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日期:2009-06-29 编辑:kokoqing 所属标签: 墙面施工
花岗岩外墙面施工工艺及其监理要点
花岗岩饰面板是一种高级的装饰材料。常用于宾馆、饭店、高级住宅、高档商业办公室、纪念性建筑物等的门厅、大堂、外墙、地面、墙裙、腰线、勤脚及柱面等的装饰。用其装饰面层显出庄重大方、高贵豪华,但造价也高。
花岗岩是一种广为分布的火山岩,质地坚硬,硬度达6-7。它主要由石英、长石和云母等成份的晶粒组成。密实度高、强度大、耐久性好、抗风化性能好、耐磨、耐酸。按其结晶颗粒大小可分为伟晶、粗晶和细晶三种。优质花岗岩其结晶颗粒分布细而均匀,云母少而石英含量多。粗晶和细晶花岗岩石荒料,可加工为细啄面、光面或镜面,效果良好。色泽鲜艳华美,有深青、紫红、浅灰、纯黑、带均匀的黑白点等。花岗岩在我国品种多,产地广。根据用途和加工方法、加工程序的差异可分为以下四种:剁斧板、机刨板,粗磨板、磨光板。
本工程建筑物单幢边长约150米,高25层约80米。五幢为一群体。就其外墙饰面,体量就很大。采用浅灰色花岗岩饰面,墙群部分用深青色花岗岩分区、分色,整幢建筑物端庄典雅,配以绿化、园艺、喷泉等,给人以舒适的居住环境。值得注意的是在从荒料开始就应选择色泽基本一致的原料,对少量有色差的,应分开安装在不同的立面上,确保同立面色泽基本一致,从探矿抓起在石材加工过程中严格控制色差,发现色差大时不要盲目开采和加工。还要确定色差标准,由建设、设计施工和监理单位共同确定样板,以两块颜色较接近的作为色差的上下界限,处于其间的色差均可接受。石材加工过程中可按深浅编号归档,由参与建设各方共同研究在建筑物上的使用部位,将色差减少到最低限度。此时,监理对外墙施工前各部位的花岗岩使用位置要了解清楚,检查同区段花岗岩色差的观感质量并监督施工方要对号入座以控制整体色差。
花岗岩常用的施工方法有三种:湿法工艺、干法工艺、G.P.C工艺。
第一种:湿法工艺为我国传统做法。其做法是在墙面加钢筋网片,再用铜丝固定石板,最后灌注水泥砂浆粘贴。它的最大弊病是容易产生水渍和石块变色形成色差。
第二种:干法工艺现在比较常用。虽然由于大量使用不锈钢销钉挂件而导致造价稍高,但其外观效果改善明显,避免了湿法作业的弊病。一般是用?4mm销钉来固定和连接上下石块,沿石块厚度方向钻?5~6mm的孔,插入销钉后还要注入粘胶,缺点是这种挂件抗震能力弱,易在地震中破坏,工艺繁杂,对施工要求很高,不易做到万无一失。最近有的工程将钻孔和穿销钉改为开槽镶嵌弧形卡片挂件或其他形式的挂件,大幅提高了花岗岩外饰面的可靠性和搞震能力。本工程即使用了该工艺。挂件与外墙有两种固定方法:无保温层的混凝土墙面,可用不锈钢挂件直接通过膨胀螺栓固定在混凝土外墙上。需做外保温层的外墙面一般采用钢骨架固定挂件,可同时将保温材料牢牢固定在钢骨架上,防止保温材料下滑。钢骨架一般应采用经防锈处理的型钢,造价虽高,但更可靠。最好不用膨胀螺栓在混凝土墙面上固定钢骨架,最可靠的方法是将型钢骨架焊在混凝土构件的预埋件上。本工程采用的是前一种无保温层的形式和方法。用不锈钢膨胀螺丝,不锈钢扣件,M10螺栓,不锈钢板,?5mm不锈钢销子,这些构件组成一组空挂连接单元。利用若干连接单元将石板可靠地固定在混凝土外墙上,石板自重不互相传递,而是通过连接单元各自传给混凝土外墙,由于本工程为高层建筑,可采用整体提升外脚手,外脚手高三层,结构封顶后停在主楼最高一段。因此外挂花岗岩改变了惯用的从下往上一层层进行施工的做法,而采用逆作法,即由上往下分段施工。此时,监理对销钉、挂件等原材料要进行验收,检查其出厂合格证书、质检报告。挂件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外墙的可靠性、安全性。
工作流程详解如下:工作面跟随整体脚手往下降,同时配合外脚手每三层作为一个施工段,每一施工段内的花岗岩则由下往上正常施工。要注意各方面的垂直控制及各段间的连接。控制垂直度及阴阳角的通直可先在结构混凝土外墙面上由顶到底部拉统长钢丝线定位,依据统长线再在每个施工段上做出定位标记,以备当整体脚手下降过程中统长钢丝线被损坏时,可以使用各施工段上各自的定位标志,拉线控制本段施工,这样外墙虽分段施工,但却保证了阴阳角统长垂直,大面平整。此时,监理应复检定位标记,不合格的定位标记需修正或重做,确保水平垂直、大面平整。本工程特殊之处在于每一施工段最后一排与下一施工段最上一排的连接安装问题。按前述施工顺序,下一施工段最上一排石板其实就是怎样镶嵌进去的问题。方法是将上面已完施工段最下一排石板底侧面原来伸出的25mm长钢销锯掉,在底侧面另钻孔深50mm,相当于一个整长销的长度。在欲镶嵌的石板上口侧面对应位置钻孔深25mm,相当于1/2长销的长度。在此镶嵌石板的下口侧面对应下排石板顶侧面伸出的25mm长钢销位置再钻孔深25mm,然后先将此石板装于下排石板顶侧面伸出的钢销上。这时将50mm长钢销全部穿入上排石板底侧面的50mm深孔内,嵌入石板,钢销利用自重自由落入下面板顶的25mm深孔内,调整到位后用粘结剂固定。这样整个镶嵌石板过程结束。如此反复进行,直到完成。镶嵌石板的加工应批量完成,统一加工,确保成品率。加工得好对安装就会有利。此时,监理应对成品打孔位置、孔深进行测量监督,合格后方可使用。安装时应督促施工单位先进行自检,确保花岗岩安装牢固,监理则采取不定期的抽检,防止遗漏松动的情况发生。
随后即是外墙花岗岩干挂完成后进行修补和清洁的工作。花岗岩通病为缺角爆边。所以施工过程应尽量减少二次搬运,减少相互碰撞。对一些少量的破损可采用同品种花岗岩磨成粉末,用粘结剂调和,注意调整色差,使接近于母材颜色,然后修补于爆缺部位,待干后用200砂轮磨光表面即可。如母材为带斑点的,应在修补处外表面加斑点颜料,使其逼真。
最后阐述一下第三种:G.P.C工艺法。G.P.C工艺法是干法工艺的发展,它是把以钢筋混凝土作衬板,花岗岩作饰面板,用不锈钢连接环相连接最后浇筑成整体的一种复合板(它适合于工厂化大规模施工制造),再通过连接件挂到结构(钢筋混凝土或钢结构)上的做法。衬板上与结构连接的部位,厚度加大,此柔性节点可用于超高层建筑,满足抗震要求。我国在借鉴国外先进技术上,除了采用传统湿法工艺外,还发展并采用了湿法改进工艺和干法改进工艺(G.P.C)以解决传统湿法工艺存在的连接件锈蚀、空鼓、裂缝、脱落等问题。在此不再详述。
以上介绍了花岗岩的特性及其常用的三大施工方案。对于一般的建筑物,为了做到经济实用又美观,还可利用花岗岩饰面(特别是磨光花岗岩饰面)在近处看效果较为显著的特点,可建议高层建筑三层以下用花岗岩真材饰面,三层以上或辅楼可用仿石面砖或仿石涂料外饰面。要求做到色调一致,分块大小相同,以求乱真效果。
综上所述,花岗岩是一种优质的装饰材料,可以广泛推广使用。其干法装饰施工工艺是一种成熟的、效果良好的施工工艺。监理需在实践中掌握、发展其施工监理的要点。最后愿花岗岩及其干法施工工艺随着加工工艺、施工技术的发展而更加科学、进步。
花岗岩挂贴施工工艺
花岗岩挂贴是指将大理石饰面板或花岗石饰面板,用锚固、灌浆和粘结等方法固定在建筑物表面的施工方法。
1、工艺流程:
基层处理绑扎钢筋网弹线→施工准备→再次切割→材料拆包整理穿铜丝→钻孔剔槽→挂贴→灌浆→擦缝→清洁打蜡→成品保护
⑴、施工准备:包括大理石、花岗岩、花岗石镶贴的组织措施,施工工艺交底,机具准备,材料准备等。
基层清理:
镶贴或需绑扎钢筋网的基层表面的灰砂、油垢和油渍等应清除干净。如基层为混凝土墙板应凿毛,并对预埋铁件、锚固件是否齐全,位置是否正确进行检查,对遗漏和移位的必须处理调整。
⑶、材料拆包整理:
对拆包的花岗岩或花岗岩进行整理检查,凡是破碎、变色、污染的应挑出,另行堆放。对能用的按规格、品种、颜色分别堆放,并按设计要求将花岗岩按预定的部位顺次摆开在地上,选色、对花纹,色调不一致的要挑出,换上合适,力求对花,使上下、左右、邻接之间花纹大致对上,尽量做到相似雅致。根据预排,依据安装配置图的先后顺序编号,写在板的背面,安装对号入座。同时核对实贴墙面与花岗岩的实际尺寸,通过实测实量,最后定出花岗岩的块数。其中需要切割处理的,要预排好,力求做到符合设计和规范的要求。
⑷、再次切割、钻孔、剔槽等
一般施工单位均按设计图纸要求规格向厂家订货,包括钻孔、剔槽、倒角、磨边等工作内容。但是,由于设计图纸与实际施工结果不完全一样,发生误差(误差是多种原因造成的,既有设计原因,也有施工原因,其结果无法处理,只好改变花岗岩的尺寸)需改变镶面材料规格尺寸,进行再次切割、钻孔、剔槽、倒角、磨边等工作。
⑸、绑孔钢筋网
柱面挂贴花岗岩,一般在基层表面绑孔钢筋网。墙面镶贴花岗岩,先预埋支架,绑扎钢筋网。钢筋网一般∮6.5-∮8.5㎜的线材。横向钢筋为绑扎花岗岩板用。第一道筋横绑在地面以上100㎜处,用作绑扎等一层花岗岩板的下口固定钢丝。第二道横筋间距与花岗岩板的高度相同。如采用板面直接与混凝土或砖墙面固定,先在墙面钻孔,沿基层分格线上钻∮6.5-∮8.5㎜,深度不小于60㎜的孔。打入绑扎有双股20-18号铜丝的木塞子,两股铜丝的外露留头10㎜长,作为锚固花岗岩板用。
如果采用12-15㎜或7-8㎜的薄板镶贴,不需要钢筋网,采用粘结施工工艺固定板面。
⑹、弹线
挂贴花岗岩以前,用线锤从上至下在墙面、柱面和门窗找出垂直线,应考虑花岗岩饰面板的厚度,灌注砂浆的空隙,以及钢筋所占尺寸,一般饰面板外皮与结构面的距离以50㎜为宜。在地面上顺墙(柱)面弹出饰面板外轮廓尺寸线,作为第一层饰面板的基准线。将编好号的花岗岩板在弹好的基准线上就位,每块板缝按设计规定留准,一般留1㎜缝隙。
⑺、挂贴花岗岩,每块板上下两个面各打2或3个眼,用中电钻打眼,孔径∮4-5㎜,深度为12㎜。孔眼打在板宽两端的1/4处,钻孔中心与板背面的距离以㎜为宜。钻孔后,用扁凿朝花岗岩背面孔壁轻轻剔一道槽,深5㎜左右,连同孔眼形成鼻眼状,以备埋臣铜丝之用。
施工顺序:一般墙面从边角开始,也可以中间开始,由下往上镶贴。柱梁镶贴,一般先镶两边立柱,后镶横边梁。边柱是由下往上分层镶贴,镶到和梁连接处,也就是边柱最上边一块石板材,要和横梁镶的端部板材配合镶贴,要实测实量施工。如果石板长短不合适时,可采取局部切割磨光的办法,不允许堵小块的作法。
在挂贴花岗岩板时,在花岗岩的背面1:1的水泥砂浆(体积比)掺水泥重量5%的107胶搭毛。使石板背面粗糙,易于粘贴牢固。
⑻、绑扎铜丝
花岗岩饰面属于高级装饰工程,必须使用18号、10号铜丝连接,不可以用铁丝或铁件连花岗岩,因为铁要生锈,时间和节铁锈黄水浸透饰面板的表面,影响装饰效果。
用铜丝连接固定,应把铜丝剪成20㎜左右,铜丝一端伸入孔底,并有铅皮固定牢固,将铜丝顺孔槽弯曲并卧入槽内,使饰面板上下端面不能有铜丝突出,使相邻两块饰面板接缝严密。
在饰面板材对号就位后,先找饰面设计规划线(包括垂直与水平两个方向),将上口外抑,伸手到板的背面,把下口铜丝绑扎在横筋上,不可绑得太紧,应留余量,将铜丝和横筋拴牢即可。把饰面板竖起,绑上口铜丝,用木楔子调整垫稳,用靠尺检查板垂直度,经检查合格后,拴紧铜丝,板材的两侧可塞纸或麻丝。为了固定板的位置,可用拌制好的石膏捣成小团,紧贴在花岗岩板的接缝处,根据板的大小,一般每块板的竖缝上不少于两点,达到固定为止。石膏凝固后,在确保不发生位移的条件下,开始灌水泥砂浆,每次灌水泥砂浆应在板上皮往下留100㎜,在上层板灌浆前,应将固定石膏顺次拆除,并用水泥擦隙,板面用湿布擦净。
第一层花岗岩板镶贴完毕以后,用直尺找垂直,用水平尺找平整,用方尺找阴阳角,使缝隙均匀,上口平直,阴阳角方正,表面平整,然后灌浆,再贴上层。
