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等奖
1 停靠站最佳线路容量研究
…… ……………………同济大学 陆嘉珉,高跃文,赵庆鑫,王文修
2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故障处置预案的研究与仿真
………… …… … ……同济大学 常力远,柴永,何晶赟,孙炜庆
二等奖
3 废旧混凝土的再生利用研究
……………………….东南大学 丁峻峰,朱彬彬,唐川杰,杜红劲
4 短期交通流预测模型研究
………………………………清华大学 徐书楠,王进
5 基于Arena的客运站系统仿真建模
……………………武汉理工大学 朱凯,陈绍辉,张灿,刘斌,林俊
6 基于音频信号的道路交通堵塞检测方法研究
……………………………吉林大学 别一鸣,张心臻,金虎光
7 同济大学多校区间公共交通服务系统服务
…………………..同济大学 马士江,钟秀,周维,张觐,周佳
三等奖
8 北京市城市交叉口安全研究---提高交通弱势群体的安全性研究
………………………..北京工业大学 孟虎,张海婵,马保龙
9 T型轨道静态几何参数检查仪的研制
……………………………………中南大学 ,梁海啸
10 平面交叉口人行横道和停车线的设计研究
………………………………….北京交通大学 李加丁,尚立伟
11 “白色家电”再制造物流中心设计与方案模拟
………………………………吉林大学 罗勇,韩佳辰,张俊超
12曲线出入口隧道交通模拟与交通安全设计
……………….武汉理工大学 郭磊,常自鸣,许强强,王亮,王延锋
13 城市公共交通末段服务系统研究
…………………西南交通大学 胡鹏,吴平衡,陈芋宏,袁海婷
14 华南理工大学校园交通规划与改善方案研究
………………………华南理工大学 曾晓思,林焕生,黄义荣
15 客运站行车组织作业计算机仿真
………………………………中南大学 苏武州,陈彦
16 干线单向绿波协制设计
…………………华中科技大学 宋程,江南,刘勤,张雄飞,雷玲玲
17 城市中心区(南京新街口)的交叉口时空资源利用
…………………………………………..东南大学 徐志红
优秀作品奖
18 城市道路拥挤收费技术研究
……………………………同济大学 陈蔚,邹长富,黄健,吕怡达
19 供应链中的牛鞭效应及其研究
……………………......同济大学 王绰然,路欢欢,王晶玲
20城际快运物流方案优化研究
……………………...同济大学 冯聿娴,吴维,陈薇薇,陈晓娇
21 停车场内部引导系统
………………………………..同济大学 刘悦婷,黄玮
22 基于GPS浮动车数据的地图匹配算法及其程序实现
……………………..同济大学 赵靖,王奕,孙颖,冯均佳
23 北京地铁车站行人交通环境研究
………………………北京工业大学 柳丽娜,王冉,王飞等
24 基于C—D增长函数的信息化对于铁路运输经济增长的定量研究
…………………………北京交通大学 夏木美
25 基于VISSIM仿真的信号交叉口优化方法研究
………………北京交通大学 彭愚,邓文,王磊,王炜,高峰,赵煜
26 南京常规公交服务水平、运营模式的调查与分析
…………………………………………..东南大学 常燕燕等
27 南京汽车北站站前交通流组织方案设计
………………………东南大学 邓小兵,李桂波,吴高杰等
28 大学校园高峰时段交通分析与组织——华中科技大学校园问题研究与改善方案
……………......华中科技大学 董山山,李敏,张鹏程,马彦龙
29 武汉市卓刀泉立体交叉设计
……………………………华中科技大学 王钱刚,杜仁宾,赵宪尧
30 月球车动力学仿真分析
……………………………吉林大学 李赫楠,谢松涛,董莹
31 双前轴转向汽车车轮侧滑检测系统
…………………………….吉林大学 张栋林,耿佳,王庆祥
32 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系统
……………………………………清华大学 陆洋,周钱
33 我国综合交通网络布局规划研究
…………………………………………清华大学 石冶,刘强
34 混凝土缺陷无损检测与智能评判技术
……………….武汉理工大学 王甲奇,蔺亚虎,王洁琼,贺效强
35 拱形单元组合抗滑桩体型研究
…………………….武汉理工大学 殷亮,韩成林,鲁明,李振宇
36 基于以太网的超生泊车流量自动监测系统
…………………………………….武汉理工大学 马枫
37 考虑混合交通流的交叉口信号设计软件开发
…………武汉理工大学 赵跃萍,汪磊,张小华,孙海峰
38 客运专线车站各种运输方式换乘问题研究
………………西南交通大学 文超,廖勇,朱小娟,方亚玲
第二届全国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获奖作品目录
一等奖
1. 城市高架快速车道隔离栏设计
…………………………………………… 河海大学 余丰茹,邹娜,张蕾,王希伟,李铁舜
2.基于驾驶员视觉效应得城市隧道侧墙安全设计
………………………………同济大学 曾栋鸿,吕颖,杨辉
二等奖
3.感应式路段平面行人过街控制系统研究
…………………………同济大学 吴迪,许广举,陈沁,王健,钱晨
4.出租车短距离自主呼叫系统设计
……………南京理工大学 杨圣芳,范小波,梁先登,许川,阳礼
5.不受统计尺度影响的交通事故黑点辨识新方法
……………武汉理工大学 张曙光,司徒莉英,周孝波,张文斌
6.基于HPSO算法的道路网络优化
………………………………北京交通大学 余碧莹,田亚明
7.智能交通调查器的设计与开发
…………………………中山大学 赵建明,韦清波,林天送,王镇波
8.清华大学周边道路网拥堵仿真分析与解决方案
………………………………清华大学 陈喜群,杨晓蒙,郑岩丁
三等奖
9.AMF_I型沥青混合料磨光仪的研发
………………………………长安大学 刘奇,邵强,李颖刚,楼慧元
10.北京市交叉口冲突研究
…………………………………北京工业大学 孟虎,于跃,马保龙
11.干道协议控制相位差优化方法研究
………………………………华南理工大学 黄健新,叶瑞敏,覃朝孟
12.聚酯纤维对水泥稳定碎石抗裂性能影响的研究
………………中国矿业大学 戴树才,任皎龙,徐博书,
13.中关村核心地区交通阻塞分析及措施研究
…………………………北京理工大学 方雪娇,魏贺,吴书琴
14.地铁轻轨牵引计算系统
……………………西南交通大学 李海波,王莹,李俊芳,朱洪涛
15.现代有轨电车在南京地区的适应性研究
……………………………东南大学 孟丹青,杨洁,戚冰
16.疏导环形交叉口的上游信号协制方法研究
……………………………吉林大学 高帅和,逯浩伊,李戚
17.桂林市停车场调查分析与网络问询系统设计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梁又文,石康嗣,宋锐
18.双通道港湾式公交站台的设计
………………………南京林业大学 王安梦,刘继平,钟耀萱
优秀作品奖(部分省略)
19.双连拱互通隧道减缓隧道压力波的应用分析
………………………………中南大学 王中刚`黄学猛
20.成都市书蜀西路城市快速交通管制优化方案
…………………西华大学 陈坚,许胜德,刘熙,王超深
21.中关村核心商务区停车交通组织与优化
…………………北京林业大学 葛慧铭 陈彦民,樊
22.城市坡路路面节能环保防积雪技术研究
…………………………东北林业大学 陈诚,吴瑞良,田芳
23.武汉光谷广场交通枢纽规划与设计
………………华中科技大学 何太洪,严飞,吴伟,彭建,陈娟
24.公交枢纽站出入口行人安全设施设置研究
………………福州大学 林鸿文,黄伟平,苏娇艳,庄小琼
第三届全国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复赛
| 序号 | 作品名称 | 所在高校 |
| 1 | 沙漠地区公路路堤横断面形式研究 | 北京工业大学 |
| 2 | 北京市城市型旅游交通调查及旅游线路设计软件开发 | 北京工业大学 |
| 3 | 机场快线客运需求预测与运营方式研究 | 北京交通大学 |
| 4 | 基于元胞自动机的地铁人员疏散模型仿真 | 北京交通大学 |
| 5 | 北京公交车车内空间布局利用的分析与设计 | 北京交通大学 |
| 6 | 公交车站停靠点优化布局方案研究 | 北京理工大学 |
| 7 | 北京市轨道交通换乘站研究(阜成门换乘站方案) | 北京理工大学 |
| 8 | 城市公交汽车停靠呼叫系统设计 | 北京林业大学 |
| 9 | 基于B/S模式的居民OD调查统计分析软件的研究与开发 | 东南大学 |
| 10 | 南京市公交路线查询(手机版) | 东南大学 |
| 11 | 福州市公共交通使用CNG的可行性研究 | 福州大学 |
| 12 | 基于雪凝路面的新型无损路面全季节全气候条件下防滑轮胎的研究 | 贵州大学 |
| 13 | 新型道路限速器的设计与研究 | 贵州大学 |
| 14 | 基于射频技术的公交优先交通信号控制系统设计与开发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 15 | 路中与路侧式公交专用道衔接处理协制方法研究 | 合肥工业大学 |
| 16 | 城市干道双向变速绿波带设计 | 河海大学 |
| 17 | 城市干道智能可移动隔离护栏的优化设计 | 河海大学 |
| 18 | 三段式履带车 | 河南科技大学 |
| 19 | 多模交通标识系统人性化设计 | 华南理工大学 |
| 20 | 协制子区实时划分及Vissim仿真模拟 | 华南理工大学 |
| 21 | 利用常规公交完善轨道交通的前期网络 | 华中科技大学 |
| 22 | 交叉口的公交优先处理 | 华中科技大学 |
| 23 | 新型自动车用安全带伺服系统的研制 | 吉林大学 |
| 24 | 基于运行时刻表的单点公交信号优先控制模型研究 | 吉林大学 |
| 25 | 商业区畸形交叉口交通流组织方案设计 |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 |
| 26 | 城市多路交叉口管理与控制方式研究 | 江苏大学 |
| 27 | 兰州市安宁区新建道路交通量预测 | 兰州交通大学 |
| 28 | 基于BRT优先的信号控制系统 | 南京理工大学 |
| 29 | 基于GIS的一体化公共交通出行查询系统 | 南京理工大学 |
| 30 | 用于汽车的机械式巡航装置设计 | 南京农业大学 |
| 31 | 北京市公共汽电车中途站 人流组织分析、设计与仿真 | 清华大学 |
| 32 | 成府路五道口城铁站段拥堵原因和解决方法探究 | 清华大学 |
| 33 | 基于主控策略的干道优化综合疏解法研究 | 石家庄铁道学院 |
| 34 | 电动自行车“禁”“放”利弊分析 | 苏州科技学院 |
| 35 | 太原市老军营小区交通改善设计 | 太原科技大学 |
| 36 | 城市快速路单进口匝道流入控制方法研究 | 同济大学 |
| 37 | 信号控制交叉口车道功能动态利用管理系统 | 同济大学 |
| 38 | 微循环公交系统设计的新思路 | 同济大学 |
| 39 | 弧形双排抗滑桩新型结构体系研究 | 武汉理工大学 |
| 40 | 集装箱码头仿真实验平台 | 武汉理工大学 |
| 41 | PUSH概念下的铁路客运站旅客出站信息诱导设计 | 武汉理工大学 |
| 42 | 基于VC++.NET的行人交通微观建模与仿真 | 西华大学 |
| 43 | 绵阳市中心城区交通拥塞治理 | 西南科技大学 |
| 44 | 掺SBR的水泥稳定碎石材料性能试验研究 | 扬州大学 |
| 45 | 塌陷区道路防沉降创新技术-“暗浮桥”方法研究 | 中国矿业大学 |
| 46 | 路面用再生骨料混凝土耐磨性能试验研究 | 中南大学 |
| 47 | 基于第二代居民身份证的铁路客票短信服务系统设计 | 中南大学 |
| 48 | 钢轨轨面清洁智能小车设计构想 | 中南大学 |
| 49 | 基于车辆音频的谱相关车速估算技术研究 | 中山大学 |
| 50 | 广州大学城自行车租借服务规划 | 中山大学 |
| 51 | 成品油配送“两规、一线”管理信息系统开发 | 农业大学 |
| 52 | 汽车转向辅助照明装置设计 | 东北林业大学 |
| 53 | 电动自行车交通特性研究 | 南京林业大学 |
| 54 | 公交站点乘降量协调性研究 | 长安大学 |
| 55 | 基于交通流仿真的交叉口信号优化算法—Green Signal的原理及应用 | 西南交通大学 |
| 56 | 地铁车站客流服务水平与通道宽度关系研究 | 西南交通大学 |
| 57 | 基于抓拍技术的大型停车场车位导引及查询系统设计 | 西南交通大学 |
| 58 | 干道过饱和交叉口群交通信号优化控制的仿真研究 | 西南交通大学 |
| 59 | 城际客运专线折返站折返能力研究 | 西南交通大学 |
| 60 | “神偷”公路路面能量收集系统 | 西南交通大学 |
| 序号 | 作品名称 | 所在高校 | 获奖等级 |
| 1 | 城市快速路单进口匝道流入控制方法研究 | 同济大学 | 一等奖 |
| 2 | 北京市公共汽电车中途站 人流组织分析、设计与仿真 | 清华大学 | |
| 3 | 信号控制交叉口车道功能动态利用管理系统 | 同济大学 | 二等奖 |
| 4 | 基于B/S模式的居民OD调查统计分析软件的研究与开发 | 东南大学 | |
| 5 | 新型自动车用安全带伺服系统的研制 | 吉林大学 | |
| 6 | 地铁车站客流服务水平与通道宽度关系研究 | 西南交通大学 | |
| 7 | 城际客运专线折返站折返能力研究 | 西南交通大学 | |
| 8 | 大型停车场停车位导引及车辆查询系统设计 | 西南交通大学 | |
| 9 | 基于交通流仿真的交叉口信号优化算法—Green Signal的原理及应用 | 西南交通大学 | |
| 10 | 基于运行时刻表的单点公交信号优先控制模型研究 | 吉林大学 | |
| 11 | 公交站点乘降量协调性研究 | 长安大学 | 三等奖 |
| 12 | 城市干道智能可移动隔离护栏的优化设计 | 河海大学 | |
| 13 | 钢轨轨面清洁智能小车设计构想 | 中南大学 | |
| 14 | 基于射频技术的公交优先交通信号控制系统设计与开发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
| 15 | 干道过饱和交叉口群交通信号优化控制的仿真研究 | 西南交通大学 | |
| 16 | 成府路五道口城铁站段拥堵原因和解决方法探究 | 清华大学 | |
| 17 | 微循环公交系统设计的新思路 | 同济大学 | |
| 18 | 三段式履带车 | 河南科技大学 | |
| 19 | 城市干道双向变速绿波带设计 | 河海大学 | |
| 20 | 路中与路侧式公交专用道衔接处理协制方法研究 | 合肥工业大学 | |
| 21 | 北京公交车车内空间布局利用的分析与设计 | 北京交通大学 | |
| 22 | 广州大学城自行车租借服务规划 | 中山大学 | 优秀奖 |
| 23 | 协制子区实时划分及Vissim仿真模拟 | 华南理工大学 | |
| 24 | PUSH概念下的铁路客运站旅客出站信息诱导设计 | 武汉理工大学 | |
| 25 | 基于VC++.NET的行人交通微观建模与仿真 | 西华大学 | |
| 26 | 南京市公交路线查询(手机版) | 东南大学 | |
| 27 | 基于BRT优先的信号控制系统 | 南京理工大学 | |
| 28 | 集装箱码头仿真实验平台 | 武汉理工大学 | |
| 29 | 基于第二代居民身份证的铁路客票短信服务系统设计 | 中南大学 | |
| 30 | 基于GIS的一体化公共交通出行查询系统 | 南京理工大学 | |
| 31 | 北京市城市型旅游交通调查及旅游线路设计软件开发 | 北京工业大学 | |
| 32 | 基于元胞自动机的地铁人员疏散模型仿真 | 北京交通大学 | |
| 33 | 城市公交汽车停靠呼叫系统设计 | 北京林业大学 | |
| 34 | 成品油配送“两规、一线”管理信息系统开发 | 农业大学 | |
| 35 | 机场快线客运需求预测与运营方式研究 | 北京交通大学 | |
| 36 | 基于主控策略的干道优化综合疏解法研究 | 石家庄铁道学院 | |
| 37 | 公交车站停靠点优化布局方案研究 | 北京理工大学 | |
| 38 | 北京市轨道交通换乘站研究(阜成门换乘站方案) | 北京理工大学 | |
| 39 | 电动自行车“禁”“放”利弊分析 | 苏州科技学院 | |
| 40 | 交叉口的公交优先处理 | 华中科技大学 | |
| 41 | 福州市公共交通使用CNG的可行性研究 | 福州大学 | |
| 42 | 商业区畸形交叉口交通流组织方案设计 |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 | |
| 43 | 绵阳市中心城区交通拥塞治理 | 西南科技大学 | |
| 44 | 利用常规公交完善轨道交通的前期网络 | 华中科技大学 | |
| 45 | 城市多路交叉口管理与控制方式研究 | 江苏大学 | |
| 46 | 兰州市安宁区新建道路交通量预测 | 兰州交通大学 | |
| 47 | 电动自行车交通特性研究 | 南京林业大学 | |
| 48 | “神偷”公路路面能量收集系统 | 西南交通大学 | |
| 49 | 基于车辆音频的谱相关车速估算技术研究 | 中山大学 | |
| 50 | 用于汽车的机械式巡航装置设计 | 南京农业大学 | |
| 51 | 新型道路限速器的设计与研究 | 贵州大学 | |
| 52 | 太原市老军营小区交通改善设计 | 太原科技大学 | |
| 53 | 多模交通标识系统人性化设计 | 华南理工大学 | |
| 54 | 弧形双排抗滑桩新型结构体系研究 | 武汉理工大学 | |
| 55 | 汽车转向辅助照明装置设计 | 东北林业大学 | |
| 56 | 基于雪凝路面的新型无损路面全季节全气候条件下防滑轮胎的研究 | 贵州大学 | |
| 57 | 塌陷区道路防沉降创新技术-“暗浮桥”方法研究 | 中国矿业大学 | |
| 58 | 沙漠地区公路路堤横断面形式研究 | 北京工业大学 | |
| 59 | 掺SBR的水泥稳定碎石材料性能试验研究 | 扬州大学 | |
| 60 | 路面用再生骨料混凝土耐磨性能试验研究 | 中南大学 |
| 序号 | 作品名称 | 所属高校 | 奖项 |
| 1 | 基于智能车路环境的无信号交叉口车辆穿行引导系统 | 同济大学 | 一等奖 |
| 2 | 四连杠杆式传动机构自行车研制 | 淮阴工学院 | 一等奖 |
| 3 | 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对中国沿海商船航线影响研究 | 武汉理工大学 | 一等奖 |
| 4 | 公路客运枢纽班线定站方法与软件实现 | 东南大学 | 二等奖 |
| 5 | 汉字交通标志识别与可认知性研究 | 同济大学 | 二等奖 |
| 6 | 锯齿形型公交专用进口道多目标优化控制系统研究 | 同济大学 | 二等奖 |
| 7 | 公路隧道出入口太阳能视觉缓冲排架系统 | 长安大学 | 二等奖 |
| 8 | 地铁列车在站停靠时间的建模及模型应用的研究 | 北京交通大学 | 二等奖 |
| 9 | 三峡库区垃圾漂浮物打捞运输设备研制 | 南京林业大学 | 二等奖 |
| 10 | 基于手机信号的城区交通流监测和停车诱导系统 | 西南交通大学 | 二等奖 |
| 11 | 城轨列车再生制动飞轮储能系统优化设计 | 河海大学 | 二等奖 |
| 12 | 城市公交路径及地理信息系统的研究 | 兰州交通大学 | 三等奖 |
| 13 | 桂林市交通管理设施网络信息平台 | 桂林电子科大 | 三等奖 |
| 14 | 立交桥交通标识牌优化设计 | 清华大学 | 三等奖 |
| 15 | 一类特殊功能型小区的单项交通组织优化设计方法 | 华南理工大学 | 三等奖 |
| 16 | 运用ObjectARX优化VISSIM立交建模 | 华中科技大学 | 三等奖 |
| 17 | 基于GT-GA-BPNN和Munsell-Moon.Spencer的城市道路交通色彩安全评价及调和研究 | 中国矿业大学 | 三等奖 |
| 18 | 中型城市电子公交站牌系统对比研究与优化设计 | 清华大学 | 三等奖 |
| 19 | 单交叉口Q学习信号控制优化模型 | 长沙理工大学 | 三等奖 |
| 20 | 一种新型盲人交通工具——电子导盲犬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三等奖 |
| 21 | 地铁屏蔽门安全系统改进与创新设计 | 西南交通大学 | 三等奖 |
| 22 | 港口集装箱堆场作业流程仿真分析 | 北京交通大学 | 三等奖 |
| 23 | 驼峰式城市轨道优化设计 | 中南大学 | 三等奖 |
| 24 | 露天停车场太阳能导标系统研发 | 深圳大学 | 三等奖 |
| 25 | 基于视频的大型停车场寻车系统 | 北京理工大学 | 三等奖 |
| 26 | 抗多路干扰分布式语音交通诱导系统方案研究 | 河海大学 | 三等奖 |
| 27 | 公交车乘客上下车请求及其统计系统 | 南京理工大学 | 优秀奖 |
| 28 | 预防拥挤漂移的带约束K则最优路径算法 | 吉林大学 | 优秀奖 |
| 29 | 信号交叉口交通信息采集方法研究 | 北京工业大学 | 优秀奖 |
| 30 | T型交叉口交通组织优化与设计 | 北京交通大学 | 优秀奖 |
| 31 | 交通信号控制评价与优化决策辅助系统 | 中山大学 | 优秀奖 |
| 32 | 公交空停控制系统 | 中南大学 | 优秀奖 |
| 33 | 邯郸B公司运输网路设计与配送方案设计 | 武汉理工大学 | 优秀奖 |
| 34 | 铁路大型客运站候车大厅运用优化研究 | 兰州交通大学 | 优秀奖 |
| 35 | 南京公共自行车租赁模式可行性研究 | 南京林业大学 | 优秀奖 |
| 36 | 基于Visual C++行人导航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 华中科技大学 | 优秀奖 |
| 37 | 非均匀路基的应力和位移场分析 | 山东科技大学 | 优秀奖 |
| 38 | 道路超载自动检测控制系统设计 | 青岛理工大学 | 优秀奖 |
| 1 | 北京工业大学 | 模块化的交通信息视频采集教学软件开发 |
| 2 | 北京工业大学 | 基于大学生出行特征与意愿的校园步行环境评价研究 |
| 3 | 北京工业大学 | 基于Paramics二次开发的交通诱导与控制协同仿真技术研究 |
| 4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干道高精度交通数据采集系统设计与开发 |
| 5 | 北京交通大学 | 基于计算机仿真的铁路超限货物运输条件辅助决策系统的开发 |
| 6 | 北京交通大学 | 基于色彩辨识的城市交通枢纽乘客视觉引导系统研究 |
| 7 | 北京交通大学 | 动车组开行间隔对区间通过能力影响的研究 |
| 8 | 北京理工大学 | 交通视频监控中雾天图像恢复技术 |
| 9 | 北京理工大学 | 基于GPS-GIS的雨感传感器智能速度调适系统 |
| 10 | 北京理工 | 双型变形自行车设计 |
| 11 | 北京林业大学 | 新型非对称防振减速带的设计与分析 |
| 12 | 北京林业大学 | 基于红外技术的行人过街信号灯设计 |
| 13 | 长安大学 | 一种提高城市绿化面积利用率的单车位停车装置 |
| 14 | 长安大学 | 预应力装配式阻热水泥混凝土路面 |
| 15 | 长安大学 | 青藏高原水泥关键性指标评价方法和设备研发——高海拔地区水泥安定性试验方法研究 |
| 16 | 长沙理工大学 | 高速公路隧道照明感应控制与关键技术研究 |
| 17 | 长沙理工大学 | 出租车合乘路径选择与费用优化 |
| 18 | 大连海事大学 | 基于VISUAL STUDIO C#.NET船舶压缩空气系统的仿真与实现 |
| 19 | 大连理工大学 | 四路环形交叉口感应控制策略研究 |
| 20 | 大连理工大学 | 控制大孔隙排水降噪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关键技术 |
| 21 | 东北林业大学 | 寒区冻土温度自动采集器 |
| 22 | 东北林业大学 | 基于压电陶瓷特性的铁路压力发电系统研究 |
| 23 | 东南大学 | 进口道展宽段长度对信号交叉口通行能力的影响研究 |
| 24 | 东南大学 | 基于视错觉原理的减速标线技术研究 |
| 25 | 东南大学 | 便携式红外交通调查系统设计 |
| 26 | 贵州大学 | 用于十字路口车流量疏导的信号灯遥控系统 |
| 27 | 贵州大学 | 道路限高杆监测与警示系统 |
| 28 | 贵州大学 | 基于伸缩杆控制的潮汐拥堵路段道路智能变宽系统设计 |
| 29 | 桂林电子科大 | 交通监控实验系统设计与开发 |
| 30 | 桂林电子科大 | 桂林市旅游交通出行查询系统 |
| 31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有行人专用相位交叉口支路行人闯红灯行为分析及应对策略 |
| 32 | 合肥工业大学 | 无线网络构建下的智能信号灯系统 |
| 33 | 合肥工业大学 | 主动式车辆限速新方法研究 |
| 34 | 合肥工业大学 | 面向道路运输监控的信息系统 |
| 35 | 河海大学 | 基于感应控制的路段行人安全过街智能系统 |
| 36 | 河海大学 | 山区公路感应式道路交通标志设计 |
| 37 | 河海大学 | 低等级公路弯道路侧护栏优化设计 |
| 38 | 华中科技大学 | 基于自组织网络的交通诱导系统(TSSN) |
| 39 | 华中科技大学 | 停车场自动选择技术的实现分析 |
| 40 | 华中科技大学 | 武汉市大型公交站点通行能力研究与优化设计 |
| 41 | 吉林大学 | 车灯亮度自动补偿系统 |
| 42 | 吉林大学 | 汽车落水应急浮起系统 |
| 43 |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 | 公共自行车交通规划及评价研究 |
| 44 | 江苏大学 | 基于VBA的公铁联运物流决策支持系统开发 |
| 45 | 兰州交通大学 | 基于WebGiS 的铁路旅客出行换乘方案的研究与开发 |
| 46 | 南京理工大学 | 盲人公交出行辅助系统 |
| 47 | 南京理工大学 | 交通信号灯识认性研究 |
| 48 | 南京林业大学 | 反光式突起路标改良方案设计研究 |
| 49 | 南京林业大学 | “势能微动力”自动化轨道式停车场 |
| 50 | 南京林业大学 | 一种以环岛变化为交通控制方法的新型环形交叉口设计研究 |
| 51 | 青岛理工大学 | 公交优先实时在线单点控制策略 |
| 52 | 清华大学 | 道路发电&低碳交通——压电叠堆理论在道路发电中的应用研究 |
| 53 | 清华大学 | 基于matlab的BP神经网络和模板匹配相结合的车牌识别系统研究 |
| 54 | 清华大学 | 非接触式车载酒精探测及酒驾控制系统 |
| 55 | 上海海事大学 | 居民出行调查数据管理系统开发 |
| 56 | 上海海事大学 | 盲人道路指引传感器设计 |
| 57 | 上海海事大学 | 冷藏汽车中的相变材料研究 |
| 58 | 石家庄铁道大学 | 基于压力传感器的混合交通参数采集方法研究 |
| 59 | 同济大学 | 车路协同环境下信号控制交叉口主动安全信息服务系统 |
| 60 | 同济大学 | 网络型枢纽行李服务系统研究 |
| 61 | 同济大学 | 分隔带防眩设施纵断面研究 |
| 62 | 武汉科技大学 | 公共自行车系统站点配车数和站间调度优化研究 |
| 63 | 武汉理工大学 | 交通稳静化新技术开发与应用 |
| 武汉理工大学 | 小车节能无动力单板转向装置 | |
| 65 | 武汉理工大学 | 面向驾驶仿真的交通场景编辑系统 |
| 66 | 大学 | 布达拉宫核心区微观仿真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
| 67 | 大学 | 藏文交通标志标牌设计规范研究 |
| 68 | 大学 | “拉贡公路”交通景观改造设计 |
| 69 | 西南交通大学 | 公交车安全气压窗及火灾隐患监测预警器设计 |
| 70 | 西南交通大学 | 基于LabVIEW的运动车辆多视距检测与咬合跟踪 |
| 71 | 西南交通大学 | 城市CBD地区公交动态查询及行人诱导系统设计 |
| 72 | 西南科技大学 | 冲击钻孔振动效应的监测及相关减震措施 |
| 73 | 扬州大学 | 连续传送式智能停车楼研制 |
| 74 | 浙江师范大学 | 基于声强的高速公路交通流状态分析系统研究与设计 |
| 75 | 浙江师范大学 | 电动自行车制动过程力学分析模型的研究 |
| 76 | 浙江师范大学 | 色彩在道路交通管理中的应用 |
| 77 | 中国矿业大学 | 基于出行时间连通可靠性的最优路径问题的混合遗传算法 |
| 78 | 中国矿业大学 | 汽车制动健康状况监测预警系统 |
| 79 | 中国矿业大学 | 基于WIFI技术的危险路段车辆导航系统 |
| 80 | 中国民航大学 | 构建基于高空飞艇的CNS ATM系统研究 |
| 81 | 中国民航大学 | 基于VISSIM的机场陆侧交通参数标定与应用 |
| 82 | 中国民航大学 | 空地数据链信息处理系统及其应用设想 |
| 83 | 中国人民大学 | 视频车辆检测系统检测精度及使用效果分析研究报告 |
| 84 | 中南大学 | 绿色盲无障碍驾车的交通信号配色方案研究 |
| 85 | 中南大学 | 出租车均衡布局的价格静态及GPS动态调度优化方法 |
| 86 | 中南大学 | 基于手机电子地图的出租车叫车系统 |
| 87 | 中山大学 | 嵌入式手机软件“亚运小助手” |
| 88 | 中山大学 | 基于现有技术条件的悬索桥极限跨度的研究 |
| 作品题目 | 所在高校 |
| 空地数据链信息处理系统及应用设想 | 中国民航大学 |
| 构建基于高空飞艇的CNS/ATM系统研究 | 中国民航大学 |
| 基于VISSIM的机场陆侧交通参数标定与应用 | 中国民航大学 |
| 公交车安全气压窗及火灾隐患监测预警器设计 | 西南交通大学 |
| 基于LabVLEW的运动车辆跨视距检测与咬合跟踪 | 西南交通大学 |
| 城市CBD地区公交动态查询及行人诱导系统设计 | 西南交通大学 |
| 公共自行车系统站点配车数和站间调度优化研究 | 武汉科技大学 |
| 音乐桥梁 | 武汉科技大学 |
| 夜视斑马线 | 武汉科技大学 |
| 非接触式车载酒精探测及酒驾控制系统 | 清华大学 |
| 道路发电&低碳交通——压电叠堆理论在道路发电中的应用研究 | 清华大学 |
| 基于matlab的BP神经网络和模板匹配相结合的车牌识别系统研究 | 清华大学 |
| 盲人公交出行辅助系统 | 南京理工大学 |
| 交通信号灯识认性研究 | 南京理工大学 |
| 基于流线分析的地铁站外导向标识布点优化方法研究 | 南京理工大学 |
| 交通视频监控中雾天图像恢复技术 | 北京理工大学 |
| 整合轨道和常规公共交通的新型公交系统的设计 | 北京理工大学 |
| 基于GPS-GIS的雨感传感器智能速度调适系统 | 北京理工大学 |
| 冷藏汽车中的相变材料研究 | 上海海事大学 |
| 盲人道路指引传感器设计 | 上海海事大学 |
| 居民出行调查数据管理系统开发 | 上海海事大学 |
| 车路协同环境下信号控制交叉口主动安全信息服务系统 | 同济大学 |
| 分隔带防眩设施纵断面研究 | 同济大学 |
| 网络型枢纽行李服务系统研究 | 同济大学 |
| 基于感应控制的路段行人安全过街智能系统 | 河海大学 |
| 山区公路感应式道路交通标志设计 | 河海大学 |
| 低等级公路弯道路侧护栏优化设计 | 河海大学 |
| 绿色盲无障碍驾车的交通信号配色方案研究 | 中南大学 |
| 出租车均衡布局的价格静态及GPS动态调度优化方法 | 中南大学 |
| 基于手机电子地图的出租车叫车系统 | 中南大学 |
| 藏文交通标志标牌设计规范研究 | 大学 |
| “拉贡公路”交通景观改造设计 | 大学 |
| 布达拉宫核心区微观仿真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 大学 |
| 冲击钻孔振动效应的监测及相关减震措施 | 西南科技大学 |
| 半智能化公交导向运输系统 | 西南科技大学 |
| 信号控制交叉口交通安全分析与改善 | 闽江学院 |
| 四路环形交叉口感应控制策略研究 | 大连理工大学 |
| 基于多智能体的公共交通单车评价仿真系统 | 大连理工大学 |
| 控制大孔隙排水降噪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关键技术 | 大连理工大学 |
| 主干道高精度交通数据采集系统设计与开发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 模块化的交通信息视频采集教学软件开发 | 北京工业大学 |
| 基于大学生出行特征与意愿的校园步行环境评价研究 | 北京工业大学 |
| 基于Paramics二次开发的交通诱导与控制协同仿真技术研究 | 北京工业大学 |
| 公共自行车交通规划及评价研究 |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 |
| 聊城市人民广场地下停车场规划设计方案 | 聊城大学 |
| 聊城汽车总站站前广场交通组织优化设计 | 聊城大学 |
| 基于计算机仿真的铁路超限货物运输条件辅助决策系统的开发 | 北京交通大学 |
| 基于色彩辨识的城市交通枢纽乘客视觉引导系统研究 | 北京交通大学 |
| 动车组开行间隔对区间通过能力影响的研究 | 北京交通大学 |
| 嵌入式手机软件“亚运小助手” | 中山大学 |
| 基于现有技术条件的悬索桥极限跨度的研究 | 中山大学 |
| 基于广州BRT交叉口及泊车优化与站点三维景观设计研究 | 中山大学 |
| 寒区冻土温度自动采集器 | 东北林业大学 |
| 基于压电陶瓷特性的铁路压力发电系统研究 | 东北林业大学 |
| 信号参数对道路通告效率的影响研究 | 东北林业大学 |
| 基于WebGiS 的铁路旅客出行换乘方案的研究与开发 | 兰州交通大学 |
| 铁路大型客技站车底停留线运用优化研究 | 兰州交通大学 |
| 碳纤维复合材料在大跨悬索桥主缆中应用的可行性研究 | 兰州交通大学 |
| 高速公路隧道照明感应控制与关键技术研究 | 长沙理工大学 |
| 出租车合乘路径选择与费用优化 | 长沙理工大学 |
| 交通数据统计分析系统设计开发 | 长沙理工大学 |
| 基于声强的高速公路交通流状态分析系统研究与设计 | 浙江师范大学 |
| 电动自行车制动过程力学分析模型的研究 | 浙江师范大学 |
| 色彩在道路交通管理中的应用 | 浙江师范大学 |
| 连续传送式智能停车楼研制 | 扬州大学 |
| 扬子津校区学生周末出行需求预测与校车线路优化 | 扬州大学 |
| 基于VISUAL STUDIO C#.NET船舶压缩空气系统的仿真与实现 | 大连海事大学 |
| 交通监控实验系统设计与开发 | 桂林电子科大 |
| 桂林市旅游交通出行查询系统 | 桂林电子科大 |
| 用于十字路口车流量疏导的信号灯遥控系统 | 贵州大学 |
| 道路限高杆监测与警示系统 | 贵州大学 |
| 基于伸缩杆控制的潮汐拥堵路段道路智能变宽系统 | 贵州大学 |
| 长途客车驾驶员心理安全测评系统的前期研究 | 华东交通大学 |
| 主动式车辆限速新方法研究 | 合肥工业大学 |
| 无线网络构建下的智能信号灯系统 | 合肥工业大学 |
| 面向道路运输监控的信息系统 | 合肥工业大学 |
| 基于视错觉原理的减速标线技术研究 | 东南大学 |
| 进口道展宽段长度对信号交叉口通行能力的影响研究 | 东南大学 |
| 便携式红外交通调查系统设计 | 东南大学 |
| 基于VBA的公铁联运物流决策支持系统开发 | 江苏大学 |
| 纯电动汽车动力系统参数设计及性能仿真分析 | 江苏大学 |
| 利用层次分析法研究一级公路无信号交叉口服务水平 | 江苏大学 |
| 基于自组织网络的交通诱导系统(TSSN) | 华中科技大学 |
| 停车场自动选择技术的实现分析 | 华中科技大学 |
| 武汉市大型公交站点通行能力研究与优化设计 | 华中科技大学 |
| 反光式突起路标改良方案设计研究 | 南京林业大学 |
| 一种以环岛变化为交通控制方法的新型环形交叉口设计研究 | 南京林业大学 |
| “势能微动力”自动化轨道式停车场 | 南京林业大学 |
| 车灯亮度自动补偿系统 | 吉林大学 |
| 汽车落水应急浮起系统 | 吉林大学 |
| 汽车前风挡自动除霜帘 | 吉林大学 |
| 有行人专用相位交叉口支路行人闯红灯行为分析及应对策略 | 哈工大 |
| 一种提高城市绿化面积利用率的单车位停车装置 | 长安大学 |
| 预应力装配式阻热水泥混凝土路面 | 长安大学 |
| 青藏高原水泥关键性指标评价方法和设备研发——高海拔地区水泥安定性试验方法研究 | 长安大学 |
| 双型变形自行车设计 |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 |
| 信号控制交叉路口防撞预警系统设计 |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 |
| 基于WIFI技术的危险路段车辆导航系统 | 中国矿业大学 |
| 汽车健康状况及故障检测预报系统 | 中国矿业大学 |
| 基于出行时间连通可靠性的最优路径问题的混合遗传算法 | 中国矿业大学 |
| 防打开可逃生双安全车窗 | 常州大学 |
| 螺旋滚珠滑块车窗玻璃升降机构 | 常州大学 |
| 基于AutoCAD平台的交通工程设计模板开发 | 人民大学 |
| 视频车辆检测系统检测精度及使用效果分析研究报告 | 人民大学 |
| 大城市新型公交系统设计 | 人民大学 |
| 基于红外技术的行人过街信号灯设计 | 北京林业大学 |
| 大型平交路口行人二次过街交通设计 | 北京林业大学 |
| 新型非对称型防振减速带的设计 | 北京林业大学 |
| 公交优先实时在线单点控制策略 | 青岛理工大学 |
| 城市多通道单臂旋转立体停车库 | 青岛理工大学 |
| 横跨新老城区城市主干道交通组织的模拟与优化 | 青岛理工大学 |
| 基于压力传感器的混合交通参数采集方法研究 | 石家庄铁道大学 |
| 铁路客运站旅客聚集规律改进 | 石家庄铁道大学 |
| 石家庄市残障交通设施调查 | 石家庄铁道大学 |
| 交通稳静化新技术开发与应用 | 武汉理工大学 |
| 基于复杂网络科学的交通网络问题诊断与对策 | 武汉理工大学 |
| 面向驾驶仿真的交通场景编辑系统 | 武汉理工大学 |
| 小车节能无动力单板转向装置 | 武汉理工大学 |
| 城市中心信号交叉口交通状况研究及优化方法分析 | 河北理工大学 |
| 河南省高速公路网布局优化研究 | 河南城建学院 |
| 基于GIS的物流配送系统解决方案 | 河南城建学院 |
| 居民小区停车场规划 | 河南城建学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