南地区某地“石漠化与森林覆盖率、生物多样性、环境人口容量统计图”,回答7~8题。
7.判断图中曲线名称正确的是( )
A.①为石漠化面积 ②为环境人口容量 ③为生物多样性
B.①为生物多样性 ②为环境人口容量
③为石漠化面积
C.①为环境人口容量 ②为石漠化面积
③为生物多样性
D.①为石漠化面积 ②为生物多样性 ③为环境人口容量
8.该地区石漠化产生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崎岖 B.降水丰富 C.喀斯特地貌广布 D.人类不合理的活动
下图显示我国四个省2005年三种常规能源生产的相对比例(均已折算成标准煤)。读图,回答9~10题。
9.①、②、③代表的能源依次是( )
A.石油、煤炭、天然气
B.天然气、石油、煤炭
C.煤炭、天然气、石油
D.石油、天然气、煤炭
10.M省可能是( )
A.山东 B.贵州
C. D.河北
11、关于下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年均径流深随纬度增大而递减
B.年均径流深的最大值在海南省
C.年均径流深与降水量年际变化的空 间分布特点一致
D.年均径流深与蒸发量随纬度变化的 分布特点一致
下图为我国各大农业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2、13题。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②属于不同的农业区
B.⑥⑦⑧是我国重要的茶叶产区
C.⑥地区最主要的农业类型是绿洲农业
D.③地是我国重要的商品农业基地
13.关于图示地区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②③地土地荒漠化严重
B.④地水土流失严重,⑤地土壤盐碱化严重
C.⑥地水土流失严重,⑦地石漠化严重
D.⑧地酸雨危害严重,⑨地土壤次生盐碱化严重
下图为我国某城市近五年产业发展分析图。据此回答下面14、15题。
14、该城市在产业发展中
A.石油化工和石化产品制造业增长潜力较大
B.农副产品加工及食品制造业发展空间较小
C.批发和零售业可优先培育为主导产业
D.目前缺少增长快、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大的优势主导产业
15、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该城市可采取的措施有
① 扩大资源开采规模,大量输出原料 ② 发展传统产业,吸收剩余劳动力
③ 提高资源加工深度,延长产业链 ④ 培育新兴优势产业,提高竞争力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读沿某纬度所作的地形剖面示意图,回答16、17题。
16、该图属于( )
A.北美洲沿35°N所作 B.澳大利亚沿23.5°S所作
C.非洲沿23.5°S所作 D.亚洲沿30°N所作
17甲地的位置属于( )
A.亚欧板块 B.非洲板块 C.印度洋板块 D.美洲板块
下面四幅图为四条河流入海口位置分布示意图。据图回答18、19题。
18、图中丙图所示地区位于乙图所示地区的( )
A.西北方向 B.西南方向 C.东北方向 D.东南方向
19、海轮从甲图中河口驶往丁图中河口,其最短航线经过( )
A.直布罗陀海峡 B.麦哲伦海峡 C.苏伊士运河 D.巴拿马运河
下图为某大洲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20~21题。
2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剖面穿过的地形以山地为主 B.乙地所在国工业集中分布在该国西部
C.该剖面走向为西北—东南向 D.乙地所在国农业集中分布在该国北部
21、关于甲地与所在大洋对岸(同纬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海水的温度比对岸海域更高 B.甲地上升流比对岸海域更显著
C.甲地沿岸一派油橄榄林风光 D.甲地对岸的沿岸一片草原景观
下图为沿某80。经线7月气温分布曲线图,读图回答22、23题。
22、有关④地所在国家叙述正确的是
A、东北部和东南部濒临同一大洋 B、气候干旱,以种植玉米为主
C、旱涝灾害频繁,对农业影响大 D、畜牧业和工矿业发达
2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④地至①地气温逐渐递减 B、④地至②地气温变化大的主因是纬度
C、③地是谷地,气温偏低 D、③地种植业主要分布在河谷
下图所示为我国四座重要山脉,读图回答24~25题。
24、四座山脉中,属于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的山脉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5、对乙山脉两侧区域特征及发展的比较,叙述正确的是( )
A.西侧的地形区主要是流水沉积区,东侧的地形区主要是流水侵蚀区
B.水资源缺乏是两侧区域经济发展共同的因素
C.治理西侧地形区生态问题主要是大面积植树造林,治理东侧地形区的低湿地可行模式是发展桑基鱼塘、蔗基鱼塘等生态农业
D.西侧的省级行政区具有能源工业发展的资源优势,但不具备区位优势;东侧的京津地区具有向全国各地输送各类高级人才的优势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40分)
二、综合题
31.(14分)右图为某地1月份等温线图(单位:℃),读图回
答下列问题。
(1)A地的气温______,B地的气温________,C地的气温__________。试分析A、B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5分)
(2)A地形区为__________,B地形区为__________,C地形区为__________。(3分)
(3)图中河流D是__________,试述河流在图中河段的水文特征。(3分)
(4)C地区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发展葡萄种植业,成为我国最佳的优质酿酒葡萄生态产区之一。请对C地区发展葡萄生产的自然条件优势进行评价。(3分)
32.图14为我国华北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1分)
图14
(1)量算图示地区铁路桥至公路桥一段河流的流程。(1分)
(2)写出大青山顶与李村之间相对高度;站在大青山顶可否看到李村,并简述理由。(3分)
(3)某游客在山区小路游览,在小桥至古庙一段行走感觉轻松,请分析其原因。(2分)
(4)描述图示区域的地势特征,并简述其对该地区聚落的影响。(3分)
(5)图示地区开发了以“青山、幽谷、溪流”为主题的旅游项目,若利用暑假时间赴该地区旅游,应注意防范哪些自然灾害。(2分)
33.读“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
(1)图示B地区在一年中≥10℃的日数多于A地区,但积温反而低于A地区,分析其原因。(2分)
(2)分析B区土地利用中最主要的不利因素。(2分)
(3)C河段是我国优先开发的三大水电基地之一,简答开发该水电基地的有利自然条件。(2分)
(4)B地区降水丰富,但地表水缺乏的原因是什么?(2分)
34.(7分)下面两图分别表示我国东部地区春、夏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比重(%)。读图回答问题。
(1)上面两图中,表示我国东部地区夏季降水量占全年比重的是图__________,秦岭—淮河的南、北方夏季降水量占全年比重的差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A地在春、夏两季中降水量占全年比重较小的是______季,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姓名 学号
——————————————————————————————————————————————————————————————
奉新一中2014届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卷答题卡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 答案 | |||||||||||||||
| 题号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 答案 |
31.(14 分)
(1)
原因: (5分)
(2) (3分)
(3) 水文特征:
(3分)
(4)
(3分)
32.(11 分)
(1) (1分)
(2) (1分) (1分)
理由: (1分)
(3) (2分)
(4)地势特征: (1分)
影响:
(2分)
(5)自然灾害: (2分)
33. (8分)
(1)原因:A:
B: (2分)
(2)不利因素:
(2分)
(3)自然条件: (2分)
(4)原因: (2分)
34.(7分)
(1) (1分)
差异:北方:
南方: (2分)
原因:北方:
南方: (2分) (2) (1分)
原因 : (1分)
奉新一中2014届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卷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 答案 | C | C | C | B | C | C | A | C | B | A | C | C | A | B | D |
| 题号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 答案 | B | C | B | B | C | B | C | B | D | A | D | D | A | C | D |
31.(14分)
(1)-12℃≤A≤-6℃ -24℃≤B≤-18℃ -12℃≤C≤-6℃
A地为内陆盆地,冬季气温高;B地为山脉,气温低。(5分)
(2)柴达木盆地 祁连山脉 河西走廊 (3分)
(3)黄河 该河段处在黄河上游,水流湍急、有结冰期、含沙量较小、有凌汛现象。(3分)
(4)地势平坦;光照充足,气温的日较差大;有祁连山冰雪融水作为灌溉水源。(3分)
32.(11分)
(1)1000~1200米左右(1分);
(2)250米至350米之间(1分)
不能看到,因为两地之间有山脊阻隔视线(2分)。
(3)坡度缓(1分);小路走向与等高线大致平行(1分)。
(4)地势北高南低(1分)。
地势低平的地区,聚落规模大(1分);地势较高且起伏较大的地区,聚落规模小(1分)。
(5)暴雨山洪(洪涝、洪水)(1分);滑坡及泥石流(1分)
33. (8分)
(1)B区域高原地形,海拔偏高,夏季温度低,积温数反而较少。A区域盆地地形,夏季温度高,积温高。(2分)
(2)山地多,平地少,耕地面积少;喀斯特地貌广布,地层贫瘠,水土流失严重。(2分)
(3)水量大,落差大,水能蕴藏量大;河段多峡谷。(2分)
(4)该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多,但以喀斯特地貌为主,多溶洞,地表水渗漏严重,而且多暗河。(2分)
34.(7分)
(1)1 秦岭—淮河以北地区夏季降水量占全年比重大;以南地区所占比重小 (3分)
秦岭—淮河以北地区雨季短,集中在夏季;以南地区雨季长(2分)
(2)夏 受伏旱影响(2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