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本文就如何培养,提高农村初中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中的口语能力.浅述在英语口语教学实践中所应遵循的若干原则;方法。
【关键词】初中英语;口语教学;方法浅述.
义务教育初中《英语教学大纲》和《英语课程标准》都明确提出了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使学生获得英语基础知识和为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因此,我们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就必须承担着两大基本任务。一,要传授给学生英语基础知识;二,要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英语基础知识进行交际的能力。而这种能力不外乎两个方面,即:信息的输入和输出能力.就是听说(口语)和读写(书面表达)能力的培养。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训练学生听、说能力的方法多种多样,但最理想的方法莫过于能够生活在特定的英语语言环境之中,直接接触那些英语是本族语言的人,用英语和他们交谈,思维,向他们学习口语。但有这种学习条件的人为数实在太少,尤其是我们广大农村学生。怎样利用我们农村初中现有的条件来训练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呢?怎样才能达到用流利、正确的英语语音,语调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而进行语言的信息交流呢?
我们认为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因为初中学生学科多,课业负担重,精力、时间都有限.要提高学生口语能力只能充分利用课堂45分钟时间。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呢?在多年的英语教学中我采用了由“问答-----复述-----滚雪球式”的教学方法来训练学生英语口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就这一方法与教育同仁交流,提高.浅述如下:
1.问答式。就是通过学生对课文、对话的阅读理解后,让学生对答、师生互答来训练学生口头交际。这是一种最简单的“一问一答”的操练方法。是复述的第一步,是口语训练的初级阶段。这一阶段通过问答使学生对教材更为了解,更为熟悉。另外,为了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上有更多的练习机会,从八年级开始,我们让学生在每节课开始时由值日生作值日汇报并讲一个小故事或背诵几个经典有哲理的小英语句子。小故事可以利用当堂学过的语言聚焦的知识点来自编,谈一些自己周围的新人新事,也可以从其它书中摘取一些适合学生自己水平的比较有趣的文章或片断,讲给大家听,然后由同学们给他或她指出一些语音、语调错误,对她/他们自己认为是有趣或有用的段落,篇章或优美的经典有哲理的句子自己全班共同分享摘录.以便共同提高。从实践的效果看,这种练习是大有益处的,同学们所选的文章或片断各种各样,丰富多彩。有科普文章、童话故事和个人秩事,还有风土人情。这不仅训练了他们的口语,提高了听力,也丰富了他们的知识,开阔了思维空间,提高了他们学习,应用英语,读写英语语言的能力啊.
2.复述式。就是对语言信息的输入和输出的转换,由听和阅读入手,逐步发展到表达思想的训练方式。换言之复述式:是问答式训练方法的开端,特别是初学英语阶段。根据课文、对话中所得问题,把其答案,有机地组织起来,再复述出来以达到训练口语能力的目的。因此,复述式是较为高级的阶段。通过这样的训练,最终达到对一篇文章或对话阅读之后直接将主要内容或故事梗概复述出来的目的。由此可见啊,在复述训练阶段不但培养了学生语言表达的综合能力,而且还符合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的要求,把课文作为整体来教之原则。这种由“问答式”自然过渡到“复述式”的训练方法再到滚雪球式的积累,既符合由简单到复杂的认识规律,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充分调动了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和主动性;开发了他们的英语思维能力.
3.采取滚雪球的办法来培养学生的对话能力。长期以来.我们的英语教学一直出现偏重于语言文字和语法知识的讲授,而忽视了听说能力.应用语言文字能力的培养.因此,学生学了几年英语后,结果我们的学生还是英语的“哑巴”和“聋子”。为了纠正这一问题,我们采用了一种以听说为主,强调情景贴近现实生活的“滚雪球”式对话形式进行教学。我们在教学英语单词或词组、句型时,往往都是采用以旧带新,让学生温故知新而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如先让学生复习学过的句型“good morning.what’s your name?how are you ?fine,thank you ! .......”然后通过情景把这些句子自编成一段对话。model : a:good morning .ren wen . b:good morning .wei hua. a: fine, thank you.b not at all. and so on. 以此类推。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对英语有兴趣,主动地去学习、探索。积极性也就得到很好的发挥。与此同时。他们就会感觉到每节课都有一种新鲜感,好奇心,日积月累,就像滚雪球一样,掌握的的句型,对话,词汇及语音、语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就会逐步而明显的得到提高了。
“听”和“说”是语言的输入和输出,是对语言的理解和应用。经常听地道的英语,听较好的录音,可以人为地创造良好语言环境,使之习惯用英语思维。但仅仅听还不够,还要跟着练、跟着说,特别是要复述。这种复述式训练就是要把所听到的(输入的信息)东西“输出来”,说得具体点,就是要“背”出来,而这种“背”和不看原材料一字不差地念出来决然不同。这种复述是我们训练口语能力的高级阶段,他可以理解,深化带有自己或作者的见解.因而有其特殊的要求:首先要求学生模仿录音、语调;二是要较为准确、流利;三是要能够根据所听材料的长短,限定学生用简练的语言,也就是用简短的几句话把所听到的内容的中心思想用自己的言语概括出来,以训练学生语言表达的综合能力。当然所选材料必须适合初中生的实际年龄段,心理认知和英语水平。我在教学中所用问答、复述的材料是:(1)复述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英语教材的课文和对话,即每节课都让学生先问答,再用短文的形式把课文、对话的中心意思口述出来。这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我们花费时间最多的一环。(2)由听力入手复述教材配套的听力训练录音和与辅助教材《同步听力训练》录音。
那么,复述究竟能给学生带来什么好处呢?第一,复述可以巩固所学的知识,如果能正确、流利地复述一篇文章,那么这篇文章就一定能记得牢固得多,掌握得就比较好,吸取课文中的语言经典句子和精化部分,对于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啊.复述一篇材料要比看几篇材料的作用大得多。比如复述一篇课文的对话,要想复述好一些,学生就必须把这段对话反复地读,对每一个情节,甚至每一句话都要理解得很透彻,然后对其语言进行加工、综合,最后达到目的。第二,复述对学生听力的发展提高也有很大的帮助。
很显然要复述就必须首先听懂,听懂了,听力必然会随之稳步提高。第三,复述可以打好语音、语调基础,培养良好的口语习惯。因为在复述时,教师可随时纠正其不正确的发音,并且学生还可以模仿录音或教师的语音、语调,达到准确的目的。第四,复述还可以训练学生的记忆力。起初,学生可能听一、二十遍还不能把所听的材料复述出来。这是很正常的。但如果不畏难地坚持下去,记忆力就会逐步提高,复述起来也就会越来越容易。最后听三、五遍甚至一、二遍,就能够比较正确地复述出来,那时语言表达能力也就大大提高了。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是比较受学生欢迎的,学生反应比较好,效果也显著。通过复述和其它的一系列口语练习,口语能力得到了较大提高,特别是对课文的复述,使他们对教材内容的理解程度有了进一步的加深,对所学的知识能较灵活地运用。
当然从复述到熟练运用语言表达思想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但只要复述到一定程度,就可以一个“量变到质变”,可以逐步向“融会贯通”发展。起初,可能会出现学生照本宣科的局面,也就是说学生的复述基本上是按照原材料背出来的,没有经过语言加工或少作了一些语言加工。这时教师一定要给予鼓励并加以指导和启发。
总之,通过对教材课文、对话的复述和对听力录音的复述或模仿就是要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想方设法“输出来”,运用于实践,为自己服务。要想达到这一目的,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这需要广大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互相配合,坚持不懈在有限的条件下,尽量在为自己创造语言环境,多听、多说、多练、多思考,多积累.使自己的听力,特别是口头表达能力在有限的时间内迅速地得到提高,为自己思想交流所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